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晨专利>正文

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4632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整个吸管座由硬质材料制作的上盖和底托组合而成;所述上盖中心设有一液体通道;上盖的上表面设有对应于奶嘴底部内圆的环形凸环;上盖的下表面与底托的上表面密贴配合设置,且在两者的配合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回气槽和若干用于连通外界和回气槽的导气槽;所述底托在对应回气槽的位置设有一与回气槽导通的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的吸管座进行改进,其上设置的回气结构不受套环旋紧度的影响,具有结构合理,回气可靠性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胀气奶瓶,特别是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技术专利ZL201020129774. 1公开了一种带回气吸管座的奶瓶,所述吸管座表面外圆上设有多组筋肋,筋肋对应于奶嘴底部,吸管座表面设有对应于奶嘴底部内圆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和吸管座表面外圆之间凹设有一环形回气槽,在回气槽的底部设有贯通的进气孔,在环形凸起的内部中心设有一贯通的液体通道。在装配时,整个吸管座利用旋转式套环定位于硅胶奶嘴与奶瓶口之间,因吸管座表面外圆上筋肋的锯齿之间存在间隙,可使外部的空气通过该间隙进入到吸管座表面的环形回气槽中,进而进入进气孔并利用压力差打开单向阀而进入奶瓶内,保持奶瓶内的压力平衡,使奶水能够顺利地从液体通道吸出。在此,因吸管座为一体式结构,其上筋肋的锯齿之间的间隙大小由套环的旋紧度决定,但在实际操作当中,这个旋紧度比较难把握,旋的过紧就会导致硅胶的奶嘴变形而堵塞间隙,使得吸管座的回气功能失效,而套环旋的过松,又会导致奶嘴、吸管座、奶瓶口之间的密封性得不到保证,导致奶瓶漏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其对现有的吸管座进行改进,其上设置的回气结构不受套环旋紧度的影响,具有结构合理,回气可靠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个吸管座由硬质材料制作的上盖和底托组合而成;所述上盖中心设有一液体通道;上盖的上表面设有对应于奶嘴底部内圆的环形凸环;上盖的下表面与底托的上表面密贴配合设置,且在两者的配合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回气槽和若干用于连通外界和回气槽的导气槽;所述底托在对应回气槽的位置设有一与回气槽导通的进气口。上述液体通道贯通整个上盖,液体通道下出口突出上盖下表面设置,并穿过设在底托中心的连通口。上述导气槽相对回气槽朝外呈辐射状分布。上述进气口下端设置有一硅胶单向阀。上述上盖下表面在回气槽部位设有一可伸入所述进气口的定位柱。本专利技术的吸管座由分体的上盖、底托配合组合而成,在装配时,整个吸管座同样利用旋转式套环定位于硅胶奶嘴与奶瓶口之间。在使用时,外部的空气通过导气槽进入到环形回气槽中,进而进入进气口并利用压力差打开单向阀而进入奶瓶内,从而保持奶瓶内的压力平衡,使奶水能够顺利地从液体通道吸出。在此,因吸管座上的导气槽、回气槽均位于硬质材质制作的上盖和底托的配合面上,导气槽的间隙大小不受套环旋紧度的影响,也不受硅胶奶嘴的变形影响,至始至终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气流的通畅,从根本上保证了吸管座回气功能的可靠性,杜绝了奶瓶胀气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与奶瓶的装配图;图3、本专利技术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整个吸管座由硬质材料制作的上盖1和底托2组合而成。所述上盖1中心设有一贯通整个上盖1的液体通道11,液体通道11下出口突出上盖1下表面设置,并穿过设在底托2中心的连通口 21。所述上盖1上表面设有对应于奶嘴3底部内圆31的环形凸环12,其作用在与奶瓶 4装配时用于与奶嘴3底部内圆31隔绝。所述上盖1的下表面与底托2的上表面密贴配合设置,在两者的配合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回气槽51和若干用于连通外界和回气槽51的导气槽52,导气槽52相对回气槽51 呈辐射状朝外分布。在此,回气槽51和导气槽52可设置在上盖1下表面,也可设置在底托 2上表面、也可择一设置在上盖1下表面和底托2上表面,具体如何定位,根据实际需要加工,在本实施例中,回气槽51和导气槽52均设置在上盖1下表面。所述底托2在对应回气槽51的位置设有一与回气槽51导通的进气口 22,进气口 22下端设置有一硅胶单向阀221,该单向阀221的作用在避免漏液的同时保证进气通畅。此外,为便于上盖1与底托2之间的装配定位,所述上盖1在回气槽部位设有一可伸入所述进气口 22的定位柱13。本专利技术的吸管座由分体的上盖1、底托2配合组合而成,在装配时,整个吸管座同样利用旋转式套环6定位于硅胶奶嘴3与奶瓶4 口部之间。在使用时,外部的空气通过套环6和奶瓶4的螺纹间隙,进而由导气槽52进入到环形回气槽51中,并由底托进气口 22 利用压力差打开单向阀221而进入奶瓶4内,从而保持奶瓶4内的压力平衡,使奶水能够顺利地从液体通道11吸出。在此,因吸管座上的导气槽52、回气槽51均位于强、硬度适中材质制作的上盖1和底托2的配合面上,导气槽52的间隙大小不受套环6旋紧度的影响,也不受硅胶奶嘴3的变形影响,至始至终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气流的通畅,从根本上保证了吸管座回气功能的可靠性,杜绝了奶瓶胀气现象的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个吸管座由硬质材料制作的上盖和底托组合而成;所述上盖中心设有一液体通道;上盖的上表面设有对应于奶嘴底部内圆的环形凸环;上盖的下表面与底托的上表面密贴配合设置,且在两者的配合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回气槽和若干用于连通外界和回气槽的导气槽;所述底托在对应回气槽的位置设有一与回气槽导通的进气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通道贯通整个上盖,液体通道下出口突出上盖下表面设置,并穿过设在底托中心的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相对回气槽朝外呈辐射状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下端设置有一硅胶单向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表面在回气槽部位设有一可伸入所述进气口的定位柱。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整个吸管座由硬质材料制作的上盖和底托组合而成;所述上盖中心设有一液体通道;上盖的上表面设有对应于奶嘴底部内圆的环形凸环;上盖的下表面与底托的上表面密贴配合设置,且在两者的配合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回气槽和若干用于连通外界和回气槽的导气槽;所述底托在对应回气槽的位置设有一与回气槽导通的进气口。本技术对现有的吸管座进行改进,其上设置的回气结构不受套环旋紧度的影响,具有结构合理,回气可靠性高的特点。文档编号A61J9/04GK202136590SQ20112024598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方晨 申请人:方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胀气奶瓶的回气吸管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个吸管座由硬质材料制作的上盖和底托组合而成;所述上盖中心设有一液体通道;上盖的上表面设有对应于奶嘴底部内圆的环形凸环;上盖的下表面与底托的上表面密贴配合设置,且在两者的配合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回气槽和若干用于连通外界和回气槽的导气槽;所述底托在对应回气槽的位置设有一与回气槽导通的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晨
申请(专利权)人:方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