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场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的短程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垃圾填埋场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方法和装置,属于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城镇垃圾人均日产量为1.2-1. 4kg,全国城镇垃圾年产量已达到3亿多吨,并且以每年8% -10%的速度递增,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垃圾填埋处理仍然是我国目前采用最普遍的处理方法,但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及周边环境污染严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不仅对垃圾渗滤液的COD、BOD5、氨氮、悬浮物和大肠杆菌等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也明确了总氮、总磷及重金属的排放指标,渗滤液脱氮技术的研发意义重大。垃圾渗滤液,尤其是中老龄垃圾渗滤液普遍具有较高的氨氮浓度,低碳/氮比值, 常规生物脱氮的方法都存在碳源缺乏导致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新型的生物脱氮工艺如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出现,给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脱氮处理提供了可选择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生物 ...
【技术保护点】
1.垃圾填埋场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反应器内的中老龄垃圾渗滤液接种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污泥,每升垃圾渗滤液接种2~4g污泥,搅拌或曝气,控制渗滤液污泥混合液温度在26~30℃,溶解氧在0.2~1.0mg/L,监测渗滤液污泥混合液中氨氮、亚硝氮和硝氮的浓度,待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停止搅拌、曝气,静置30~60min后将上清液排出,所述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污泥中含有氨氧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每克污泥中两种细菌数量均在105~106个。(2)保留反应器内的污泥,更换渗滤液,在与步骤(1)相同的条件下重复3~5个周期至反应器内氨氮转化率达到4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志,谢冰,吕卓,王文婷,李斐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