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植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23437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植球系统,包括依次光路设置的激光发生器、介质镜、F-θ镜、焊接工作腔,焊接工作腔的侧壁设置有Z方向伺服运动机构,在焊接工作腔的下方设置有XY伺服工作平台,XY伺服工作平台上放置工件,所述介质镜的上方设置有CCD传感器,在焊接工作腔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储球室、扰动机构、输球管道,焊接工作腔端部的侧壁上开有一通球孔,在通球孔的边缘设置有弹性挡片,在输球管道内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弹片,在焊接工作腔的外壁上设有一压球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用于BGA批量原件生产,也可以在修复过程中,进行单个植球,从而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制造工业及钎焊
,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植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BGA植球主要是采用气相沉积法、电沉积法、模板印刷法等来植铅锡共晶焊球。在气相沉积法中,当所用金属掩膜厚度很小时,其刚度要求就得不到满足,而且掩膜尺寸对冷热敏感,制备过程中还容易产生对不准现象,因此它难以实现大尺寸芯片表面的植球,成本也很高,目前该工艺的使用已越来越少。电沉积法是对气相沉积法的改进,在制备倒装焊用凸点工艺中占有主导地位。该工艺利用光化学技术生成窗口,在常温下通过电镀进行沉积。其最大的优点是所有凸点可以同时生成,满足了大规模、连续式工业生产的需要,不受基板尺寸的限制,其生产费用也较气相沉积法低。电沉积法植球的成分不易控制,而且技术周期长,成本仍较高,其现有工艺主要应用于定型产品,对于各种各样的植球要求,需要在转换产品时花费大量时间来调整设备,这在小批量或单件生产以及个别组装件返修过程中尤其不适合。模板印刷凸点植球技术的工艺流程需要专门的模板,缺乏灵活性,不适于中小批量生产与个别焊球的返修,只适宜大批量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激光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植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光路设置的激光发生器、介质镜、F-θ镜、焊接工作腔,焊接工作腔的侧壁设置有Z方向伺服运动机构,焊接工作腔的下方设置有XY伺服工作平台,XY伺服工作平台上放置工件,所述介质镜的上方设置有CCD传感器,在焊接工作腔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储球室、扰动机构、输球管道,所述焊接工作腔端部的侧壁上开有一通球孔,在通球孔的边缘设置有弹性挡片,在输球管道内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弹片,在焊接工作腔的外壁上设有一压球凸起,所述CCD传感器、激光发生器、Z方向伺服运动机构、XY伺服工作平台分别与计算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哲黄延禄汤勇王红卫包渠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