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废气导管中排放并散布吸收性材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275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含有气态污染物的废气在其中被向上导引的垂直的废气导管(10)中,布置一排放与散布装置。该装置用于排放并散布颗粒状吸收性材料,该材料能与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起反应,并在净化废气时以湿润的状态被送入这些气体中,以便将气态污染物转变成可分离的灰尘。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分布板(35),该板倾斜地向下伸入废气导管(10)中并用于在其上侧接收湿润的吸收性材料,该板有两个沿倾斜方向看去非常清楚的倾斜地向下收缩的侧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置在基本垂直的废气导管中的装置,在该导管中,含有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的废气被向上引导,该装置用于在废气导管中排放并散布颗粒状吸收性材料,该吸收性材料能与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起反应并在净化废气时以湿润的状态被送入这些气体,以便将气态污染物转变成可分离的灰尘。当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准备被从废气中分离时,气体被导过废气导管,在该导管中,能与气态污染物起反应的颗粒状吸收性材料以湿润的状态被送入废气中,以便将气态污染物转变成可分离的灰尘。以后,就将废气导过除尘器,灰尘在除尘器中与废气分离,经过净化的废气从除尘器中被抽出。一部分在除尘器中分离的灰尘被送往混合器,它在该处被混合并用水湿润,以后,它通过随着加入新的吸收剂被送入废气而作为吸收性材料被重复利用。作为新的吸收剂,通常都用消石灰(氢氧化钙)。为了用有效的方式净化废气,重要的当然是将吸收性材料作为均质的混合物送入废气中,水份在均质的混合物中要均匀地分布。在WO96/16727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它在上述废气净化法中用于制造均质的吸收性材料和水的混合物时特别有利。此混合装置包括一容器,在混合作业中,颗粒状吸收性材料在容器中被流态化。容器有一伸入废气导管的出口端,它用于通过溢流将均质的吸收性材料和水的混合物排放至废气导管中。为了使废气能有效地被净化,重要的还有,在废气导管的整个横截面中,湿润的吸收性材料要均匀分布。这种均匀的分布是不能用上述混合装置中的溢流达到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装置,它能同时在上述混合装置和其它混合装置中使用,以便将从混合装置接收来的湿润的吸收性材料排放至废气导管中并将其以均匀的方式散布在废气导管的整个横截面上。按照本专利技术,此目的可以通过一种装置达到,该装置是作为引言所提到的那种类型,其特征为,它包括至少一个倾斜地向下伸入上述废气导管中的分布板,该板用于在其上侧接收湿润的吸收性材料,上述分布板有两个非常清楚的侧缘,该侧缘沿倾斜方向看去为倾斜地向下收缩。装置最好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分布板。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分布板从其倾斜地向下伸出的分布装置居中地位于废气导管中,以排放在分布板上的湿润的吸收性材料。分布板最好为三角形。现在参考附图较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在这些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净化来自燃煤的中心热力厂的废气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装有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混合器的侧视图,某些部分被剖开;图3是图2的混合器的俯视平面图;以及图4是沿图3的Ⅳ-Ⅳ线的剖视图。图1示意地示出了用于净化来自燃煤的中心热力厂1的废气的装置,上述废气含有灰尘如煤灰。设置一预热器2,将热从热的废气传至助燃空气中,该助燃空气用风扇3经过导管2a被送至中心热力厂1。热的废气通过导管4被送至除尘器5中,该除尘器在实施例中所示的为织物过滤器,它以熟知的方式含有多排过滤袋,废气通过它准备被净化。如此经过净化的废气通过导管6被导至废气扇7,扇7通过导管8将其进一步送至烟囱9,排放至大气中。除尘器也可以例如是静电除尘器。导管4有一垂直部分10。混合器11在其下部与这一部分连通。混合器11以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方式将湿润的尘粒在导管部分10的下部送入废气中。在除尘器5中分离的尘粒被收集在除尘器5的料仓12中。一部分收集到的尘粒通过送过混合器11(箭头P1)在系统中被重复利用。收集到的尘粒的其余部分以一种未详细描述的方式例如用螺旋输送器被除去。混合器11是在WO 96/16727中公开的那种类型的混合器,并较详细地在图2~4中示出。图2~4中所示的混合器11包括一容器13,它基本上做成长的平行六面体的箱子。容器13有两个垂直的侧壁14和15、一垂直的后端壁16、一垂直的前端壁17、一水平的上底18、一水平的下底19和一水平的顶或盖20。在后端,容器13有一入口21,来自料仓12的尘粒通过它被从上面送入容器13中(图1和2中的箭头P1),在前端,容器有一出口22,尘粒和水的均质混合物通过它被排放(图3和4中的箭头P2)。在图中,容器13的前端插入垂直的导管部分10,废气通过它被向上引导(图1、2和4中的箭头P3)。在此应用中,出口22是一个溢流口,其形成是由于,在容器插入导管部分10的部分的主要部分中时,侧壁14和15要低于容器位于导管部分10的外面的部分。从图2和3可看出,顶部20从入口21延伸至出口22,即一直到导管部分10。在两个底18和19之间划出一室23,它在侧向被两个侧壁14和15界限,在纵向被两个端壁16和17界限。室23的天蓬即上底18由可透气的用聚酯做的流态化布组成,该布以伸张的状态装在容器13中。设置一在此处由两个空气入口24和25组成的空气供给装置,以向室23供给空气(图2和3中的箭头P4),以使尘粒在容器13中流态化。设置在容器13的上方的供水管线26与多个布置在容器13的上部的喷嘴27相连,以分割得很细形状将水喷过容器中的尘粒。在图中只示出少数几个的喷嘴27以两个平行的排布置并沿容器13延伸。两根并列的水平轴28、28’沿整个容器13延伸并且分别用轴承29、29’和30、30’可旋转地装在两个端壁16和17上。设置一电动机31,通过传动装置32转动轴28、28’。每根轴28、28’都支承多个椭圆形盘33、33’,该盘彼此隔开一轴向距离并以绕其短轴倾斜的状态安装在轴28、28’上。轴28、28’穿过各自的盘33、33’的中心。在所示例子中,每个盘33、33’相对于轴28、28’如此倾斜,以致盘的长轴与轴28、28’之间的角度α约为60°(见图2)。此角度α可在45°和80°之间变化。盘33、33’相对于各自的轴28、28’如此倾斜,并且有如此的椭圆形状,以致如图4所示,有一圆的轴向投影。盘33、33'要如此定位在各自的轴28、28’上,以致一个轴上的盘伸入另一轴的盘之间的空间中。按上面所指出的方式布置并设计的盘33、33’的每一个都在轴28、28’旋转时进行一抛掷运动,贯穿于尘粒混合的整个过程。通过容器13的前部的间壁34,室23分割成位于导管部分10中的前部室23a和后部室23b。从图2可看见,空气入口24开口到后部室23b内,而空气入口25则开口到前部室23a内。将室23如此分割,就有可能在两部分室23a和23b中得到不同的流态化状况,特别是为了如此调节至前部室23a的空气供应,以使人们可在该处得到用于材料排放的流态化状态。在除尘器5的料仓12中收集到的尘粒的用于在系统中重复利用的部分经过入口21被送入混合器11。尘粒用通过喷嘴27供给的水湿润。由于机械混合机构的构造和由于供至混合器的尘粒的流态化,混合器11生产出尘粒的均匀地湿润的均质混合物,它通过混合器11的溢流口22被连续地送入导管部分10中。为了在废气中在导管部分10的整个横截面上均匀地散布尘粒的均匀地湿润的均质混合物,上述混合器11都附加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此散布装置在所示例子中包括四个平直的分布板35,每个都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形状。等腰三角形的底与高之比为0.2~0.4,最好为0.25~0.35。板35的两个以平行的方式装在插入导管部分10的容器部分的容器13的一个侧壁14上。其余两个板35装在容器13的另一侧壁15上,每个在装在侧壁14上的板中的一个的前面。每个分布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置在基本垂直的废气导管(10)中的装置,在该导管中,含有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的废气被向上引导,该装置用于在废气导管(10)中排放并散布颗粒状吸收性材料,该吸收性材料能与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起反应并在净化废气时以湿润的状态被送入这些气体,以便将气态污染物转变成可分离的灰尘,其特征为,它包括至少一个倾斜地向下伸入上述废气导管(10)中的分布板(35),该板用于在其上侧接收湿润的吸收性材料,上述分布板有两个非常清楚的侧缘,该侧缘沿倾斜方向看去为倾斜地向下收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蒂芬奥曼尼尔斯布林格福思拉尔斯E约翰松
申请(专利权)人:ABB弗莱克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