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文专利>正文

一种绿茶叶籽油苦涩味的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98958 阅读:7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绿茶叶籽油苦涩味的去除方法,其方法步骤为:1、榨油:选择绿茶叶籽按传统方法榨油,控制压榨温度小于70℃;2、水洗:用40℃左右的清水或淡盐水冲洗绿茶叶籽毛油;3、碱炼:用18-45波美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水洗后的绿茶叶籽毛油进行碱炼脱酸;4、吸附:将碱炼后的茶叶籽油与活性碳混合,进行吸附脱味脱色;5、水蒸汽去味:在高温、高真空状态下,用过热饱和蒸汽对绿茶叶籽油进行蒸馏去味;6、灌装:将经过上述工序的绿茶叶籽油泵入包装车间进行灌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去味工艺简单方便;而且既去除了绿茶叶籽油的苦涩味,又能确保成品绿茶叶籽油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茶叶籽油的加工,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绿茶是中国主要的茶类,全国年产10万吨以上,我国绿茶生产的范围覆盖了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绿茶叶籽是绿茶树的果实,用绿茶叶籽榨取的油脂是一种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但又苦又涩,适口性差。因此,成熟的茶叶籽除繁殖茶树外,其余大部分自然脱落,在地里腐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国有180多万亩茶园,有充足的绿茶叶籽资源,产量按450 kg/亩计算,潜在的绿茶叶籽资源约为80万t,如能解决绿茶叶籽油又苦又涩的技术难题,可以变废为宝,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绿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该方法制备的绿茶叶籽油,没有苦涩味,适口性好,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和营养价值。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方法步骤为1、榨油选择干燥成熟的绿茶叶籽按传统方法榨油,控制压榨温度小于70°c,获得绿茶叶籽毛油;2、水洗用40°C左右的清水或淡盐水冲洗绿茶叶籽毛油,水洗时间15-30分钟,脱除绿茶叶籽毛油中的水溶性苦涩物质;3、碱炼用18-45波美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水洗后的绿茶叶籽毛油进行碱炼脱酸,碱炼温度:45-60 0C ;4、吸附将碱炼后的茶叶籽油与活性碳混合,在真空度720mmHg,温度90°C的状态下, 时间1小时进行吸附脱味脱色;5、水蒸汽去味在高温、高真空状态下,用过热饱和蒸汽对绿茶叶籽油进行蒸馏去味, 过热饱和水蒸气温度160°C,真空度750MM汞柱,蒸馏时间为200分钟。6、灌装将经过上述工序的绿茶叶籽油泵入包装车间进行灌装,严格控制包装车间始终保持干燥、清洁、明亮的环境、每次室内紫外线灯杀菌30min以上,人员及设备按规定的卫生标准消毒、杀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去味工艺简单方便;而且既去除了绿茶叶籽油的苦涩味,又能确保成品绿茶叶籽油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具体实施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方法步骤为1、榨油选择干燥成熟的绿茶叶籽按传统方法榨油,控制压榨温度小于70°c,获得绿茶叶籽毛油;2、水洗用40°C左右的清水或淡盐水冲洗绿茶叶籽毛油,水洗时间15-30分钟,脱除绿茶叶籽毛油中的水溶性苦涩物质;3、碱炼用18-45波美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水洗后的绿茶叶籽毛油进行碱炼脱酸,碱炼温度为45-60°C ;4、吸附将碱炼后的茶叶籽油与活性碳混合,在真空度720mmHg,温度90°C的状态下, 时间1小时进行吸附脱味脱色;5、水蒸汽去味在高温、高真空状态下,用过热饱和蒸汽对绿茶叶籽油进行蒸馏去味, 过热饱和水蒸气温度160°C,真空度750MM汞柱,蒸馏时间为200分钟。 6、灌装将经过上述工序的绿茶叶籽油泵入包装车间进行灌装,严格控制包装车间始终保持干燥、清洁、明亮的环境、每次室内紫外线灯杀菌30min以上,人员及设备按规定的卫生标准消毒、杀菌。权利要求1. ,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1)榨油选择干燥成熟的绿茶叶籽按传统方法榨油,控制压榨温度小于70°c,获得绿茶叶籽毛油;2)水洗用40°C左右的清水或淡盐水冲洗绿茶叶籽毛油,水洗时间15-30分钟,脱除绿茶叶籽毛油中的水溶性苦涩物质;3)碱炼用18-45波美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水洗后的绿茶叶籽毛油进行碱炼脱酸,碱炼温度为45-60°C ;4)吸附将碱炼后的茶叶籽油与活性碳混合,在真空度720mmHg,温度90°C的状态下, 时间1小时进行吸附脱味脱色;5)水蒸汽去味在高温、高真空状态下,用过热饱和蒸汽对绿茶叶籽油进行蒸馏去味, 过热饱和水蒸气温度160°C,真空度750MM汞柱,蒸馏时间为200分钟;6)灌装将经过上述工序的绿茶叶籽油泵入包装车间进行灌装,严格控制包装车间始终保持干燥、清洁、明亮的环境、每次室内紫外线灯杀菌30min以上,人员及设备按规定的卫生标准消毒、杀菌。全文摘要,其方法步骤为1、榨油选择绿茶叶籽按传统方法榨油,控制压榨温度小于70℃;2、水洗用40℃左右的清水或淡盐水冲洗绿茶叶籽毛油;3、碱炼用18-45波美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水洗后的绿茶叶籽毛油进行碱炼脱酸;4、吸附将碱炼后的茶叶籽油与活性碳混合,进行吸附脱味脱色;5、水蒸汽去味在高温、高真空状态下,用过热饱和蒸汽对绿茶叶籽油进行蒸馏去味;6、灌装将经过上述工序的绿茶叶籽油泵入包装车间进行灌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去味工艺简单方便;而且既去除了绿茶叶籽油的苦涩味,又能确保成品绿茶叶籽油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文档编号A23D7/04GK102334562SQ20111032077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蒋文 申请人:蒋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绿茶叶籽油苦涩味的去除方法,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1)榨油:选择干燥成熟的绿茶叶籽按传统方法榨油,控制压榨温度小于70℃,获得绿茶叶籽毛油;2)水洗:用40℃左右的清水或淡盐水冲洗绿茶叶籽毛油,水洗时间15-30分钟,脱除绿茶叶籽毛油中的水溶性苦涩物质;3)碱炼:用18-45波美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水洗后的绿茶叶籽毛油进行碱炼脱酸,碱炼温度为45-60℃;4)吸附:将碱炼后的茶叶籽油与活性碳混合,在真空度720mmHg,温度90℃的状态下,时间1小时进行吸附脱味脱色;5)水蒸汽去味:在高温、高真空状态下,用过热饱和蒸汽对绿茶叶籽油进行蒸馏去味,过热饱和水蒸气温度160℃,真空度750MM汞柱,蒸馏时间为200分钟;6)灌装:将经过上述工序的绿茶叶籽油泵入包装车间进行灌装,严格控制包装车间始终保持干燥、清洁、明亮的环境、每次室内紫外线灯杀菌30min以上,人员及设备按规定的卫生标准消毒、杀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
申请(专利权)人:蒋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