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萃取化学电离源以及一种表面萃取化学电离质谱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110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表面萃取化学电离源及一种表面萃取化学电离质谱分析方法,该电离源包括电离管和样品承载台,电离管内设有放电针,放电针外是喷液管,喷液管外是载气管,且放电针、喷液管、载气管同轴放置;放电针的针尖伸出喷液管前端,喷液管前端伸出载气管前端,放电针针尖、液体管前端管口、载气管前端管口之间的距离可调。载气管中导入载气,喷液管中加入萃取试剂,放电针连接高压电,待测物品置于承载台表面上,通过载气雾化萃取剂萃取物品表面上的待测物并且解吸,同时,放电针放电电离试剂并促使待测物离子化而得以进行质谱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合对复杂的生物样品、食品、药品、环境样品等进行实时快速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质谱分析领域,涉及质谱仪的常压质谱电离源,具体说是一种表面萃取化学电离源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质谱法是分析领域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质谱不仅在常规化学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国土安全、食品安全、临床医学检测和空间技术等热门领域的主要方法之一。随之而来,质谱所用的电离源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新型的离子源、新技术也不断的涌现。原位、实时、在线、非破坏、高通量、低耗损的质谱分析方法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是质谱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质谱仪本身一般由样品引入系统、离子源、离子光学系统、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真空系统等部分组成。质谱学和质谱仪发展历史表明,新的离子源的研制与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质谱学家普遍认为无论是对有机质谱还是无机质谱,质谱仪器的心脏均是电离源。美国科学家约翰 芬恩(John B. Fenn)等正是因为在发展电喷雾电离(ESI)这一软电离源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获得了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在近百年中研制与开发的质谱的电离源,都要求将样品转化为特定的形态后才能够进行离子化。因此,在这些常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萃取化学电离源,包括电离管和样品承载台,电离管前端以一角度指向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管内设有放电针,放电针外是喷液管,喷液管外是载气管,且放电针、喷液管、载气管同轴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文胡斌张兴磊欧阳永中肖赛金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