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耦合器及其插座、自动回弹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回弹机构及具有其的插座和电连接耦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一种旋转导电式的电连接耦合器,其主要包括有插头与插座,其中插头是插入插座中后,将插头按一方向旋转一定角度至指定位置后方可使插头上的电极与插座上的电极完全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安全的通电连接。但是,对于此种电连接耦合器,有时会因为用户的错误操作,例如插头未旋转到指定位置即松开插头,此时可能插头上的电极与插座上的电极已有部分相接触(但未完全接触)而导致整个用电回路处于虚接状态。若该电连接耦合器在此虚接状态下长时间使用,容易因为虚接位置发热量过高而导致周围的塑料件热熔,进而导致故障的产生。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电连接耦合器可以克服上述功能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耦合器及其插座、自动回弹机构,通过该自动回弹机构可以在插头未旋转到位时将插头复位至初始位置,使之具有更为安全可靠的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回弹机构,其特点在于,该自动回弹机构是安装于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回弹机构是安装于电连接耦合器的插座中,其中该插座具有上盖、下壳、安装于该上盖和该下壳之间的可旋转的防护盖、以及第一电极,该上盖具有用于引导该电连接耦合器的插头由初始位置旋转预定角度至导电位置的导向槽,该防护盖上具有与该插头上的第二电极相对应的插接孔,该第二电极能够自该插接孔插入且在该插头被旋转至该导电位置时与该第一电极电性连接,该自动回弹机构包括:/n弹性件,其一端安装于该上盖上,另一端安装于该防护盖上,其中,该弹性件具有能够将未被旋转至该导电位置的该插头复位至该初始位置的复位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回弹机构是安装于电连接耦合器的插座中,其中该插座具有上盖、下壳、安装于该上盖和该下壳之间的可旋转的防护盖、以及第一电极,该上盖具有用于引导该电连接耦合器的插头由初始位置旋转预定角度至导电位置的导向槽,该防护盖上具有与该插头上的第二电极相对应的插接孔,该第二电极能够自该插接孔插入且在该插头被旋转至该导电位置时与该第一电极电性连接,该自动回弹机构包括:
弹性件,其一端安装于该上盖上,另一端安装于该防护盖上,其中,该弹性件具有能够将未被旋转至该导电位置的该插头复位至该初始位置的复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弹簧,该弹簧为两个,呈对角地对应设置于该上盖的两个相对的角部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盖的外周上对应向外延伸形成两个翼部,每个该翼部上形成有第一固定柱,每个该弹簧的一端是通过设置在该上盖的该角部上的第二固定柱与该上盖固定安装,每个该弹簧的另一端是通过该第一固定柱与该防护盖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垫,通过安装槽安装于该上盖上,该减震垫在该防护盖处于未被旋转的初始位置时与该翼部的部分边缘对应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自动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弹簧在工作过程中所具有的该复位力为5N~30N;及/或,每个该弹簧的直径为5mm~6.5mm,长度为22~26mm;及/或,该弹簧为琴钢丝弹簧或不锈钢丝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弹簧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24mm。
7.一种插座,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彬,束美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固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