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8589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消泡性(破泡、抑泡效果、消泡持续性)优异的消泡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消泡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脂肪酸酰胺(A)、25℃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油增稠剂(C)以及表面活性剂(D),基于脂肪酸酰胺(A)、25℃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油增稠剂(C)以及表面活性剂(D)的重量,脂肪酸酰胺(A)的含量为1~10重量%,25℃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的含量为71~97.9重量%,油增稠剂(C)的含量为0.1~10重量%,表面活性剂(D)的含量为1~9重量%,切变速率1000/s时的粘度(25℃)为0.1~1.0P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泡剂。进一步详细地说,涉及对处理各种发泡性水溶液的工业、例如纸浆制造工业及其抄纸工序、建筑工业及其抄造工序、染料工业、染色工业、发酵工业、合成树脂制造工业、合成橡胶制造工业、油墨、涂料工业或纤维加工工业等各种工序产生的气泡适用的消泡剂。
技术介绍
已知有含有脂肪酸的碱土类金属盐、不饱和二羧酸的二烷基酯、矿物油、非离子乳化剂、阴离子乳化剂及亚烷基二酰胺的消泡剂(专利文献1)、和含有由液体烃油构成的基油、脂肪酸的酰胺衍生物及金属皂的消泡剂组合物(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63-91106号公报(对应USP4880564)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1436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決的问题上述的消泡剂中,无法得到充分的消泡性(破泡、抑泡效果),尤其是在发泡液中容易失活,存在长期的消泡性(消泡持续性)劣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上述的消泡剂组合物不但无法得到充分的消泡性(破泡、抑泡效果), 而且存在操作性(固化、分离等)劣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消泡性(破泡、抑泡效果、消泡持续性)优异、操作优良的消泡剂。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反复精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消泡剂在高切变速率 (shear rate)时的粘性控制为最适值,可以防止消泡剂的失活,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消泡剂的特征的要旨在于,含有脂肪酸酰胺(A)、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油增稠剂(C)及表面活性剂(D),基于脂肪酸酰胺(A)、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油增稠剂(C)及表面活性剂 (D)的重量,脂肪酸酰胺(A)的含量为1 10重量%,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的含量为71 97. 9重量%,油增稠剂(C)的含量为0. 1 10重量%,表面活性剂(D)的含量为1 9重量%,且本专利技术的消泡剂在切变速率为1000/s时的粘度(25°C )为0. 1 1. OPa · S。本专利技术的消泡剂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制造上述的消泡剂的方法,其要旨在于,其包括如下的方法方法(1)包括如下的工序工序(1)边对脂肪酸酰胺(A)、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的一部分、油增稠剂 (C)及表面活性剂(D)进行加热搅拌,边使脂肪酸酰胺(A)溶解,由此得到溶解液,工序O)边对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的剩余部分进行搅拌边向其中投入溶解液,由此得到混合物,以及工序(3)对混合物进行微细化处理(均质化处理),由此得到消泡剂;方法⑵包括如下的工序工序边对脂肪酸酰胺(A)、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油增稠剂(C)、表面活性剂(D)及水(E)进行加热搅拌,边使脂肪酸酰胺(A)溶解,由此得到溶解液,以及工序(5)对溶解液进行冷却搅拌,并在40°C以下进行微细化处理(均质化处理),由此得到消泡剂;方法(3)包括如下的工序工序(6)边对脂肪酸酰胺(A)、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⑶、油增稠剂(C)及表面活性剂(D)进行加热搅拌,边使脂肪酸酰胺(A)溶解,由此得到溶解液,工序(7)边搅拌水(E)边向其中投入溶解液,由此得到混合物,以及工序(8)对混合物进行微细化处理(均质化处理),由此得到消泡剂;方法⑷包括如下的工序工序(9)边对脂肪酸酰胺(A)、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油增稠剂(C)及表面活性剂(D)进行加热搅拌,边使脂肪酸酰胺(A)溶解,由此得到溶解液,以及工序(10)对溶解液进行冷却搅拌,并在40°C以下进行微细化处理(均质化处理),由此得到消泡剂;或者方法(5)包括如下的工序工序(11)边对脂肪酸酰胺㈧、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⑶、油增稠剂(C)、表面活性剂(D)及一部分水(E)进行加热搅拌,边使脂肪酸酰胺(A)溶解,由此得到溶解液,工序(1 边对剩余部分的水(E)进行搅拌边向其中投入溶解液,由此得到混合物,以及工序(1 对混合物进行微细化处理(均质化处理),由此得到消泡剂。本专利技术的水性涂料的特征的要旨在于含有树脂乳剂、颜料、水性介质及上述的消泡剂。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消泡剂表现显著且优异的消泡性(破泡、抑泡效果、消泡持续性)。另外, 本专利技术的消泡剂即便用于纸浆制造工业及其抄纸工序、建筑工业及其抄造工序、染料工业、 染色工业、发酵工业、合成树脂制造工业、合成橡胶制造工业、油墨、涂料工业及纤维加工工业等各种工序,也能够抑制涂膜凹陷或凹坑等的发生,添加到作为对象的发泡液中,即便经过长时间后也没有看到消泡性的降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消泡剂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具有显著且优异的消泡性(破泡、抑泡效果、消泡持续性)的消泡剂。本专利技术的水系涂料由于含有上述的消泡剂,所以可长时间地、连续地表现优异的消泡性。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注册商标”是指在日本国注册的意思。本专利技术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意思。作为脂肪酸酰胺(A),包含碳数1 6的亚烷基二胺或亚烯基二胺与碳数10 22 的脂肪酸的反应物(脂肪酸二酰胺)(Al)、和/或碳数1 22的烷基胺、链烯基胺或氨与碳数10 22的脂肪酸的反应物(脂肪酸单酰胺)(A2)。作为脂肪酸二酰胺(Al),可举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棕榈酰胺、亚乙基双肉豆蔻酰胺、亚乙基双月桂酰胺、亚乙基双油酰胺、亚丙基双硬脂酰胺、亚丙基双棕榈酰胺、 亚丙基双肉豆蔻酰胺、亚丙基双月桂酰胺、亚丙基双油酰胺、亚丁基双硬脂酰胺、亚丁基双棕榈酰胺、亚丁基双肉豆蔻酰胺、亚丁基双月桂酰胺、亚丁基双油酰胺、亚甲基双月桂酰胺、 亚甲基双硬脂酰胺及六亚甲基双硬脂酰胺等。作为脂肪酸单酰胺(A》,可举出N-硬脂酰基硬脂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及硬脂酰胺等。其中,从消泡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脂肪酸二酰胺(Al),进一步优选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棕榈酰胺、亚乙基双月桂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酰胺及六亚甲基双硬脂酰胺,特别优选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棕榈酰胺及亚乙基双肉豆蔻酰胺。这些酰胺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为混合物的情况下,优选含有上述优选的酰胺为主要成分。需要说明的是,主要成分是指基于脂肪酸酰胺(A)的重量,至少含有40重量%的成分,优选含有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6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含有70重量%以上,最优选含有80重量%以上。作为脂肪酸酰胺㈧中的副成分(除主要成分以外所包含的成分),除了上述优选的范围以外的酰胺外,还包含未反应胺、单酰胺及未反应羧酸等。基于脂肪酸酰胺(A)的重量,副成分的含量(重量% ),优选不足60,进一步优选不足50,特别优选不足40,再次优选不足30,最优选不足20。作为25°C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只要是25V时为液体,且能够加热溶解脂肪酸酰胺(A)的物质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包含矿物油、异链烷烃油、油脂、聚氧丙烯二醇、聚氧丁烯二醇及高级醇。作为矿物油,包含40°C时的动态粘度为5 40mm2/S的矿物油,作为商品名,可举出 COSMO PURESPIN G、COSMO PURESPIN E、C0SM0SP-10、C0SM0SP-32 及 C0SM0SC22 (以上, COSMO石油株式会社,“COSMO”及“PURESPIN”为该公司的注册商标。)、以及Manol40 (埃克斯美孚公司)等。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泡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脂肪酸酰胺(A)、25℃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油增稠剂(C)及表面活性剂(D),基于脂肪酸酰胺(A)、25℃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油增稠剂(C)及表面活性剂(D)的重量,脂肪酸酰胺(A)的含量为1~10重量%,25℃条件下为液体的基油(B)的含量为71~97.9重量%,油增稠剂(C)的含量为0.1~10重量%,表面活性剂(D)的含量为1~9重量%,并且所述消泡剂在切变速率为1000/s时的粘度(25℃)为0.1~1.0Pa·s。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圣诺普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