杀真菌混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1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真菌混合物,它包括增效有效量的活性成分:a↓[1])式(Ⅰa)、(Ⅰb)或(Ⅰc)的苯基苄基醚衍生物,和/或a↓[2])式(Ⅰd)的氨基甲酸酯或其盐或其加合物,其中X为CH或N,n为0、1或2,且R为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如果n为2,各R基团可以不同,和b)式(Ⅱa)或(Ⅱb)的二硝基苯酚衍生物,其中n是0、1或2。(*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ungicidal mixture

* * *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fungicidal mixture comprising active ingredients synergistically effective amount of a: 1: (I) type A (I), B (1) or C) phenyl benzyl ether derivatives, and / or a: 2) - (I d). Carbamic acid ester or its salt or adduct, wherein X is CH or N, n is 0, 1 or 2, and R is halogen, C: 1 C: 4 - alkyl or C 1 - C:: 4 - alkyl halide, if N 2, the R groups are different, and B (a) type II (b II)) or two nitro phenol derivatives, wherein n is 0, 1 or 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真菌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增效有效量的活性成分a1)式I.a、I.b或I.c的苯基苄基醚衍生物 和/或a2)式Id的氨基甲酸酯或其盐或其加合物 其中X为CH或N,n为0、1或2,且R为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如果n为2,各R基团可以不同,和b)式II.a或II.b的二硝基苯酚衍生物 其中n是0、1或2。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式I(I.a、I.b或I.c)与II(II.a或II.b)化合物的混合物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以及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在制备这种混合物方面的应用。式Ia-c的化合物、其制备以及它们抗有害真菌的活性已由文献公开(EP-A 253 213;EP-A 254 426;EP-A 398 692)。式Id化合物、其制备以及它们的活性已由文献公开(WO-A93/15046,WO-A 96/01256和WO-A 96/01258)。同样已知化合物II(II.a和II.b)的混合物(俗名Dinocap)、其制备和它们抗有害真菌和蛛形纲动物的活性(US-A2,526,660;US-A2,810,76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减少活性成分施用总量的同时具有改进的抗有害真菌作用的混合物(增效混合物),以便减少施用量,并改善已知化合物I和II的作用谱。为此,我们已经发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一目的可由本文开头所述的混合物实现。此外,我们还发现,与单独施用单一化合物的情形相比,通过同时(即一起或分别)施用化合物I和化合物II,或者先后地施用化合物I和化合物II能够更好地防治有害真菌。式Id特别表示其中取代基的组合对应于下表中一行的氨基甲酸酯 <p>其中特别优选化合物I.12,I.23,I.32和I.38。当制备混合物时,优选采用纯活性成分I和II,其中可以进一步混入其它对有害真菌或其它害虫(如昆虫,蛛形纲动物或线虫)具有活性的成份,或者还可混入具有除草或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成份或肥料。化合物I与II的混合物,或同时一起或分别使用化合物I和II,其突出之处在于,它对广谱的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优异活性,特别是对属于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和藻状菌纲的真菌。这些化合物中某些内吸地起作用,因而可用作叶面和土壤杀真菌剂。它们在防治各种作物如棉花,蔬菜类(如黄瓜,菜豆、蕃茄、马铃薯和葫芦科),大麦,牧草,燕麦,香蕉、咖啡,玉米,水果类,稻,黑麦,大豆,葡萄,小麦,观赏植物,甘蔗以及这些作物的种子上的许多真菌方面特别重要。它们特别适合于防治下列植物病原真菌禾谷类上的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葫芦科上的二孢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和苍耳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苹果上的苹果白粉病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葡萄上的葡萄钩丝壳(Uncinula necator)、禾谷类上的柄锈菌(Puccinia)、棉花、稻和草坪上的丝核菌(Rhizoctonia)、禾谷类和甘蔗上的黑粉菌(Ustilago)、苹果上的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禾谷类上的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小麦上的颖枯病菌(Septorianodorum)、草莓、蔬菜、观赏植物和葡萄上的灰霉菌(Botrytiscinera)、花生上的花生尾孢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小麦和大麦上的眼斑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稻上的稻梨孢(Pyricularia oryzae)、马铃薯和蕃茄上的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葡萄上的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viticola)、啤酒花和黄瓜上的Pseudocercosporella、蔬菜和水果上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香蕉上的球腔菌(Mycosphaerella),以及镰刀菌(Fusarium)和轮枝孢菌(Verticillium)。而且,它们可用于保护材料(如保护木材)免遭例如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之类的真菌侵害。化合物I与II可以同时一起施用或分别施用,或者先后施用。在分别施用的情形下,其施用次序一般对防治的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化合物I与II之间通常以10∶1-0.01∶1,优选5∶1-0.05∶1,特别是1∶1-0.05∶1的重量比使用。本专利技术混合物的施用量,特别是对于大田农作物的情况下,一般为0.01-8kg/ha,优选0.1-5kg/ha,尤为0.5-3.0kg/ha,这取决于所希望的效果。就化合物I而言,施用量为0.01-2.5kg/ha,优选0.05-2.5kg/ha,特别是0.05-1.0kg/ha。相应地,就化合物II来说,施用量一般为0.01-10kg/ha,优选0.05-5kg/ha,特别是0.1-2.0kg/ha。对于种子的处理,混合物的施用量一般为0.001-250g/kg种子,优选0.01-100g/kg,特别是0.01-50g/kg。如果要防治植物病原有害真菌,可以在植物播种之前或之后,或者在植物发芽之前或之后通过对种子、植物或土壤喷雾或撒粉方式分别或一起施用化合物I与II或化合物I与II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杀真菌增效混合物,或化合物I和II,可以配制成例如即可使用喷雾溶液,粉剂和悬浮剂形式,或高浓度的水、油或其它悬浮液、分散液、乳液,油分散剂,糊剂,喷粉剂,撒播材料或颗粒剂的形式,并通过喷雾、弥雾、撒粉、撒播或浇泼使用。施用形式主要取决于使用的目的;在每一种情况下,应确保本专利技术混合物的分散尽可能的细微和均匀。这些制剂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式如通过加入溶剂和/或载体制备。通常将这种加工制剂与惰性添加剂如乳化剂或分散剂混合。合适的表面活性物质为下列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和铵盐芳族磺酸例如木质素磺酸、苯酚磺酸、萘磺酸和二丁基萘磺酸,和脂肪酸,烷基-和烷芳基磺酸,烷基-、月桂基醚-和脂肪醇硫酸;以及硫酸化的十六烷基醇、十七烷基醇和十八烷基醇以及脂肪醇乙二醇醚的盐,磺化的萘及其衍生物与甲醛的缩合产物,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产物,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乙氧基化的异辛基苯酚、辛基苯酚或壬基苯酚,烷基苯酚聚乙二醇醚或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芳基聚醚醇,异十三烷基醇、脂肪醇/氧化乙烯缩合物,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或聚氧丙烯烷基醚,十二烷基醇聚乙二醇醚乙酸酯,山梨醇酯,木素亚硫酸盐废液或甲基纤维素。粉剂、撒播剂和喷粉剂可以通过混合或一同研磨化合物I或II或化合物I和II的混合物与固体载体制备。颗粒剂(例如包衣颗粒,浸渍颗粒和均质颗粒)通常通过将活性成分粘合到固体载体上来制备。填料或固体载体是例如矿质土类如硅胶、硅酸、硅胶、硅酸盐、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石灰、白垩、红玄武土、黄土、陶土、白云石、硅藻土、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镁、研碎的合成物质、肥料如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尿素,以及植物源产物如谷类作物粉末、树皮、木材和坚果壳粉,纤维素粉末或其它固体载体。制剂通常包括0.1至95重量%,优选0.5至90重量%化合物I或II中的一种或化合物I和II的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真菌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增效有效量的活性成分:a↓[1])式Ⅰ.a、Ⅰ.b或Ⅰ.c的苯基苄基醚衍生物***和/或a↓[2])式Ⅰd的氨基甲酸酯或其盐或其加合物*** (Ⅰ)其中X为CH或N,n为0、1或2,且R 为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如果n为2,各R基团可以不同,和b)式Ⅱ.a或Ⅱ.b的二硝基苯酚衍生物***其中n是0、1或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施艾尔伯格M施艾勒H萨乌特B穆勒E彼尔纳J莱茵德克E安墨曼G劳伦兹S斯特拉丝曼R萨乌尔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福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