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起重设备的纺织保护软管以及抬起负载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675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纺织保护软管,该起重设备诸如为圆吊环(1)、起重带或类似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纺织保护软管具有基本织物(4)和至少一个由基本织物(4)承载的、相对于基本织物(4)向外伸出的肋(5),所述肋由与基本织物(4)编织在一起的肋纤维(H1、H2)构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良好的使用特性和简单、性价比高的可制造性的同时实现了最优的剪切保护,这通过下述手段实现,即,肋纤维(H1、H2)是高效纤维,而且从肋纤维(H1、H2)的延伸方向(L)上观察,肋纤维(H1、H2)分别越过基本织物(4)的至少三条纬纱(6;6a-6l),之后肋纤维再从基本织物的纬纱(6)之下穿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纺织保护软管,该起重设备例如为圆吊环、起重带或类似设备,其中,该保护软管由基本织物构成并具有至少一个由基本织物承载的肋,该肋相对于基本织物向外伸出并且由与基本织物编织在一起的肋纤维构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抬起负载的设备,其中,这样的保护软管包围一个核心区, 该核心区由至少一条纤维束构成并在起重设备的纵向上延伸。这种类型的起重设备通常指的是圆吊环、起重带或类似设备。
技术介绍
使用这样的起重设备,用以抬起重的负载。在此,各个起重设备通常围绕凸起部、 平台部或者通过待抬起物件的开孔进行导引,从而例如悬挂在起重机的钩上。在此,这一点通常不可避免,即起重设备至少经部分区域贴靠在待抬起物件上。在起重设备和待抬起物件之间的接触区域中会发生剧烈的表面挤压,该表面挤压由于在那里同时发生的相对运动而导致强烈磨损。如果起重设备经锐边和尖角引入,那么这一点特别紧要。包围起重设备核心区的保护软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避免过度磨损,还确保了,起重设备的核心区不会因为局部高负载而受到损害。涉及此类型的保护软管的其他功能在于,各个起重设备在不恰当使用条件下受到保护,免于切割伤害;这种情况例如在恶劣的工地操作条件下经常会发生,即,在起重设备经锐边物件(如钢筋或类似物)牵引,或者被叉车或其他工程机械驶过的条件下。为满足实际使用中提出的要求,在实践中迄今使用这样的保护软管,即在它的外侧用网格工艺设置在保护软管的纵向延伸的肋,并且在该肋中额外编织出纺织线强化区。 起重带和圆吊环设置了这种类型的保护软管,这一点通过文献EP 0 498 253 Bl所知,并且通过申请人在他们的产品目录“坠落保护(Absturzsicherimg) ”、“起重(Heben) ”、“栓绑 (Zurren) ”,2008年,第12页以“SupraPlus”提供。在这样的保护软管外侧存在的肋在剧烈表面挤压的情况下避免了保护软管的基本织物过高的摩擦负载,以达到起重设备总的更长的使用寿命。同时,编织入的纺织线如此强化基本织物,即,使保护软管能安全地经受在纵向上产生的高负载。文献WO 2007/071310 Al描述了制造承载更高的圆吊环的技术方案。由该公开文献已知的圆吊环具有核心区和包围该核心区的保护软管,在核心区和保护软管中都植入了高效纤维。在此,核心区和保护软管中间的高效纤维的质量的比值为0.15至2。以这种方式,由文献WO 2007/071310 Al已知的圆吊环不仅达到了更高的承载力,而且达到了高安全性,免受通过与锐边接触而造成的损害。由文献WO 2007/071310 Al已知的圆吊环尽管由于其在核心区高份额的高效纤维和包围核心区的保护软管而具有更好的承载特性。然而,必须为此承担柔韧性的降低和因此而下降的可操作性。实际调查还显示,具有根据文献WO 2007/071310 Al类型的在基本织物中含有高份额高效纤维的保护壳不能满足对保护的严格要求,以对抗通过锐边物件的剪切。当对保护软管进行所谓的热固化时,还要注意,高效纤维在保护软管织物中的高份额将成为不利因素。当存在这样的危险,S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纺织管织物套圈或其他不规律性时,通过该不规律性,使管的保护功能受到损害,那么,根据对起重设备的保护软管有效的标准,通常对于纺织保护软管采用上文所述的热固化。当在实际使用中使保护软管变形时, 在热固化过程中,通过足够的加热,使保护软管织物的单条纤维的结构固化,以使该纤维在织物中仍维持该纤维的位置。同时,织物收缩,以使由保护软管包围的纤维束维持得更好。 最后,热固化还可以有意地用于,使保护软管织物的合成纤维熔化并彼此粘在一起。已经确认了,在这样的热固化过程中,前述高效纤维的强度特性明显降低。高份额的高效纤维也妨碍所希望的保护软管织物的固化。
技术实现思路
在前述现有技术的背景知识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软管以及设有这种保护软管的起重设备,其中,在确保了良好的使用特性和简单、高性价比的可制造性的同时,确保了优化的剪切保护。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用于起重设备的保护软管由此实现,即,这样的保护软管具有权利要求1表述的特征。本专利技术保护软管的有利设计方案在引述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同时,上述目的还通过起重设备由此实现,S卩,这样的起重设备设有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保护软管。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起重设备的纺织保护软管与现有技术一致地具有基本织物和至少一个肋,该肋由基本织物承载并且相对于基本织物向外伸出,所述肋由与基本织物编织在一起的肋纤维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该肋纤维是高效纤维,而且该高效纤维与基本织物这样编织在一起, 即,从肋纤维的延伸方向上观察,肋纤维分别越过基本织物的至少三条纬纱,之后肋纤维再从基本织物的纬纱之下穿过。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保护软管因而具有基本织物,在该基本织物上以已知方式形成有向外伸出的、在保护软管纵向上延伸的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特殊之处在于,该肋由与基本织物织在一起的高效纤维构成,这些高效纤维的各个自由置于基本织物上的区段分别在经纱高挑处越过至少三条基本织物的纬纱,之后,这些高效纤维侵入到基本织物中,从而在经纱低陷处从至少一条基本织物的纬纱之下穿过。存在的各个肋的高效纤维的编织相应地遵从“至少3高,至少1低”的原则。以这种方式,存在的各个肋的高效纤维逐段相对松散地位于基本织物上。这使该高效纤维实现了,当与刀刃或类似的锐边的起切割作用的物件相接触时,在横向相对于肋部纵向延伸方向上产生侧面移位。在该移位运动过程中,肋的彼此相邻设置的高效纤维彼此挤压。当该肋分别由至少两条肋纤维构成时,这一点特别有效。一个肋或者数个相邻的肋的彼此紧靠的高效纤维构成一条总的纤维束,该纤维束可以比单条纤维更好地抵抗各个刀刃或刀具的侵袭。这样的结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软管提供了明显改善的剪切保护,而无需在保护软管中编织入大量的高效纤维。同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由高效纤维构成的肋在实际使用中形成了一个滑动面,当保护软管倚靠在待抬起货物上时,保护软管可以在该面上滑动。以这种方式,基本织物受到针对摩擦负载的保护。在此起积极作用的是,高效纤维通常具有特别光滑的表面,并相应地具有良好的滑动特性。“高效纤维”在此是指合成聚合物纤维,该纤维典型地具有至少150cN/teX、特别是至少200cN/teX的抗拉强度,和少于10%、特别是少于5%的断裂延伸率。这类高效纤维的例子为由芳香族聚酰胺构成的尼龙纤维,该纤维可以在市场上以Twaron 、Kevlar' 或Technora 的商品名购得。同样,被称为“高效纤维”的例如还有聚对苯撑苯并二(恶) 唑纤维(ΡΒ0纤维),其例如可以通过商品名Zylon 获得;或者还有由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制成的纤维,其还被称作高效能聚乙烯(HPPE)纤维,而且例如可以通过商品名 Dyneema 或 Spectra 获得。已经证明,由芳香聚酯或液晶聚酯(LCP)构成的纤维对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其例如可以通过商品名Vectran 获得。该纤维具有对于本专利技术目的理想的性能组合,包括在高于100°C的温度条件下的负载容量、高弹性阻力、高磨损强度、在与传统聚酯混合时的分类纯度、在纺织软管织物中的高的强度效应以及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目在热加固时仅是具有无关紧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纺织保护软管,该起重设备诸如为圆吊环(1)、起重带或类似设备,所述纺织保护软管具有基本织物(4)和至少一个由基本织物(4)承载的、相对于基本织物(4)向外伸出的肋(5),所述肋由与所述基本织物(4)编织在一起的肋纤维(H1、H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纤维(H1、H2)是高效纤维,而且从所述肋纤维(H1、H2)的延伸方向(L)上观察,所述肋纤维(H1、H2)分别越过基本织物(4)的至少三条纬纱(6;6a-6l),之后所述肋纤维再从所述基本织物的纬纱(6)之下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玛米
申请(专利权)人:斯邦赛特英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