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善的热防护性能的针织织物和由其制成的底层衣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303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针织织物和由其制成的军用服装如T恤衫。该织物由混纺纱构成,所述混纺纱由尼龙和棉切段纤维的均匀组合制成。这样的织物包括在约55∶45至约85∶15范围内的棉与尼龙的重量比,并且这些织物还具有在约3至约8oz/yd2范围内的重量。这种类型的针织织物拥有良好热防护性能(只要达到规定的高水平的切段纤维混纺均匀性)与非常有用的耐磨性、顶破强力和干燥时间特性的适宜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改善的热防护性能的针织织物和由其制成的底层衣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织物和由这种织物制成的底层(baselayer)衣服。由针织织物构造制成的这种织物结合了由选择的纤维素切段纤维和尼龙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intimateblend)形成的纱线。这种针织织物具有非常适宜的结构和热防护性能的组合,这使得这种织物对于制造适合于提供对火花或电弧威胁的二次防护的底层服装特别有用。
技术介绍
由于穿着者参与的多种活动以及穿着者所暴露的环境造成的多种威胁,防护性服装具有特殊的设计和功能需要。防护性服装应当具有良好的耐破损、撕裂和磨损性,以在恶劣的活动和地形中有耐久性,以及具有良好的水分转移和透气性,以降低在热的气候和需要高能量密集度的活动中的热应力并且穿着舒适。另外,用于防护性服装的织物必须被设计成给穿着者提供宽的运动范围以使穿着者能够进行各种活动,并且应当为穿着者提供一定的对抗各种气候条件的环境保护性。此外,织物必须能够被染色,以在大多数防护性服装中达到美观目的,并且在军事、战术和执法应用中达到伪装目的。最后,在其中存在热危险威胁的应用中,防护性服装如紧贴穿着者皮肤穿的底层必须对穿着者可能遇到的火、火焰和受热提供二次防护和隔离。如本文中使用,底层衣服包括T恤衫,衬裤,拳击短裤,上下保暖内衣,帽兜,短袜,手套衬里,衬衫主体,衣服嵌料,和外衣或其它衣服层的内衬。底层衣服意在提供相对于防护外衣或其它防护衣服层的初次热防护而言的二次防护,并且这种底层衣服的关键要求在于,制成这种衣服的织物在暴露于高温时不迅速劣化、收缩、熔化、滴下或粘着而对穿着者的皮肤造成严重伤害。如本文中使用,术语“熔化”和“滴下”对应于分别在NFPA1975Standard,第3.3.16和3.3.6章中规定的各自定义。因此,“熔化”是指对由导致流动或滴下的纤维聚合物的软化显示的热的材料响应;并且“滴下”是指以液滴或融珠形式流动或下落。防护性服装,如用于商业服装用途的那些,在过去由多种材料包括棉花,人造丝,lyocell,乙酸酯,丙烯酸类,尼龙,聚酯,羊毛和蚕丝;多种阻燃材料;和这种纤维材料的组合做成。底层和内衬通常典型地由针织织物制成。由一种或多种切段纤维做成并且以针织织物形式制造的底层和内衬通常涉及性能的平衡。一种类型的纤维或织物组合可能同时具有适宜的特征和/或缺点,这与其它的多种纤维和织物类型的组合不同。对于机织织物,已知尼龙和棉的混纺物用于军用外衣中,以获得高强度和耐磨性以及更长的抗磨寿命,从而提高战斗和训练的持续性(参见,例如,美国专利6,805,957和PCT公布的申请WO/2006/088538)。对于底层衣服应用,在针织织物中使用纤维素切段纤维可以提供良好的柔软性,透气性和感觉特性,以及某些适宜的热性能。在针织织物中使用合成纤维,如尼龙切段纤维,可以改善这种织物的强度、耐久性和水分管理(moisturemanagement)。然而,合成纤维如聚丙烯,聚酯和尼龙的使用产生了在暴露于高热威胁时的潜在危害,因为它们处于熔化形式时可能造成严重的皮肤伤害。考虑到对防护性服装如底层衣服中使用的织物的特殊要求,适宜的是确定能够做成对于这种底层特别有用的特殊类型的织物的合适类型的纤维和纤维混纺物。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发现,当织物包含纤维素切段纤维和尼龙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时,可以获得具有有效的热防护特性,包括不熔化或不滴下的针织织物。这种织物可以特别有利地用于防止由该织物制成的衣服的穿着者受到严重的热伤害。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包括热防护性针织织物,所述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包含由纤维素切段纤维和尼龙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制成的纱线,其中这种织物在按照NFPA1975(第8.3章),ASTMD-6413-1999或NFPA2112(第8.2章)中的至少一个测试时,不表现出熔化或滴下的迹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可以包括在按照NFPA1975(第8.3章)测试时不表现出熔化、滴下或粘着迹象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可以包含混纺的纤维素和尼龙切段纤维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中纤维素与尼龙的重量比在约55∶45至约85∶15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织物的特征可以在于,在纤维素和尼龙切段纤维的组合中的高水平的混纺均匀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可以包括包含纤维素和尼龙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纱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用于均匀混纺这些纱线的合适方法可以包括:在梳理之前进行切段纤维的整体机械混纺(bulkmechanicalblending);在梳理之前和梳理过程中进行切段纤维的整体机械混纺;或在梳理之后并且在纺纱之前进行切段纤维的至少两次(pass)并条机混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织物可以含有纤维素与尼龙在纱线中的比例为约60∶40至约70∶30的纱线。本专利技术织物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重量为约3至约8oz/yd2并且厚度为约0.015至0.030英寸的织物。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可以包括英制棉纱支数为约5至约60的单股纱线的那些织物。高抗拉强度尼龙切段纤维的使用可以有利地导致在通过耐磨性和顶破强力测量时具有优异耐久性的织物。本专利技术的织物还可以包括由分开的多根纱线或由合股线针织的那些织物,其中所述多根纱线或合股线包含至少一根第一纱线和至少一根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由纤维素与尼龙切段纤维比例为约55∶45至约85∶15的纤维素切段纤维和尼龙切段纤维的混纺物制成,所述第二纱线包含尼龙长丝,条件是这种尼龙长丝纱线超过所述织物的纤维素和尼龙总含量的15重量%;并且调节第一均匀混纺纱中纤维素与尼龙切段纤维的比例,使得基于所述织物的纤维素和尼龙总含量,所述织物的尼龙长丝加切段纤维的含量不超过45重量%。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可以包括芳族聚酰胺切段纤维,其中芳族聚酰胺切段纤维代替均匀混纺物中尼龙或纤维素切段纤维的一部分。适合用于本专利技术织物的尼龙切段纤维包括尼龙6和/或尼龙6,6,包括例如,抗拉强度为至少3.0克/旦的那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60∶40重量比的棉与尼龙的织物在根据NFPA1975(第8.3章)Standard进行热稳定性测试(在260℃暴露6小时)后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某些由尼龙和纤维素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制成的纱线可以被针织,以提供特别适合制造衣服的织物,所述衣服具有以前在衣服制造业中没有认识到的性能的令人惊奇的有用组合。如本文中使用,术语“NYCO”是指包含尼龙和棉纤维混纺物的纱线。如本文中使用,纤维素纤维由线性长链聚合物多糖得到,所述多糖由连接的β葡萄糖单元组成。它们包括天然存在的纤维,如棉花,亚麻,大麻,黄麻,苎麻和合成的纤维,如人造丝(再生的纤维素),FR(耐火)人造丝,乙酸酯(乙酸纤维素),三乙酸酯(三乙酸纤维素),竹子和lyocell,它们都是本领域中熟知的用于由纤维素得到的纤维的一般术语。纤维素纤维的实例列举于公布的美国专利申请2005/0025962(A1)中,该美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如同在本文中详细阐述一样。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纱线和织物实施方案中,纤维素纤维的重量百分比超过尼龙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尼龙和纤维素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可用于制备纱线,进而可用于制备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织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尼龙切段纤维和棉切段纤维的线性密度的范围可以分别为约0.90至约6.0和约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改善的热防护性能的针织织物和由其制成的底层衣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防护性针织织物,所述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包含由纤维素切段纤维和尼龙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制成的纱线,其中这种织物在按照NFPA1975(第8.2和8.3章)、ASTM D-6413-1999或NFPA 2112(第8.2章)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测试时,不表现出熔化或滴下的迹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60/950,2422007年7月17日1.一种热防护性针织织物,所述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包含由纤维素纤维和尼龙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制成的纱线,所述纱线中纤维素与尼龙的重量比在55:45至85:15的范围内,其中所述尼龙切段纤维具有等于所述纤维素纤维或优于所述纤维素纤维的负载能力,并且其中所述织物的厚度在0.015至0.030英寸的范围内且其中这种织物在按照NFPA1975第8.2和8.3章、ASTMD-6413-1999或NFPA2112第8.2章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测试时,不表现出熔化或滴下的迹象;其中所述织物具有3至8oz/yd2的重量,并且其中所述均匀混纺物的特征在于可通过混纺方法获得的混纺均匀性,所述混纺方法选自:a)在梳理之前进行所述切段纤维的整体机械混纺;b)在梳理之前和梳理过程中进行所述切段纤维的整体机械混纺;和c)在梳理之后并且在纺纱之前进行所述切段纤维的至少两次并条机混纺。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这种织物在按照NFPA1975第8.3章进行测试时,不表现出熔化、滴下或粘着的迹象。3.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纱线中纤维素与尼龙的比例在60:40至70:30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用于形成所述针织织物的所述纱线是英制棉纱支数为5至60的单股纱线。5.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a)所述针织织物是由分开的多根纱线或由合股线针织的;b)所述多根纱线或合股线包含至少一根第一纱线和至少一根第二纱线,第一纱线由纤维素与尼龙的切段纤维比例为55:45至85:15的纤维素切段纤维和尼龙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制成,并且第二纱线包含尼龙长丝,条件是这种尼龙长丝纱线超过所述织物的纤维素和尼龙重量总含量的15%;并且c)调节第一均匀混纺纱中的纤维素与尼龙切段纤维的比例,使得基于所述织物的纤维素和尼龙总含量,所述织物的尼龙长丝加切段纤维的重量含量不超过45%。6.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a)所述织物是由分开的多根纱线或由合股线针织的;b)所述多根纱线或合股线包含:至少一根第一纱线,所述第一纱线由纤维素与尼龙的切段纤维比例为40:60至85:15的纤维素切段纤维和尼龙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制成;至少一根第二纱线,所述第二纱线由纤维素与尼龙的切段纤维比例为至少60:40的纤维素切段纤维和尼龙切段纤维的均匀混纺物制成;和至少一根第三尼龙长丝纱线,条件是这种尼龙长丝纱线超过所述织物的纤维素和尼龙重量总含量的15%;并且c)调节所述针织织物中纤维素与尼龙切段纤维的比例,使得基于所述织物的纤维素和尼龙含量,所述织物的尼龙长丝加切段纤维的重量含量不超过45%。7.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均匀混纺物中的所述纤维素切段纤维的一部分被羊毛或蚕丝代替,和/或所述均匀混纺物中的所述纤维素切段纤维和/或尼龙切段纤维的一部分被耐火切段纤维代替。8.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均匀混纺物中的所述纤维素切段纤维的一部分被芳族聚酰胺耐火切段纤维代替,和/或所述均匀混纺物中的所述纤维素切段纤维和/或尼龙切段纤维的一部分被芳族聚酰胺耐火切段纤维代替。9.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尼龙切段纤维包括尼龙6和/或尼龙6,6并且具有至少3.0克/旦的抗拉强度。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织物包括选自平针织、集圈和/或浮线针织、罗纹针织、提花针织、双罗纹针织、特里科经编和拉舍尔经编的针织构造。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织物包含由纤维或长丝制成的具有弹性、耐火、抗菌和/或抗静电特性的纱线。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织物已经被涂覆一种或多种局部处理材料,所述局部处理材料赋予所述织物抗菌、抗静电、杀虫、抗皱、耐火、去污、防污、防油、防水、吸收水分、水分芯吸、干燥效率、和/或疏水特性。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防护性针织织物,所述热防护性针织织物在按照ThermalNFPA2112第8.2章在没有隔离物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伦·W·比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因温斯特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