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生产中高含氯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0877 阅读:1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中高含氯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处理步骤为:A.对聚集在水池内的高含氯离子废水进行预处理,得到澄清度和pH值达标的氯化钠溶液和沉淀;B.将氯化钠溶液进行浓缩,得到40%~50%的氯化钠浓缩液及50%~60%的回用水,并将沉淀进行过滤;C.将氯化钠浓缩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液混合物;D.将含有结晶体的氯化钠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和吹干得到纯度较高的氯化钠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先浓缩后蒸发的工艺,将废水变废为宝,尽可能回用,节约水资源,且能产生高品质的氯化钠固体盐,而且相对成本降低,节省蒸汽用量、电能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中对尾气及残液的处理工艺,特别是对产生的高浓度的含氯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多晶硅过程中会产生含氯离子的废水。目前多晶硅行业中,对于含氯离子废水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路线1、对多晶硅生产中产生的尾气及残液采用一定浓度的石灰乳液作为喷淋液进行淋洗, 从而产生大量高浓度的含有氯化钙的废水。对该废水的处理首先是进入板框压滤机进行初次过滤,滤液再通过加入石灰乳液或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之后再次进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得到澄清的滤液后直接排放。2、对多晶硅生产中产生的尾气及残液采用一定浓度的石灰乳液作为喷淋液进行淋洗,从而产生大量高浓度的含有氯化钙的废水。对该废水的处理首先是进入板框压滤机进行初次过滤,滤液再通过加入石灰乳液或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之后再次进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得到澄清的滤液进入三效蒸发系统进行蒸发析出氯化钙晶体,再烘干。3、对多晶硅生产中产生的尾气及残液采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喷淋液进行淋洗,从而产生大量高浓度的含有氯化钠的废水。对该废水的处理首先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加入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晶硅生产中高含氯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为:A.对聚集在水池内的高含氯离子废水进行预处理得到澄清度和pH值达标的氯化钠溶液和沉淀,具体指标为SS(25mg/l,pH在6~9;B.将步骤A得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浓缩,得到40%~50%的氯化钠浓缩液及50%~60%的回用水;并将沉淀进行过滤,过滤后得到饼状的废渣;C.将步骤B得到的氯化钠浓缩液进行蒸发,当有晶体析出时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钠固液混合物;D.将步骤C得到的含有结晶体的氯化钠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和吹干,过滤出氯化钠晶体颗粒,形成氯化钠盐,滤液再循环蒸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杨远辉范协诚李刚林冲向怀果
申请(专利权)人: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