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于吹干坯料带的装置中使用的吹风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52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吹干坯料带(1)的装置中使用的吹风箱,例如被传送通过所述装置的是一种造纸浆坯料带,所述吹风箱呈细长的大体为直角平行六面体形状,其包括一基本水平的上箱体壁(3),并与其它许多相同的吹风箱一起置于坯料带(1)下方,用来使该坯料带保持漂浮,即通过从该吹风箱中吹出来的空气流使坯料带悬浮在吹风箱上箱体壁(3)之上界限分明的稳定位置上的空气中,与此同时吹干该坯料带,设计所述吹风箱使其以这样的方式置于所述坯料带(1)的下方,即保证上箱体壁(3)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沿横向坯料带(1)的送进方向(P1)的方向延伸,所述吹风箱的上壁(3)上形成有许多基本呈圆形的喷口(5),并有许多所谓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每一个所述可调节喷口穿孔包括一平行于所述中心线(C)延伸的窄缝(7)和与该窄缝相邻的在上箱体壁(3)上形成的凹下部分(8),在吹风箱上壁(3)一侧,在所述中心线(C)的两侧上沿与该中心线(C)平行的方向延伸排列着两排所述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类似地,所述喷口在所述中心线(C)的每一侧与该中心线(C)平行地延伸排列成排(9a,9b,10a,10b),其中一行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沿吹风箱长度方向相对于另一行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被设置成两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一起形成一Z字形图形,所述两排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以这样的方式取向,即使得空气朝着所述中心线(C)并大体上垂直于该中心线沿基本上平行于箱体上壁(3)的方向喷出,所述喷口(5)以这样的方式取向,即使得空气沿基本上与所述上箱体壁(3)成直角的方向喷出,其特征在于,两排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的窄缝(7)与所述中心线(C)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中心线(C)与两排中可调节喷口穿孔(6)的凹下部分(8)相交,喷口(5)分别以第一对排和第二对排(9a,9b和10a,10b)排列,每一对的两排置于所述中心线(C)的两侧并与所述中心线相距等同的距离,第一对的喷口排(9a,9b)与所述中心线(C)的距离比第二对的喷口排(10a、10b)到所述中心线(C)的距离小,对于每一可调节喷口穿孔(6),在第一对喷口排(9a或9b)的一排中有一相应的喷口(5),该喷口与相应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的窄缝(7)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并且在第二对喷口排(10a或10b)的一排中也有一相应的喷口(5),该喷口位于所述中心线(C)的相对侧,每一可调节喷口穿孔(6)和其两个相应的喷口(5)大体上沿吹风箱的横向对准,并且上箱体壁(3)沿其整个宽度方向呈浅的略微的连续弧形。(*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用来吹干坯料的装置中使用的吹风箱,例如被传送通过所述装置的是一种造纸浆坯料带;所述吹风箱呈细长的大体为直角平行六面体形状,其包括一基本水平的上箱体壁,并与其它许多相同的吹风箱一起置于坯料带下方,用来使该坯料带保持漂浮,即通过从该吹风箱中吹出来的空气流使坯料带悬浮在吹风箱上箱体壁之上界限分明的稳定位置上的空气中,与此同时吹干该坯料带,所述吹风箱设计成以这样的方式置于所述坯料带下方,即保证上箱体壁的长度方向中心线沿横切坯料带送进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吹风箱的上壁上形成有许多基本呈圆形的喷口,并有许多所谓的可调节喷口穿孔,每一个所述可调节喷口穿孔包括一平行于所述中心线延伸的窄缝和在与所述窄缝相邻的上箱体壁上形成的凹下部分,在吹风箱上壁一侧,在所述中心线的两侧上沿与该中心线平行的方向延伸排列着两排所述的可调节喷口穿孔,类似地,所述喷口在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与该中心线平行地延伸排列成行,其中一行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沿吹风箱长度方向相对于另一行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被设置成两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一起形成一Z字形图形,所述两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以这样的方式取向,即使得空气朝着所述中心线并大体上垂直于该中心线沿基本上平行于箱体上壁的方向喷出,所述喷口以这样的方式取向,即使得空气沿基本上与所述上箱体壁成直角的方向喷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前述外形的这种吹风箱,并设计用来提供改善的热传递,这样与现有技术的这种吹风箱相比具有改进的吹干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坯料带在空气中的漂浮高度或者悬浮高度,这都是在同等的空气效率和坯料带固定条件下获得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借助所介绍的这种吹风箱而实现的,其特征在于,两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的窄缝与所述中心线相距相同距离,且所述中心线与两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的凹下部分相交,所述喷口分别以第一对排和第二对排排列,每一对的两排置于所述中心线的两侧并与所述中心线相距等同的距离,第一对的喷口排与所述中心线的距离比第二对的喷口排与所述中心线的距离小,对于每一可调节喷口穿孔,在第一对喷口排的一排中有一相应的喷口,该喷口与相应的可调节喷口穿孔的窄缝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并且在第二对喷口排中的一排中有一相应的喷口,该喷口位于所述中心线的相对侧,每一可调节喷口穿孔和其两个相应的喷口大体上沿吹风箱的横向对准,并且上箱体壁沿其整个宽度方向呈浅的略微连续弧形。按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代表上箱体壁弧形的弧的高度H相对于穿孔度P的关系如下H=K.P-5.88,其中K是一常数,当H用mm表示,P用%表示时K在6.2到6.9范围内。中心线与最靠近所述中心线的窄缝边缘之间的距离L2(单位为mm)与吹风箱的宽度L(单位为mm)的乘积优选为2800-4100,更好是约3440。凹下部分的长度L1和所述中心线与最靠近所述中心线的窄缝边缘之间的距离L2之间的比率优选为1.2-1.6,更好是1.4。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描述借助按本专利技术的吹风箱干燥坯料的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吹风箱一部分的示图;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截取的吹风箱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截取的吹风箱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截取的吹风箱一部分的截面图;图6是沿图2中的线VI-VI截取的可调节喷口穿孔的截面图。图1表示一坯料带,例如造纸浆坯料带,为吹干该带,将其传送通过一装置。该坯料带水平地传送通过该装置,其传送方向在图1中用箭头P1表示。许多相同的吹风箱2,每一个吹风箱形状为细长的直角平行六面体,它包括一基本水平的上箱体壁3,并置于坯料带1的下方且其箱体壁3的上表面与该坯料带1在同一水平面内。该吹风箱垂直于坯料带1的传送方向P1有延伸量,并且它们之间相隔一预定间隙4并排排列。每一吹风箱2的上壁3有许多出气孔5和6,这些将被进一步详细描述。风扇装置(未示出)将空气吹进吹风箱2中。空气经过出气孔5和6从吹风箱2中喷出。喷出的空气将坯料带1吹起,这就使该坯料带1在吹风箱2之上保持一预定的漂浮高度或悬浮水平漂浮或悬浮在空气中。吹出的空气也将热量传到坯料带1上,用来吹干该坯料带1。从吹风箱2中吹出来的空气经过两个吹风箱2中间的间隙4流出。出气孔5和6由许多圆形喷口5和许多所谓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组成。每一可调节喷口穿孔6包括一平行于上箱体壁3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延伸的窄缝7和一在窄缝7一侧与该窄缝7相邻而形成的凹下部分8。该凹下部分8在上箱体壁3的上表面形成。凹下部分8有一大体上是抛物线形的圆周轮廓线,其高度在远离窄缝7的垂直方向上是减小的(见图6)。当沿平行于窄缝7的方向看时,该凹下部分8的横截面轮廓是弧形的(见图5)。这样,出气孔6包括一由窄缝7限定的向上开口部分6a,使得喷出的空气大体上垂直于上箱体壁3流动,还包括一沿吹风箱2的横向开口的部分6b(图6),该部分6b在上箱体壁3和最靠近窄缝7的凹下部分8的边缘之间确定,所述部分6b用来使得喷出的空气沿大体上平行于上箱体壁3的方向流动。沿平行于中心线C的方向且在该中心线C的每一侧排列有一排可调节喷口穿孔6。两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的窄缝7与中心线C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一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沿吹风箱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另一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以这样的方式排列,即两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形成Z字形图案。两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的取向使得喷出的空气大体上沿平行于上箱体壁3的方向朝着中心线C流动并大体上与中心线C呈直角。窄缝7和中心线C之间的间隔使得中心线C与凹下部分8相交(见图2)。圆喷口5使得空气大体上呈直角向着上箱体壁3喷出,这些圆喷口5沿平行于中心线C的方向分别排列成第一和第二对排9a、9b和10a、10b。每一对的两排9a、9b和10a、10b分别置于中心线C的两侧并与之等距离。第一对的两排9a、9b到中心线C的距离比第二对的两排10a、10b到中心线C的距离短。对于每一可调节喷口穿孔6提供有两个相应的喷口5,即,在第一对中的两排9a或者9b中的一个喷口5与相应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的窄缝7置于中心线C的同一侧,而在另一对中的两排10a或10b中的喷口5置于中心线C的相对一侧。每一可调节喷口穿孔6和它的两个相应喷口5相互排列成行或至少大体上沿吹风箱2的横向相互排列成行。上箱体壁3在其整个宽度上呈浅的略微的连续弧形(见图3和4),即,在由可调节喷口穿孔6所在的面积上也呈略微弧形。在这一呈弧形的面积上,用于产生所述可调节喷口穿孔的冲孔工具和冲压模工具具有与该弧度相适应的形状。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吹风箱2的优选实施例已进行了测试并发现其以非常满意的方式工作。该实施例所述的吹风箱2,宽度L为215mm,窄缝7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5mm和1.5mm,凹下部分8垂直于中心线C的长度L1为22.5mm,凹下部分8的凹下角度α约为10°(见图6),从中心线C到最靠近中心线的窄缝边缘的距离L2为16mm,在两排中的可调节喷口穿孔6之间的相互距离d为20mm,喷口5的直径为3.7mm,中心线C分别与第一喷口对排9a、9b和第二喷口对排10a、10b之间的距离L3和L4分别为70mm和95mm,上箱体壁3的弧形的曲率半径是1927mm,相应的弧形高度H为3.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英格玛·卡尔松荣格·斯格万特卡尔斯·哈尔登拉斯·尼尔松
申请(专利权)人:ABB弗莱克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