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胡麻修复苯胺类化合物污染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84435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胡麻修复苯胺类化合物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每公斤苯胺类化合物污染原状土壤拌入硫酸亚铁,使所述原状污染土壤的pH为中性;(2)将被苯胺类化合物污染的土壤与灰钙土和城市脱水污泥的混合物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土壤;(3)在所述混合土壤中加入麦糠,然后在所述混合土壤上采用露天栽培胡麻;(4)所述胡麻按常规种植方式进行管理,当该胡麻的生长期满后,对所述胡麻进行刈割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费用低廉、环境扰动小、无二次污染、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土壤肥力,在植物至少一个生长期满后可使受污染土壤得到适度修复,可达到边生产、边修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苯胺类化合物是偶氮染料、除草剂、杀虫剂、药物、炸药等合成的中间体,在农业生产中又是除草剂、杀虫剂的降解产物。环境中苯胺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其生产过程,由于苯胺类化合物的生产一般是以硝基芳烃类化合物为原料,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含苯胺类和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等物质的废物,如每年生产1. 5万t的苯胺就要排放200万 t的苯胺废水,含苯胺类化合物废水的随意排放是其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据统计,我国每年苯胺的生产量达到了 8万t,其下游产品有150余种,全世界每年排入环境中的苯胺类化合物约为3万t。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苯胺类化学品的需求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由此进入环境的量也会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危害也会越来越大。苯胺类化合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很强的毒性,特别是致癌性,其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对人体造成损伤,引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此,其已被美国环保局以及我国环保部列入了环境优先监测污染物黑名单。由于苯胺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氨基对苯环的活化作用,其和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相比,其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比较容易通过化学的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常规种植方式进行管理,当该胡麻的生长期满后,对所述胡麻地上部分进行刈割即可。14.5的干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土壤;其中所述混合物中灰钙土与城市脱水污泥的干重量比为10.5~13.5∶1;(3)在所述混合土壤中按每公斤混合土壤加入麦糠0.01~0.02kg,然后在所述混合土壤上采用露天栽培胡麻;(4)所述胡麻按1.一种利用胡麻修复苯胺类化合物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每公斤苯胺类化合物污染原状土壤拌入硫酸亚铁10g,使所述原状污染土壤的pH为中性;(2)将被苯胺类化合物污染的原状土壤与灰钙土和城市脱水污泥的混合物按照1~4∶1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忠仁胡亚虎黄璜胡小娜晋王强武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