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提高运动物体停车精度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5235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运动物体,尤其有轨车辆(1)在规定的停车点(7)的停车精度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停车点一方产生的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信号,被物体一方接收且被作为用于靠近停车点(7)的指令参数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运动物体,尤其有轨车辆在规定停车点的停车精度的方法和装置。下列说明主要涉及在车站范围内如何准确地到达有轨车辆的最佳停车点,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这种专门的应用。相反地,可考虑多种应用,在这些应用中,任意一个运动物体要在某个规定的停止点停顿下来,例如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供给。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的列车系统,尤其这种具有高乘客量和/或自动化列车驱动系统,亦即具有少量的或者完全没有列车和站台乘务人员的列车系统中,通常通过站台门来保护站台上的乘客防范驶入的列车。在站台边缘为此安置了开设有门的壁板。由驶入的列车而致的危险以及由产生的气流、噪音等等而致的对乘客的烦扰,可以以此方式加以排除或者减弱。 此外,由此还得出一种对车站区域进行空气调节的方法。当驶入的列车准确地停顿在站台门前以后,站台门与车门一起打开并且在列车驶离之前重新关闭。列车的停车精度在此相当重要。此外,在站台门或/和车门发生故障时,会出现问题。在迄今正在采用的解决方案中,如果车门发生故障,则与之对置的站台门同样还会被打开,或者如果站台门发生故障, 则与之对置的车门也会被打开。设想在这两种情况下,人员可以进入列车和站台门之间的危险区域并且可能发生事故。此外要考虑的是,通常要采用各种车长的列车。当短列车驶入时,为了打开一部分站台门而必须与此相应地只对同一部分站台门加以控制。站台上的停车精度,通常是通过位于轨道一侧点状地起作用的传输装置加以提高的。将该传输装置用作测位基准点,有轨车辆相对于所述测位基准点进行测位。这些测位基准点必须以最高精度加以测定。但是基于当地的情况,不能始终保证所要求的精度。除此以外,当有轨车辆借助于位于轨道一侧的测位基准点,例如标签进行自动测位时,由于累积的测位误差-漂移而致使标签难以被识别。如果所希望的标签未在所推测的理想窗口中被进行测位,则车辆将从自动化制动曲线监控装置中消失,那么机动车司机必须手动地将车辆控制到运营的停车点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准确地驶到停车点的方法和装置。此外,力争实现可供使用的车门与站台门的简单协调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该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S卩,停车点一方产生的无线电频率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信号,被物体一方接收并且被作为用作靠近停车点的指令参数。用于实施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的装置,为此具有对应配设给停车点的RFID应答器和对应配设给物体的RFID阅读器以及依据所接收的RFID信号来确定制动曲线的器件。与有轨车辆有关地在车辆一方安装RFID阅读器,其中所接收的信息为了求值被继续传送到车用仪器上。对应配设给停车点的RFID应答器,连续地产生RFID信号,所述 RFID信号的传送时间被有轨车辆作为用于靠近规定停车点的指令参数。车用仪器根据距离和速度特定的RFID信息,对所获得的制动曲线进行计算和监控,其中与传统的标签测位法相比,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支配性以及可靠的计算依据。将RFID信号以小射程高频电磁场的方式连续且无线地发射,其中可以另外地供给阅读器能量。可以从RFID信号的传送时间中产生非常精确的距离当量,同时,从双重效应引起的频率漂移中得出相对速度。除了提高停车精度外,跟传统的系统相比,另一个优点在于,车辆和站台停车点便于添装。按照权利要求2,被有轨车辆接收的RFID信号在到达停车点后被加以利用,以便产生用于打开车门和/或站台门的指令。停车精度的提高,使得不必中间连接其它的、例如可视形式的复查程序,可以直接对门进行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站台上的安全性,按照权利要求3补充规定,停车点一方产生的 RFID信号,含有可供站台门使用的数据并且在车辆一方被应用于有选择地打开车门,而有轨车辆一方产生的含有可供车门使用的数据和列车长度参数的RFID信号,被停车点一方接收并且被应用于有选择地打开站台门。按照权利要求5,为此设计一种装置,在所述装置中,停车点一方的RFID应答器, 被设计用于将可供站台门使用的数据传送到车门控制装置中,而车辆一方的RFID应答器, 被设计用于将可供车门使用的数据以及列车长度参数传送到站台门控制装置中。以下的功能由车辆一方承担-将各扇车门的状态参数-正常/故障,从车门控制装置中读入车辆的RFID应答器中,-从列车安全系统的列车参数中,将列车长度读入或者通过操作者输入到车辆的 RFID应答器中,-将RFID信号传送到停车点,-接收停车点一方产生的具有站台门状态参数-正常/故障的RFID信号,以及-以所获得的各扇站台门的状态参数为基础,生成用于有选择地打开车门的指令。以下的功能由停车点一方承担-将各扇站台门的状态参数-正常/故障,从站台门控制装置中读入停车点的 RFID应答器中,-将RFID信号传送到车辆,-接收车辆一方产生的具有列车长度参数和车门状态参数-正常/故障的RFID信号,以及-以所获得的列车长度参数和各扇车门的状态参数为基础,生成用于有选择地打开站台门的指令。通过这种交互式的对门进行选择的站台门/车门控制系统,在车站范围里提高了安全性,因为没有乘客能够进入站台门和车门之间的危险区域或者在短列车的情况下到达轨道区域。可以把系统作为附加模块集成到现有系统中。它因此被作为具有连续双向数据传输的现有列车安全系统的返回平面。如果原来的数据传输通道不能供使用,那么可以备选地通过上述的RFID传输通道实现有选择地打开门。以此可以取消由车辆司机通过按动按钮手动地打开站台门。但是也可以把系统作为独立系统加以采用,尤其在要应用站台门,但是却不存在高度自动化的列车安全系统时。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取消通过车辆司机按动按钮来手动地打开站台门。除此以外,可以在线路一侧设立一个通向诊断系统的接口,其中不仅可以将车门的状态参数,而且可以将站台门的状态参数传送到中央诊断装置上。附图说明接下来根据附图示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说明。其中图1示出用于提高停车精度的系统,以及图2示出用于有选择地打开门的系统。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正在驶入具有站台门3的站台2的有轨车辆1。所述有轨车辆1通常装备有车用仪表4,所述车用仪表4通过标签天线5与位于线路一侧的标签6配合作用。标签信息在列车驶过时通过标签天线5读取并且由车用仪表4求值,例如以便获得制动曲线。这项功能的前提条件是,标签6是理想化的并且因此完全可被识别。为了使有轨车辆1准确地停顿在规定的停车点7,必须极其准确地定位标签6。但是标签6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条件,尤其道床情况,因而可达到的停车精度或许不足以使车门和站台门3相互对准。机动车司机必须随即手动地干预到自动制动过程。在无司机系统中,需要添加费事的技术系统对停车位置进行修正。为了能够弃除这种附加的系统以及避免有可能出现的机动车司机的协助,设计一种RFID系统。将RFID应答器8布设在停车点7上,其中,由所述RFID应答器8连续发射的高频电磁场,被位于有轨车辆1上的RFID阅读器9在靠近停车点7时识别。该RFID系统可以通过对传送时间的测量,求得高精度的行程和速度。由此获知到停车点7所剩余的距离。所接收的RFID信号,被继续传送到车用仪表4上,并且在那儿被应用于依据瞬时速度对最优化的制动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提高运动物体,尤其有轨车辆(1)在规定的停车点(7)的停车精度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停车点一方产生的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信号,被物体一方接收且被作为用于靠近停车点(7)的指令参数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尔里克博克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