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氧性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9534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耗氧性电极,其包含至少一个具有表面的载体结构和布置在该表面上的具有催化活性成分的气体扩散涂层。该涂层包含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选自银粒子、还原性银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银化合物,和亲水性耐苛性碱的填料,该填料是非导电性的或者具有差的电导率和具有5-200?m的平均粒子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耗氧性电极相关申请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0年7月20日申请的德国专利申请No.102010031571.0的权益,其在此以其全部通过引用结合进来用于所有有用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是从本身已知的耗氧性电极上发展而来的,这些已知的耗氧性电极被配置成片状气体扩散电极形式,并且通常包含导电载体和具有催化活性成分的气体扩散层。
技术介绍
用于在工业规模上在电解电池中运行耗氧性电极的不同方案基本上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基本的理念是用耗氧性电极(阴极)来置换电解(例如氯碱电解中)的析氢阴极。对于可能的电池设计和方案的概述可以在公开文献Moussallem等人,“Chlor-AlkaliElectrolysiswithOxygenDepolarizedCathodes:History,PresentStatusandFutureProspects”,J.Appl.Electrochem.38(2008)1177-1194中找到。耗氧性电极(下文也简称为OCE)必须满足一系列的要求,以便能够用于工业电解器中。因此,所用的催化剂和全部其他材料必须对大约32重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典型的处于80-90℃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耗氧性电极,其至少包含载体结构和布置在该载体结构上的具有催化活性成分的气体扩散涂层,其中该涂层包含: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选自银粒子、还原性银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银化合物,和亲水性耐苛性碱的填料,该填料是非导电性的或者具有差的电导率并具有5-20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7.20 DE 102010031571.01.耗氧性电极,其至少包含载体结构和布置在该载体结构上的具有催化活性成分的气体扩散涂层,其中该涂层包含: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选自银粒子、还原性银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银化合物,和亲水性耐苛性碱的填料,该填料是非导电性的或者具有差的电导率并具有5-200µm的平均粒子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的耗氧性电极,其中该涂层包含0.5-20重量份的所述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30-90重量份的所述银化合物和5-60重量份的所述亲水性耐苛性碱的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2的耗氧性电极,其中该涂层包含2-10重量份的所述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2的耗氧性电极,其中该涂层包含15-50重量份的所述亲水性耐苛性碱的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1的耗氧性电极,其中该涂层包含2-10重量份的所述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30-70重量份的所述银化合物和15-50重量份的所述亲水性耐苛性碱的填料。6.根据权利要求1的耗氧性电极,其中该耐苛性碱的填料的电导率小于1000S/cm。7.根据权利要求6的耗氧性电极,其中该耐苛性碱的填料的电导率小于100S/cm。8.根据权利要求1的耗氧性电极,其中该耐苛性碱的填料的平均粒子直径是10-150µm。9.根据权利要求1的耗氧性电极,其中该耐苛性碱的填料包含不大于20%比例的粒子直径小于10µm的细粒。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耗氧性电极,其中该粒子直径小于10µm的细粒的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布兰R韦伯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