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朝琮专利>正文

折叠式电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664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电子连接器,其包括第一折叠本体、第二折叠本体、设置于第一折叠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组、设置于第二折叠本体内的第二端子组及弹性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于所述第一折叠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接触部,所述第二折叠本体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端子设置有卡持臂及接触臂,所述卡持臂卡固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上并收容于所述第二折叠本体内,所述接触臂可抵接所述接触部并活动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折叠式电子连接器通过在所述第二端子组上卡设有弹性端子,而且利用所述接触臂的弹力可有效的与所述接触部接触,进而增强数据信息传输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式电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多种数据传输接口相继问世,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及序列先进附加技术(External Serial ATA,e-SATA)等,都是目前已知的数据传输接口。此外,也由于非挥发性内存(Non-Volatile Memory,NVM)的存储容量大幅提升、体积缩小,因此借由数据传输接口与非挥发性内存的结合,所形成的可携式数据存储装置在近年已大量普及,使人们在数字信息的存取和传递上更为便利。现有的数据存储装置采用折叠式连接结构,达到产品轻薄短小的特点,其包括第一折叠本体及第二折叠本体,第一折叠本体及第二折叠本体各自设置有多个导电端子组, 这些导电端子组组合后可兼容数据传输接口。但是第一折叠本体与第二折叠本体组合成数据存储装置接口时,第一折叠本体与第二折叠本体内相互接触的导电端子触点不够稳定, 容易对数据信息传输产生影响,不利于产品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稳定传输数据信息的折叠式电子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电子连接器,其包括第一折叠本体、第二折叠本体、设置于第一折叠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组、设置于第二折叠本体内的第二端子组及弹性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于所述第一折叠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接触部,所述第二折叠本体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端子设置有卡持臂及接触臂,所述卡持臂卡固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上并收容于所述第二折叠本体内,所述接触臂可抵接所述接触部并活动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叠本体一侧两端分别凹设有卡持槽,所述第二折叠本体设置有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一侧两端对应所述卡持槽处分别凸设有固持凸块,所述固持凸块可卡持于所述卡持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传输端子组及信号端子组,所述传输端子组及信号端子组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折叠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传输端子组于所述第一折叠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点;所述第二端子组于所述第二折叠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触点,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组合形成可兼容于数据传输接口的传输规格。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电子连接器还包括承载座,所述第一折叠本体设置有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后端部向下凸伸设有基块,所述基块上开设有固持槽,所述承载座前端设置有卡榫,所述卡榫固持于所述固持槽内。综上所述,本技术折叠式电子连接器通过在所述第二端子组上卡设有弹性端子,而且利用所述接触臂的弹力可有效的与所述接触部接触,进而增强数据信息传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折叠本体与第一端子组的组合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本技术第二折叠本体与第二端子组的组合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折叠式电子连接器包括第一折叠本体10、第二折叠本体20、承载座30、第一端子组40、第二端子组50及弹性端子60。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 设置有第一基板11,所述第一基板11后端部向下凸伸设有基块12,所述基块12上开设有固持槽13,所述第一基板11 一侧两端分别凹设有卡持槽14。所述第二折叠本体20设置有第二基板21,所述第二基板21 —侧两端对应所述卡持槽14处分别凸设有固持凸块22,所述第二基板21上对应所述固持凸块22—侧开设有容置槽23。所述承载座30前端设置有卡榫31,所述卡榫31固持于所述固持槽13内。所述第一端子组40包括传输端子组41及信号端子组42,所述传输端子组41及信号端子组42与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 —体成型,所述传输端子组41及信号端子组42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并延伸至所述承载座30内的第一连接部411及第二连接部421,所述第一连接部411及所述第二连接部421可与外接电子模块(圖未示)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传输端子组41于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 —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点412,所述信号端子组42对应所述卡持槽14 一侧于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表面设置有方形接触部 422。所述第二端子组50与所述第二折叠本体20 —体成型并于所述第二折叠本体20 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触点51。所述弹性端子60设置有鱼叉脚状卡持臂61及朝一侧弯折的接触臂62,所述卡持臂61卡固于所述第二端子组50末端并收容于所述第二折叠本体 20内,所述接触臂62可活动收容于所述容置槽23内。本技术使用时,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与所述第二折叠本体20对接,所述固持凸块22卡持于所述卡持槽14内,所述接触臂62抵接所述接触部422,所述第一金属触点412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51组合形成可兼容于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传输接口、迷你通用序列总线(Mini USB)传输接口、微型通用序列总线(Micro USB) 传输接口或序列先进附加技术(External Serial ATA, e_SATA)传输接口的至少一种数字数据传输规格。综上所述,本技术折叠式电子连接器通过在所述第二端子组50上卡设有弹性端子60,而且利用所述接触臂62的弹力可有效的与所述接触部422接触,进而增强数据信息传输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电子连接器,包括第一折叠本体(10)、第二折叠本体(20)、设置于第一折叠本体(10)内的第一端子组(40)及设置于第二折叠本体(20)内的第二端子组(50),所述第一端子组(40)于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 —侧表面设置有接触部(422),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式电子连接器还包括弹性端子(60),所述第二折叠本体(20)—侧开设有容置槽 (23),所述弹性端子(60)设置有卡持臂(61)及接触臂(62),所述卡持臂(61)卡固于所述第二端子组(50 )上并收容于所述第二折叠本体(20 )内,所述接触臂(62 )可抵接所述接触部 (422)并活动收容于所述容置槽(2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 侧两端分别凹设有卡持槽(14),所述第二折叠本体(30)设置有第二基板(31),所述第二基板(31)—侧两端对应所述卡持槽(14)处分别凸设有固持凸块(32),所述固持凸块(32)可卡持于所述卡持槽(1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40)包括传输端子组(41)及信号端子组(42),所述传输端子组(41)及信号端子组(42)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的第一连接部(411)及第二连接部(42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电子连接器,包括第一折叠本体(10)、第二折叠本体(20)、设置于第一折叠本体(10)内的第一端子组(40)及设置于第二折叠本体(20)内的第二端子组(50),所述第一端子组(40)于所述第一折叠本体(10)一侧表面设置有接触部(42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电子连接器还包括弹性端子(60),所述第二折叠本体(20)一侧开设有容置槽(23),所述弹性端子(60)设置有卡持臂(61)及接触臂(62),所述卡持臂(61)卡固于所述第二端子组(50)上并收容于所述第二折叠本体(20)内,所述接触臂(62)可抵接所述接触部(422)并活动收容于所述容置槽(23)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琮
申请(专利权)人:黄朝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