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冬娥专利>正文

异源蓝舌病毒dsRNA在制备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2808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源蓝舌病毒双链RNA在制备作为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中的应用。该诱导剂是从动物蓝舌病毒中提取裸露的dsRNA分子制备而成的,直接用于人体,诱导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赋予人体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广泛的防病、治病和增强体质的功能。主要优点:A)直接诱导人体产生种类齐全的ENI、体内浓度高、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最强、没有异源蛋白的免疫原性、没有依赖性、无须提纯、造价低廉。B)没有感染性;系dsRNA病毒,没有肿瘤源性;为天然病毒,不会影响生态平衡。C)是一种全新的对人安全的天然的绿色生物材料,用之不竭、可无限再生,便于离体增殖和纯化制备。D)高度符合种属特异性,在人体内的药理作用最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异源蓝舌病毒双链RNA(dsRNA)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BTV NdsRNA EnII)直接用于人体,诱导人体产生各种内源性干扰素 (ENIs),赋予人体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广泛的防病、治病和增强体质的功能。
技术介绍
由于具有广泛的疾病防治功能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董长垣主编,《现代分子病毒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是人类至今所发现的最好的一类细胞因子; 也由于内源性干扰素(Endo-Interferon,ENI)较外源性干扰素(Exo-Interferon,EXI)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以及人类至今尚未获得理想的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Endo-Interferon Inducer, EnII)等原因,人类一直在追求安全而有效的医用ΕηΙΙ。一、干扰素及其分类IFNs是由干扰素诱导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组多功能的可溶性糖蛋白,通过与细胞受体结合,至少可转录活化300多种IFN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 ISGs), 发挥多种生物学活性。IFN不仅具有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而且具有增强体质的调理作用;既能治疗疾病,又能预防疾病;既能抗已知病毒,也能抗未知病毒(包括烈性病毒,如 SARS-CoV、禽流感病毒)。国际IFN命名委员会规定,先根据IFN的动物来源进行初分类;再根据IFN的抗原特性和分子结构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型;在特定的型内,按氨基酸序列或组成差异又可分为若干亚型。于是,根据氨基酸序列和受体的不同,IFN被分为I、II和III三种类型(Richard Ε. Randall, Stephen G. Interferons and viruses :an interplay between induction, signalling, antiviral responses and virus countermeasures. J of General Virology,2008,89 :4_6)。I型IFN包括a、3、r和ω亚型,主要参与抗病毒、抗肿瘤;II型IFN只有IFN-γ,主要参与诱导MHC类抗原的表达和免疫调节效应,其抗病毒作用比 I 型 IFN 弱;III 型 IFN 又称为 IFN-λ,包括 IFN-λ 1、IFN-λ 2 禾口 IFN-λ 3,或 IL-29、 IL-28a和IL-28b等,在抗病毒、抗增殖及体外抗肿瘤等方面发挥近似于而又不同于I型干扰素的作用。IFN-α、IFN-β、IFN-γ均有抗病毒作用。但是,IFN-γ抗病毒活性远较I 型IFN低;IFN-α和IFN-β能相互加强抗病毒作用。IFN抗病毒具有广谱性,但它对细胞的抗病毒作用是间接的,而且是非特异性(Richard Ε. Randall, Stephen G. Interferons and viruses :an interplay between induction,signalling,antiviral responses and virus countermeasures. J of General Virology, 2008,89 :4_6)。根据来源,IFNs可分为内源性干扰素(Endo-Interferon,ENI)和外源性干扰素 (EXI)。EXI就是在体外应用外源性干扰素诱导剂(Exo-Interferon Inducer, ExII)刺激离体培养细胞所生产的或基因工程合成的,而后用于机体的IFNs ;ENI则是用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EnII)于体内,直接诱导机体产生的IFNs。近年来,有关诱导IFN产生机理的研究,IFN抗病毒、抗肿瘤和调理机体功能的药理和生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显示了其符合机体自然防御功能的特性,理所当然地为抗病毒和抗肿瘤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二、干扰素的产生与干扰素诱导剂细胞基因组密码着IFN基因。由于IFN基因抑制物(IFN suppressor)与IFN基因结合,所以,在一般情况下,IFN基因处于抑制状态。能诱导IFN产生的物质统称为干扰素诱导剂(Interferon inducer)。当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于细胞膜,便会解脱IFN基因抑制物与IFN基因的结合,IFN操纵子开始转录,合成mRNA,mRNA迅速转移至胞浆,在核糖体上转译出IFN前体,切除信号肽后,成熟的IFN分泌到细胞外。研究表明,病毒感染细胞后,经相同机制可同时诱生III型和I型干扰素,但两者表达量不同(Osterlund P, Veckman V, Siren J, et al. Gene expression and antiviral activity of alpha/bela intederons and interleukin-29 in virus-infected human myeloid dendritic cells. J Virol,2005,79 :9608-9617, Contoli M, Message SD, Laza-Stanca V, et al. Role of deficient typeIII interferon-lambda production in asthma exacerbations. Nat Med,2006,12 :1023_1026, Khaitov MR, Laza-Stanca V, Edwards MR, et al. Respiratory virus induction of alpha-, beta一arid lambda一interferons i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Allergy, 2009,64 :375_386),表达的组织也不同,例如,IFN-λ 应答主要产生于上皮细胞,尤其是在肺、皮肤和肠道,而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均能产生I型干扰素(Sommereyns C, Paul S, Staeheli P, et al. IFN-Iambda(IFN-Iambda) is expressed in a tissue-dependent fashion and primarily acts on epithelial cells in vivo. PLoS Pathog,2008,4 :el000017)。在某些条件下,IFN-λ和I型干扰素并不同时表达(Doyle SE, Schreckhise H, Khuu-Duong K, et al. Interleukin-29 uses a type I interferon-like program to promote antiviral responses in human hepatocytes. Hepatology,2006,44 =896-906) 0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人)细胞都可产生IFN, 但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必须由IFN诱导剂诱导产生。按照干扰素诱导剂的本质,可将其分为病毒IFN诱导剂、双链RNA IFN诱导剂、 代谢物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源蓝舌病毒双链RNA在制备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娥董长垣
申请(专利权)人:陈冬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