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银农专利>正文

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0771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包含一底座、一设置于该底座中的定位单元,及一结合该底座与该定位单元的卡合单元。该底座包括一底板,及一自该底板一体向上延伸的安装管,该定位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安装管中的外轴管、一设置于该外轴管中且呈盲孔型态的内轴管、一设置于该内轴管中的轴承,及一设置于该外轴管中且压抵该内轴管与该轴承的压抵件。利用呈盲孔型态的内轴管容装该轴承与一转子,有效避免该轴承与该转子的转轴间的润滑油溢出,使该转子的转动更为顺畅,有效解决振动、噪音、功率虚耗等问题,进而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中国台湾第1231085号「马达轴管之组合构造」专利技术专利案中,第6图所揭露的组合构造包含一壳座11、一设于该壳座11中央处的轴管12、一套设于该壳座11上的电路板13、一电连接地设置于该电路板13上且被供电驱动而产生磁场的定子14、一设置于该轴管12中的轴套15、一设置于该轴套15中的轴承16、一设置于该轴管12内且位于该轴套15底部的顶撑件17,一枢转地穿设该轴承16与该轴套15的转轴18、一连设于该转轴 18的转子19,及一设置于该顶撑件17与该轴套15间的定位环10。该轴管12具有多数个结合臂121,及多数个由所述结合臂121末端径向向外延伸而卡设于该定子14的勾部122。利用该轴管12的所述结合臂121的轴向弹力压抵该轴套15,使该轴承16与该轴套15相互卡合;同时,利用该轴套15的径向张力推抵所述结合臂121,进而使所述结合臂 121与所述结合臂121上的勾部122定位卡抵于该定子14,避免该定子14与该轴管12相互分离。但由图1所示可知,该轴套15为贯穿状,因此该轴承16与该转轴18间的润滑油容易因重力而自轴套15底部溢出,润滑油减少不但会影响转子19转动的顺畅度,还会产生噪音、降低使用寿命,而且该转子19有一部份是塞设于该轴套15的顶端开口中,如此虽然能避免润滑油自该轴套15的顶端开口溢出,但是该转子19会在转动时与该轴套15间产生磨耗而造成转动不顺畅且虚耗功率,还会发出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用于定位一个定子,并供一个具有一根转轴的转子枢设,该结合装置包含一个底座、一个设置于该底座中的定位单元,及一个结合该底座与定位单元的卡合单元。该底座包括一个底板,及一个自该底板一体向上延伸的安装管,该定子是靠抵于该安装管上;该定位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安装管中的外轴管、一个设置于该外轴管中且呈盲孔型态的内轴管、一个设置于该内轴管中的轴承,及一个设置于该外轴管中且压抵该内轴管与该轴承的压抵件,该外轴管具有一个面向该安装管的外环面,该转轴是穿设于该压抵件而枢设于该轴承中。该卡合单元包括一个环绕形成于该外轴管的外环面上的第一卡合件,及一个与该第一卡合件相配合地形成于该安装管上以结合该外轴管与该安装管的第二卡合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定位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内轴管中且顶撑该转轴的耐磨片,及一个扣合于该转轴上且位于该内轴管中的扣环,该扣环是介于该耐磨片与该轴承间并撑抵该轴承。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定位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内轴管中且以金属材质所制成的顶撑件,该耐磨片是设置于该顶撑件中,该扣环是环扣于该转轴上且被该顶撑件支撑而顶撑于该轴承的底部。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定位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顶撑件中的磁吸件,该磁吸件是设置于该顶撑件中并撑顶该耐磨片。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外轴管还具有一个与该外环面相间隔的内环面,且该外轴管的纵剖面是呈开口向上的U字形,该内轴管与该压抵件皆是卡抵于该内环面上。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外轴管还具有一个与该外环面相间隔且环绕界定出一个通孔的内环面,而该内轴管还具有一个靠抵于该内环面上的外周面。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定位单元还包括一个嵌设于该外轴管的内环面上并撑抵于该内轴管上的定位件。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结合装置还包含一个结合单元,该结合单元包括一个环绕形成于该外轴管的内环面上的第一结合件,及一个与该第一结合件相配合地形成于该内轴管的外周面上且用以结合该外轴管与该内轴管的第二结合件。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外轴管是以金属材质所制成,而该内轴管是以硬度低于该外轴管的材质所制成。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压抵件是能拆卸地设置于该外轴管中,且该压抵件具有一个压抵于该轴承与该内轴管上的压抵部,及一个自该压抵部向外延伸而卡抵于该外轴管上的卡抵部。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压抵件是一体连设于该外轴管上。较佳地,前述的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其中该外轴管是于该底座射出成型时被包覆结合于该底座的安装管上,而该内轴管是以塑胶材质所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呈盲孔型态的内轴管容装该轴承与转轴并配合该压抵件,有效避免该轴承与转轴间的润滑油溢出,使该转子的转动更为顺畅,有效解决振动、 噪音、功率虚耗等问题,进而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中国台湾第1231085号「马达轴管之组合构造」专利技术专利案中第6图所揭露的马达;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3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六较佳实施例;图8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七较佳实施例;图9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八较佳实施例;图10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九较佳实施例;图11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较佳实施例;图12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一较佳实施例;图13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二较佳实施例;图14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三较佳实施例;图15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四较佳实施例;图16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五较佳实施例;图17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六较佳实施例;图18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七较佳实施例;图19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八较佳实施例;图20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十九较佳实施例;图21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较佳实施例;图22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一较佳实施例;图23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二较佳实施例;图M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三较佳实施例;图25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四较佳实施例;图沈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五较佳实施例;图27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六较佳实施例;图观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七较佳实施例;图四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八较佳实施例;图30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二十九较佳实施例;图31是一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的第三十较佳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定子的结合装置,用于定位一个定子,并供一个具有一根转轴的转子枢转地设置,该结合装置包含:一个底座,包括一个底板,及一个自该底板一体向上延伸的安装管,该定子是靠抵于该安装管上;一个定位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安装管中的外轴管、一个设置于该外轴管中的内轴管,及一个设置于该内轴管中的轴承,该外轴管具有一个面向该安装管的外环面;及一个卡合单元,包括一个环绕形成于该外轴管的外环面上的第一卡合件,及一个与该第一卡合件相配合地形成于该安装管上且用以结合该外轴管与该安装管的第二卡合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单元的内轴管是呈盲孔型态,且该定位单元还包括一个位于该外轴管中并压抵该内轴管与轴承的压抵件,该转子的转轴穿设于该压抵件而枢设于该轴承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农
申请(专利权)人:洪银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