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4059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纤维制造方法,这种钢纤维优选用作混凝土添加物,以及用于在制造钢纤维混凝土时供应混凝土添加物,其特征在于,首先要么在一侧要么在两侧给用于形成钢纤维(2)的带材(1)开槽,由此得到钢纤维芯线(4),这些钢纤维芯线一开始仍由隔片(5)相互连接,为了接下来进一步使得隔片(5)形成薄的、易于相互分割的分隔片,且分隔片在断开时形成光滑且无毛刺的断裂面,使得钢纤维带经受辗压处理,在处理时,每个隔片(5)都围绕其纵轴线多次弯曲变形,由此在隔片的区域中由于疲劳断裂而形成裂纹,从而得到分隔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这种钢纤维优选用作混凝土添加物,以及用于 在制造钢纤维混凝土时供应混凝土添加物。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已表明有利的是,代替于或 附加于通常的结构钢衬板,将钢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由此特别是防止在新混凝土中产生 微小裂纹。此外,通过简单的处理便可实现显著地省工,并延长混凝土寿命。根据使用情况 还可以实现较高的抗拉和抗弯强度以及较高的承载能力。尽管如此,制造钢纤维仍然繁琐,因为钢纤维要么必须经过铣削、由钢板或带钢切 割、冲压和变形成为钢板纤维,要么必须单独地或者成组地变形、弯曲和截断成为线材纤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方法,借此能实现简单且成本 低廉地制得钢纤维。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的实现方式为,首先要么在一侧要么在两侧给用于形成钢纤 维的带材开槽,由此得到钢纤维芯线,这些钢纤维芯线一开始仍由隔片相互连接,故为了接 下来进一步使得隔片形成薄的、易于相互分割的分隔片,且分隔片在断开时形成无毛刺的 断口粗糙的断裂面,使得钢纤维带经受辗压处理,在处理时,每个隔片都围绕其纵轴线多次 弯曲变形,由此在隔片的区域中由于疲劳断裂而形成裂纹,从而得到分隔片。通过本专利技术所实现的优点主要在于,作为钢纤维的原材料,使用带材,由此不仅提 供了低廉的原材料,而且可以形成多个钢纤维芯线。作为另一优点,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在开槽时给钢纤维芯线设有锚定部分,这 些锚定部分由开槽时的中断部分(Unterbruch)构成。锚定部分因而是在开槽时通过镦锻 以及相比于钢纤维的被开槽的横截面局部增大的横截面部分。可以在轧制工具中在槽凸缘 (Kerbnase)处设置这些中断部分,故在一道工步中即可给钢纤维芯线构造锚定部分,其中 将锚定部分置于钢纤维端部极为有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实施所述方法,使得钢纤维芯线横向于带材的纵 向成形。在这种情况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中可行的是,利用切割刀具将钢纤 维芯线带分割成两个或多个钢纤维带,所述钢纤维芯线带在开槽之后设有锚定部分,且沿 着带材的整个宽度延伸。在此进一步有利的是,在辗压处理之前分割成多个钢纤维带。在所述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中,推荐使得钢纤维带在经过辗压处理之后按照使用目 的经过用于给钢纤维造型的成型辊(端部弯头、端部镦锻、波浪形等)。在实施该方法时,最后可以在完全成型之后,将钢纤维带卷绕起来。大量有序布置 的可方便且快速地分割的钢纤维以盘状钢纤维带的形式节省空间地且便于运输地被提供 用于输送至其使用地点。因此本专利技术还规定,在混凝土制备现场将钢纤维带分割成钢纤维。 这样就能省去如今用以避免“形成刺猬状部分”(钢纤维在混凝土中产生扎堆)的装置和措 施。不言而喻,也可以在生产线上就已经进行分割,只要希望如此或要求如此。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替代的设计方案,也可以使得钢纤维芯线在带材的纵向上成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简单的方式,在辗压过程之后有选择地给带的顶面和/ 或底面压上粗糙的滚花痕迹,而在钢纤维芯线横向于带材纵向布置的前述变型设计中,此 点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来实现。由此可以实现增强在混凝土中的把持能力(Haftimg)。在这些方法步骤之后,可以有选择地将钢纤维带一层一层地卷绕起来,然后在混 凝土制备现场利用合适的装置进行后续的方法步骤。该方法还规定,接下来将在带的纵向上对齐的钢纤维芯线彼此分割开。在该方法的后续过程中规定,利用成型工具按照使用目的给断开之后的钢纤维芯 线造型。这种造型可以是使得钢纤维端部产生弯头、形成纵向伸展的波浪形状或者诸多种 种造型。在该方法过程中,最后将经过造型的钢纤维芯线截断成所希望的尺寸,从而各个 钢纤维准备用于后续应用。带材被有利地开设V形槽,其中槽角度W应在30° 120°之间。在此已表明特别 有利的是,槽角度W约为60°。隔片的厚度有利地为带厚度的20% 95%。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V形槽的深度按照带材的强度和钢纤维的使用目的进行有利 的选择。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此外已表明有利的是,辗压处理包括,相对于钢纤维带的平面 在一侧进行多次弯曲变形,直至在隔片的区域中在槽底处出现疲劳断裂裂纹。替代地,辗压 处理也可以包括,相对于钢纤维带的平面在两侧进行多次弯曲变形,直至在隔片的区域中 在槽底处出现疲劳断裂裂纹。进行辗压处理的方式可以为,使得隔片的多次弯曲变形的角度大小每次都相同。 但根据应用情况和材料特性,也可以替代地有利地使得隔片在一侧或两侧分别以增大或减 小的角度进行多次弯曲变形。隔片的多次弯曲变形的角度最好应小于槽角度。为了使得钢纤维芯线彻底地彼此断开,可以使得并排布置的钢纤维芯线相向地略 微偏摆,由此使得分隔片断裂。具体而言,针对横向于带方向布置的钢纤维,可以在切割装 置中采用拉链原理(Reifiverschlufiprinzip)将分隔片切断,进而将钢纤维分割开,而针对 沿带方向纵向布置的钢纤维芯线,可以使得并排布置的钢纤维芯线相向地略微偏摆,并利 用成型辊进行分割,然后将钢纤维成形和截断。作为预制材料,优选使用带状的金属半成品。采用一种按照前述方法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制得的金属的钢纤维带,即可实现 本专利技术的有关装置的目的,这种钢纤维带由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通过隔片相互连接的钢 纤维芯线构成,其特征在于用作预制材料的带状的半成品,这种半成品为了形成钢纤维芯 线而在一侧或两侧被开槽,且在开槽的情况下设置有锚定部分,其中这些隔片通过辗压处 理,经过多次弯曲变形,成型为薄的、易于彼此断开的分隔片,这些分隔片具有疲劳断裂部 分或疲劳断裂裂纹,且在断开时形成无毛刺且断口粗糙的断裂面,并使得钢纤维带或钢纤 维芯线带经受造型处理,其中在钢纤维带或钢纤维芯线带被分割开的情况下,产生适合作 为混凝土添加物的钢纤维。通过辗压处理,在槽底上产生疲劳断裂裂纹,由此使得隔片弱化。留下来的隔片残 余一所谓的分隔片一可以变得很薄,因为它们处于弯曲过程的中间纤维(neutral Faser) 的区域中;因而以后可以轻易地将钢纤维芯线彼此断开和可靠地分割开。作为金属的材料,这里规定有在市面上常见的所有强度状态下基于特种钢或基于 铁的材料。只要使用目的需要,作为金属的材料,也可以规定有镀层的金属带,尤其是镀锌 或镀铜的钢带。这里特别值得推荐的是,作为金属的材料,规定有一种如下材料,借此针对 于相应的材料组也能通过轧制实现特别高的强度值。最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前述方法制得的钢纤维。这种钢纤维的特征在于,它由 用作预制材料的带状半成品构成,为了形成一开始还由隔片相互连接的钢纤维芯线,所述 半成品在一侧或两侧被开槽,并在开槽时设置有锚定部分,其中这些隔片通过辗压处理,经 过多次弯曲变形,成型为薄的、易于彼此断开的分隔片,这些分隔片具有疲劳断裂部分,且 在断开时形成无毛刺且断口粗糙的断裂面。这种钢纤维由此形成一种全新类型的钢纤维。这里推荐钢纤维具有适合于添加到混凝土中的造型。下面通过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地介绍本专利技术;图中示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过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钢纤维芯线 (Stahlfaserader)处于带方向的横向上;图2为方法过程的替代设计方案的与图1相应的视图,其中钢纤维芯线处于带方向的 纵向上;图3为处于辗轧(Abro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钢纤维制造方法,这种钢纤维优选用作混凝土添加物,以及用于在制造钢纤维混凝土时供应混凝土添加物,其特征在于,首先要么在一侧要么在两侧给用于形成钢纤维(2)的带材(1)开槽,由此得到钢纤维芯线(4),这些钢纤维芯线一开始仍由隔片(5)相互连接,为了接下来进一步使得隔片(5)形成薄的、易于相互分割的分隔片,且分隔片在断开时形成无毛刺的断口粗糙的断裂面,使得钢纤维带经受辗压处理,在处理时,每个隔片(5)都围绕其纵轴线多次弯曲变形,由此在隔片(5)的区域中由于疲劳断裂而形成裂纹,从而得到分隔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H斯塔尔
申请(专利权)人:森特和森特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