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06892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包括:插头,具有插头本体,在插头本体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金属触点;插座,具有底座,在底座内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金属触点,所述底座还设有引导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从插入位置滑至所述第二金属触点完成电连接的滑动引导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连接插头、插座和插线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滑动引导机构可以使金属触点能够更稳定的接触,尽量保证电极同时完成电连接,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电弧的产生,消除火灾隐患,并且对于小功率或者大功率的电器均可以适用;另外,通过在底座与金属触点之间设置顶紧弹性体,使得金属触点在顶紧弹性体的压力下继续保持足够的夹紧力,保证电极之间的接触率和电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滑动式电连接装置,以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较为传统的电连接方式以及电连接装置均是采用直插式连接,这种传统的连接方式实现和使用均非常简便,其结构是通过电极的金属触点自身的弹性和导电性来完成电连接,用户通过手持插头垂直插入插座的电极孔中,使得插头的金属触点接触到插座的金属触点,并被插座的金属触点所夹紧,以此完成电连接。当用户需要断开电连接时,需要手持插头将插头的金属触点从电极孔中垂直拔出,此时插头的金属触点会克服插座的金属触点的夹紧力,从插座的金属触点脱离连接。由于电极孔通常要略宽于插头电极的厚度,这样使得用户在插入时如果插入角度不是垂直于插座,则可能造成不同的电极完成电连接的时刻不同,无法保证先接地后导电;通电后插头带电部分可能有裸露,则对操作者有安全隐患。另外可能形成电极间拉弧的情况,而高温的电弧还可能造成电连接装置的部件失效或熔化,从而造成火灾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传统的直插式电连接方式虽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由于应用的场合通常是小功率电器的电源供应,因此为人们广泛使用了很多年。专利技术人注意到随着日益增多的大功率电器(例如空调等)进入到人们的办公场所和家庭,目前大功率电器如果继续采用现有的直插式电连接方式,该方式的安全隐患以及电连接的可靠性等将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基于专利技术人发现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插线板,能够改善直插式电连接方式的电连接可靠性问题,并尽量消除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包括插头,具有插头本体,在插头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金属触点;插座,具有底座,在底座内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金属触点,所述底座还设有引导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从插入位置滑至所述第二金属触点完成电连接的滑动引导机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传统的直插式电连接装置,由于采用了先无电插入,再滑动接通的电连接方式,基于滑动引导机构可以使金属触点能够更稳定的接触,并且尽量排除了由于用户的操作可能造成的不同的电极完成电连接的时刻不同而产生的电弧,在确保了一定的制造精度的情况下,借助滑动引导机构进行滑动接电可以尽量保证电极同时完成电连接,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电弧的产生,消除火灾隐患,并且对于小功率或者大功率的电器均可以适用。优选的,所述插座的底座内还设有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包括隔离各个第二金属触点的绝缘隔板,通过所述绝缘隔板将各个第二金属触点之间分割为半封闭的独立电极仓。通过绝缘隔板可以提高各第二金属触点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其达到安全距离,避免电极之间瞬间放电引起的短路,提高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优选的,在所述插座的底座内还设有覆盖在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之上的绝缘盖,通过所述绝缘盖和绝缘隔板将各个第二金属触点之间分割为封闭的独立电极仓。通过绝缘隔板和绝缘盖可以增加各第二金属触点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其达到安全距离,避免电极之间瞬间放电导致的短路,提高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而且在接通和断开电连接时,即使产生了电弧,也会被挡在绝缘盖内,无法跃出插入孔,从而消除了用户触电的危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与金属触点之间设置有顶紧弹性体,其中弹性体优选弹簧,由于金属触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弹性下降或者变形,但顶紧弹簧由于其采用的材料和螺旋结构导致其失效时间比金属触点要慢得多,因此可以使金属触点在顶紧弹簧的压力下继续保持足够的夹紧力,保证电极之间的接触率和电连接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插座的底座内还设有防护门组件,所述防护门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底座可滑动的动片,所述动片具有垂直贯通的容纳部分,所述容纳部分内设有遮挡部分,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动片的容纳部分被所述遮挡部分所遮挡,在工作状态,所述动片的容纳部分不被所述遮挡部分所遮挡。通过防护门组件可以使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用户无法直接触碰到电连接插座内的金属触点,即使用户用细长的导电物体穿过动片的遮挡部分,由于其插入位置距离电连接插座内的电源电极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仍是不能够直接的接触到插座内的电源电极,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触电危险。另外,防护门组件还可以很好的进行电连接插座内的金属触点的防尘。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点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地电极;所述第二金属触点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接地电极;在所述插头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地电极插入所述电连接插座并滑动到所述导电位置之前的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地电极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地电极接触通电。通过滑动方式使接地电极在先于电源电极接通的位置就完成接通,可以实现接地电极先于电源电极接通,晚于电源电极断开的安全要求,消除了传统的直插式电连接装置由于插入方向有一定倾斜导致接地电极要求与电源电极同时接通,或晚于电源电极接通,由于通电后插头带电部分可能有裸露而可能对用户造成的触电危险。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的电连接接触面为平面。平面的接触方式便于第一金属触点滑动,同时平面的接触方式的接触更紧密,接触率更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插头,具有插头本体,在电连接插头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金属触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插座,具有底座,在底座内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金属触点,所述第二金属触点的边缘延伸方向设有滑动引导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插线板,包括至少两个的前述电连接插座。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了先无电插入,再滑动接通的电连接方式,基于滑动引导机构可以使金属触点能够更稳定的接触,并且尽量排除了由于用户的操作可能造成的不同的电极完成电连接的时刻不同而产生的电弧,在确保了一定的制造精度的情况下,借助滑动引导机构进行滑动接电可以尽量保证电极同时完成电连接,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电弧的产生,消除火灾隐患,并且对于小功率或者大功率的电器均可以适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底座与金属触点之间设置顶紧弹性体,使得金属触点在顶紧弹性体的压力下继续保持足够的夹紧力,保证电极之间的接触率和电连接的可靠性;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插座内金属触点间设置绝缘隔板可以提高各金属触点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其达到安全距离,避免电极之间的短路,提高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实施例中的电连接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电连接插头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实施例的正面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实施例中的电连接插座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实施例中的电连接插座的绝缘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绝缘盖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实施例中的电连接插座的防护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防护门组件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实施例中的电连接插座的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滑动式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式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具有插头本体,在插头本体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金属触点;插座,具有底座,在底座内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金属触点,所述底座还设有引导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从插入位置滑至所述第二金属触点完成电连接的滑动引导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民夏永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固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