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及使用该机壳的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414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壳,用于安装显示屏。该机壳包括本体及能够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一抵压件。该本体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显示屏的收容槽。该本体上一体形成有至少一限位件。该至少一限位件未端向收容槽内延伸,从而与收容槽的底部形成一定用于夹持所述显示屏的间隙。该限位件配合所述抵压件能够将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主体的收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该机壳的显示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机壳。
技术介绍
由于超薄型化的设计理念,电子产品元件,例如显示屏,需要更加紧凑地布置在机壳内。然而,显示屏通常是通过若干螺丝结合抵压件的方式固定于电子设备的机壳内。这种采用螺丝和抵压件固定显示屏的方式,需要额外的螺丝和抵压件,增加了电子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螺丝和抵压件还需要占用机壳内有限的空间。此外,每次安装或者拆卸显示屏时需要转动多颗螺丝,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机壳。该机壳,用于安装显示屏。该机壳包括本体及能够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一抵压件该本体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显示屏的收容槽。该本体上一体形成有至少一限位件,该至少一限位件未端向收容槽内延伸,从而与收容槽的底部形成一定用于夹持所述显示屏的间隙,该限位件配合所述抵压件能够将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主体的收容槽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机壳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机壳及收容于机壳内的显示屏。该机壳包括前壳及盖合于前壳的后壳。该前壳包括本体及能够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一抵压件。该本体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显示屏的收容槽。该本体上一体形成有至少一限位件。该至少一限位件未端向收容槽内延伸,从而与收容槽的底部形成一定用于夹持所述显示屏的间隙。该限位件配合所述抵压件能够将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主体的收容槽内。上述机壳及显示设备,不仅可节约机壳内的有效空间,还可节约其生产成本,并使得显示屏的安装和/或拆卸更加简单。附图说明 本体11底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5第四侧壁16抵压件21第一固定部210第二固定部212螺孔214限位件23限位部231卡持部233间隙235内表面110外表面130收容槽112开口114支撑部40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00的示意图。显示设备200可以是计算机显示器、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显示设备200包括机壳10、安装于机壳10的显示屏 20、收容于机壳10内的电路板装置(未示出)等。机壳10可以由塑料制成,也可以由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另外,显示设备200还包括支撑部40,用以与支撑物(如桌面,图未示) 接触。请一并参阅图2,机壳10包括前壳100及后壳120。前壳100盖合于后壳120形成用于收容显示屏20及电路板装置的收容部(未示出)。请进一步参阅图3,为图2中前壳100的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前壳100用于安装显示屏20。前壳100包括本体11及固定于本体11上的两个抵压件21。本体11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大致呈矩形的底壁12以及分别与底壁12各边缘相连接的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5和第四侧壁16。底壁12包括内表面110及与内表面110相背且平行的外表面130。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5和第四侧壁 16顺次首尾相连接且与底壁12共同形成收容部的一部分。其中,第一侧壁13与第三侧壁 15相对,第二侧壁14与第四侧壁16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底壁12的内表面110沿外表面方向凹陷形成收容槽112。收容槽 112大致呈矩形,用于收容显示屏20。收容槽112的底部进一步开设有开口 114。显示屏 20通过该开口外露于前壳100。抵压件21大致呈L型,用于将显示屏20固定于前壳100。抵压件21包括第一固定部210及与第一固定部210垂直的第二固定部212。两个抵压件21分别固定在收容槽 112靠近第三侧壁15的侧缘的相对两端,具体为其中一抵压件21的第一固定部210固定于收容槽112靠近第四侧壁16的侧缘上,其第二固定部212固定于收容槽112靠近第三侧壁15的侧缘上;另一抵压件21的第一固定部210固定于收容槽112靠近第二侧壁14的侧缘上,其第二固定部212固定于收容槽112靠近第三侧壁15的侧缘上。抵压件21还开设有若干螺孔214。固定件(未示出),如螺钉,穿过螺孔214从而将抵压件21固定至前壳 100。本体11还一体形成有若干限位件23。限位件23配合抵压件21可将显示屏20固定至前壳100。限位件23包括限位部231及自限位部231—端凸起的卡持部233。限位部 231自第一侧壁13沿第三侧壁15方向凸出而形成。限位部231远离第一侧壁13的侧端自收容槽112靠近第一侧壁13的侧壁延伸。卡持部233形成于限位部231远离底壁12的一端,并沿垂直于第一侧壁13并向第三侧壁15的方向延伸,从而与收容槽112的底部形成一用于卡持显示屏20的间隙235。间隙235的宽度稍大于显示屏20的厚度,以便于显示屏 20卡持于间隙235中。在本实例中,本体11 一体形成有四个限位件23,该四个限位件23 均勻设置于第一侧壁13上,其中两个限位件23两别设置在第一侧壁13与第二侧壁14、第一侧壁13与第四侧壁16的交结处,并分别与第二侧壁14和第四侧壁16相连接。可以理解地,限位件23的数量及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请进一步参考图4,组装时,首先将显示屏20放置于收容槽112中,并使显示屏20 的一端卡持于间隙235中。然后,通过固定件,例如螺钉将抵压件21固定至本体11。因此, 在抵压件21与限位件23的共中作用下,可将显示屏20固定至前壳100。最后,显示设备 200的其它元件安装至前壳100及后壳120上,并将后壳120盖合于前壳100。由上可知,通过在前壳100上一体形成限位件23取代部分抵压件21,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还可避免安装或拆卸时过多的转动螺钉从而简化安装和拆卸步骤。另外,由于限位件23 —体形成且其体积相对抵压件21较小且不需要额外的固定件(例如螺钉)固定, 因此,还可有效地节约机壳10内有限的空间。综上所述,尽管为说明目的已经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不只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超出本专利技术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及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机壳,用于安装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包括本体及能够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一抵压件,该本体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显示屏的收容槽,该本体上一体形成有至少一限位件,该至少一限位件未端向收容槽内延伸,从而与收容槽的底部形成一定用于夹持所述显示屏的间隙,该限位件配合所述抵压件能够将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主体的收容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还开设有开口,所述显示屏通过该开口部分外露于该电子装置机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稍大于所述显示屏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包括限位部及及卡持部,限位部沿收容槽的侧壁方向延伸,卡持部形成于限位部远离本体的一端,并沿垂直于限位部向收容槽方向延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抵压件固定于本体与所述到少一限位件相对地一端。6.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机壳及收容于机壳内的显示屏,该机壳包括前壳及盖合于前壳的后壳,该前壳包括本体及能够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一抵压件,该本体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显示屏的收容槽,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一体形成有至少一限位件,该至少一限位件未端向收容槽内延伸,从而与收容槽的底部形成一定用于夹持所述显示屏的间隙,该限位件配合所述抵压件能够将所述显示屏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壳,用于安装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包括本体及能够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一抵压件,该本体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显示屏的收容槽,该本体上一体形成有至少一限位件,该至少一限位件未端向收容槽内延伸,从而与收容槽的底部形成一定用于夹持所述显示屏的间隙,该限位件配合所述抵压件能够将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主体的收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继峰李永敏梁丽妮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