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柜前封闭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746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柜前封闭门结构,包括具有前侧开口的机架、透明固定窗板和透明铰链窗板,透明固定窗板择一固定于机架的前侧开口的上侧和下侧,且透明固定窗板遮盖住前侧开口的一部分,前侧开口未被透明固定窗板遮盖住的部分为工作开口,透明铰链窗板通过铰链机构择一可拆卸固定于机架的前侧开口的上侧和机架的工作开口的中部位置;透明铰链窗板位于工作开口的中部位置时,能够相对机架在上挡位和下挡位之间转动,并择一定位在机架上的上挡位和下挡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小有害物质通过前封闭门从密闭工作区泄露的可能性,且能够方便大设备进入通风柜内和方便操作人员操作铰链窗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柜前封闭门结构,包括具有前侧开口的机架、透明固定窗板和透明铰链窗板,透明固定窗板择一固定于机架的前侧开口的上侧和下侧,且透明固定窗板遮盖住前侧开口的一部分,前侧开口未被透明固定窗板遮盖住的部分为工作开口,透明铰链窗板通过铰链机构择一可拆卸固定于机架的前侧开口的上侧和机架的工作开口的中部位置;透明铰链窗板位于工作开口的中部位置时,能够相对机架在上挡位和下挡位之间转动,并择一定位在机架上的上挡位和下挡位。本技术能够有效减小有害物质通过前封闭门从密闭工作区泄露的可能性,且能够方便大设备进入通风柜内和方便操作人员操作铰链窗板。【专利说明】通风柜前封闭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柜,具体是涉及一种通风柜前封闭门结构,同时适用于有管道和无管道通风柜。
技术介绍
通风柜就是空气过滤系统的一种形式,通常设有一个密闭工作区,与环境空气隔离,从而确保在密闭工作区内安全地对危险物质进行操作,而不会危及到周边人员的安全。通风柜分为有管道或无管道两种。无管道通风柜因其技术效果、采购和实施成本低、安装便捷以及具有节能成效而受到欢迎,尤其是如果选用了适当的过滤器后,无管道通风柜去除工作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效果会变得非常出色。无管道通风柜先对密闭工作区内空气的危险物质进行净化,再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入装有无管道通风柜的室内环境空气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无管道通风柜通常包括由机架I和前封闭门11围成的密闭工作区12,需要封闭密闭工作区12时,前封闭门11与设于密闭工作区内的工作台面13结合。机架上设有第一排风口 14、连通密闭工作区12的进风口 15和第二排风口16,进风口 15可以让环境空气进入密闭工作区12,第一排风口 16则将空气从密闭工作区排出。第一排风口 14连通第二排风口 16,通过第二排风口 16将空气排入装有无管道通风柜的室内(如实验室),第一排风口 14与第二排风口 16之间设有一个过滤器17。过滤器17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因此排入环境空气前可以让空气变得安全。通常还在第一排风口 14和第二排风口 16之间安装一个排风扇18,使密闭工作区12内的空气相对于环境空气形成负压差,从而确保在密闭工作区12内的空气先通过过滤器17,再回到环境空气中。在过滤器17(或其下游段)上安装有一个传感器19,确保过滤器去除了密闭工作区12内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后,才会被排入环境空气中。排风扇18和传感器19通常与一个警报器20相连,警报器20的作用是在过滤器17、排风扇18和/或传感器19出现故障时提醒工作人员。 使用无管道通风柜时,必须对排出密闭工作区12的气流进行控制,确保作业区空气排入室内环境空气前,已经彻底去除了有害物质。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密闭工作区的空气在回到室内环境空气前都通过了过滤器17。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保证做到这一点,因为操作人员一般需要反复、主动地通过前封闭门11进入密闭工作区12,密闭工作区内的部分空气就会从打开的前封闭门11进入室内,而不是先通过过滤器17。为了限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如前文所述,设置排风扇18让密闭工作区12保持在相对于环境空气负压差的条件下,从而减少从打开后的前封闭门11流出的气流。除此以外,在前封闭门11设计中,通常会减小向密闭工作区12开口的尺寸。如图3和图4所示,前封闭门11通常由多块互相连接的滑板111组成。操作人员需要进入密闭工作区12时,最下面那块滑动板111会向上提升,相互连接的滑动板111会形成层叠,使操作人员接触越来越多的密闭工作区。 上述结构的通风柜前封闭门使用时,如果直接放置在工作台面13上的操作物品(如试管、量杯)长度相对较短,则这种传统前封闭门11 “由下至上”的开启方式只需要打开密闭工作区12较小的一块区域,从而保护操作人员接触到操作中的物品。但是,如果操作物品架空地放置在工作台面13上方(如放置在一个试验台或试验杆上),则传统前封闭门11 “由下至上”的开启方式就需要打开密闭工作区12相对较大的一块区域,让操作人员可以对物品进行操作。这样,这会增加有害物质通过前封闭门11从密闭工作区12泄露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密闭工作区内的物品进行操作同时,减小有害物质通过前封闭门11从密闭工作区12泄露的可能性,且方便大设备进入通风柜,迫切需要对通风柜的前封闭门结构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通风柜前封闭门结构,能够有效减小有害物质通过前封闭门从密闭工作区泄露的可能性,确保对密闭工作区内的危险物质进行操作时,不会危及到操作人员的安全,且方便大设备进入通风柜内,封闭门锁合机构简单,操作人员操作铰链窗板方便。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风柜前封闭门结构,包括具有前侧开口的机架、一透明固定窗板和一透明铰链窗板,所述透明固定窗板择一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前侧开口的上侧和下侧,且所述透明固定窗板遮盖住所述前侧开口的一部分,所述前侧开口未被所述透明固定窗板遮盖住的部分为工作开口,所述透明铰链窗板通过铰链机构择一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前侧开口的上侧和所述机架的所述工作开口的中部位置;所述透明铰链窗板位于所述工作开口的中部位置时,能够相对所述机架在上挡位和下挡位之间转动,并择一定位在所述机架上的上挡位和下挡位;在上挡位时,所述透明铰链窗板遮盖住所述工作开口的上半部分;在下挡位时,所述透明铰链窗板遮盖住所述工作开口的下半部分。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铰链窗板的面积为所述工作开口的面积的二分之一,且所述透明铰链窗板设于所述工作开口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链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透明铰链窗板一侧的转轴组件、固设于所述机架的前侧开口的上侧的两第一挂件和固设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工作开口的中部位置的两第二挂件,且两个所述第一挂件和两个所述第二挂件均分设于所述前侧开口的左右两侧;所述转轴组件转动挂接于所述第一挂件或所述第二挂件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组件包括截面呈U型的外壳、间隔固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用于夹持所述透明铰链窗板一侧的两夹持件、设于所述外壳两端的两封堵件和固定于每个所述封堵件上用于挂接所述第一挂件或所述第二挂件的转轴;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挂件呈方形,所述第一挂件一侧形成有呈L型的用于挂接定位所述转轴的第一挂槽,所述第一挂件中部形成有用于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定位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挂件包括挂接部和相对所述挂接部折弯设定角度形成的固定部,所述挂接部一侧形成有用于挂接定位所述转轴的第二挂槽,所述固定部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定位柱。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铰链窗板择一定位在所述机架上的上挡位和下挡位的结构是:所述工作开口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对应的机架上分别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定位轴和能够绕所述定位轴在初始位置和转动位置之间转动的定位块,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定位块能够阻挡所述透明铰链窗板打开,在所述转动位置,所述透明铰链窗板打开时不受所述定位块的阻挡,且所述定位块可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柜前封闭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侧开口的机架(1)、一透明固定窗板(2)和一透明铰链窗板(3),所述透明固定窗板择一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前侧开口的上侧和下侧,且所述透明固定窗板遮盖住所述前侧开口的一部分,所述前侧开口未被所述透明固定窗板遮盖住的部分为工作开口,所述透明铰链窗板通过铰链机构(6)择一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前侧开口的上侧和所述机架的所述工作开口的中部位置;所述透明铰链窗板位于所述工作开口的中部位置时,能够相对所述机架在上挡位和下挡位之间转动,并择一定位在所述机架上的上挡位和下挡位;在上挡位时,所述透明铰链窗板遮盖住所述工作开口的上半部分(4);在下挡位时,所述透明铰链窗板遮盖住所述工作开口的下半部分(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蒂芬何威安东尼何威费兰克何威塞屈克哈里
申请(专利权)人:飞帕克研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