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负荷力如绳索力或面结构的张力导入承载结构中的负荷接收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通过支承元件能锚接在承载结构上的负荷接收部件。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结构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承载结构方案,其中面状元件如帐篷形或伞形的顶盖(它们由纺织结构材料形成承载结构部分)锚接或张紧在支承装置上,例如钢支座上。为了使相关的元件形成所期望的建筑造型的形成空间的结构,分别适合地导入负荷力、 尤其是张紧的或承载的绳索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需保证,为了避免所期望的建筑造型偏斜,要导入的、作用于相关支承装置上的绳索力作用线与属于承载结构的支撑件的取向 (倾角)无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一种负荷接收装置,它以特别的方式满足与此相关的要求。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通过一种负荷接收装置得以实现,其在总体上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按照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通过传递体实现负荷接收部件与支承元件之间的负荷传递,该传递体在其外表面上形成凸面拱曲的传递面,该传递面在支承元件上在支座面上引导,该支座面由适配于传递面凸度的表面部分构成,由此形成负荷接收节点,该节点能够实现负荷 ...
【技术保护点】
1.负荷接收装置,用于将负荷力如绳索力或面结构的张力导入承载结构(10)中,所述负荷接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通过支承元件(24、80、163)能锚接在承载结构(10)上的负荷接收部件(36、40),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接收部件(36、40)具有传递体(36),所述传递体形成凸面成形的传递面,所述传递面在支承元件(24、80)上在支座面(31、32)上引导,该支座面由适配于传递面的凸度的表面部分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