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1461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轨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车架、副车架、罐体、减速机、后托轮机构、后导轨,副车架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罐体布置在副车架上方,副车架前部设置减速机,减速机支撑罐体前端,副车架后端设置后托轮机构,后托轮机构支撑在罐体后部的后导轨上,罐体中部设置中间导轨,在副车架中部设置中间托轮机构,中间托轮机构支撑在中间导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成本低,提高了车辆重载情况下行驶及作业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地保护了减速机的正常工作,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尤其是一种双轨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技术介绍
在当前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过程中,在重载情况下要求搅拌车能够在行驶及作业时保持系统稳定、可靠,而传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于重载车架变形引起的罐体与托轮的接触支撑点沿减速机轴线方向产生相对滑动,对减速机产生轴向冲击,使减速机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影响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轨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克服原有搅拌车重载下行驶及作业时系统不稳定、不可靠及车架变形引起的罐体前后滑动对减速机冲击力过大而致使减速机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双轨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车架、副车架、罐体、减速机、后托轮机构、后导轨,副车架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罐体布置在副车架上方,副车架前部设置减速机,减速机支撑罐体前端,副车架后端设置后托轮机构,后托轮机构支撑在罐体后部的后导轨上,罐体中部设置中间导轨,在副车架中部设置中间托轮机构,中间托轮机构支撑在中间导轨上。中间托轮机构包括支撑板、下销轴、右上销轴、右托轮、上支架、下支架、左托轮和左上销轴,支撑板上固定下支架,下支架上部中间位置通过下销轴铰接上支架,上支架的左端通过左上销轴铰接左托轮,上支架的右端通过右上销轴铰接右托轮,左托轮和右托轮支撑在中间导轨上,左托轮和右托轮与中间导轨滚动接触起辅助支撑作用,左托轮和右托轮的外缘可为复合橡胶;支撑板固定在副车架支撑梁上,副车架支撑梁固定在副车架的两个副车架纵梁之间。重载情况下,罐体通过后导轨作用在后托轮机构上,在后双桥上方使车架后端向下弯曲产生弹性变形,车辆运动过程的交变载荷使后托轮机构与罐体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其相对摩擦力对减速机造成冲击,此时中间托轮机构的受力方向与车架变形方向正好相反,有效地控制了车架的变形幅度,并降低了对减速机的冲击作用,同时左托轮和右托轮的外缘复合橡胶通过弹性变形可使双导轨的支撑力调节均勻,消除了冲击,解决了由于传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重载情况下对减速机的冲击过大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制作成本低,提高了车辆重载情况下行驶及作业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地保护了减速机的正常工作,结构简单,易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该运输车包括底盘车架1、副车架7、罐体5、减速机6、后托轮机构2、后导轨3,副车架7固定在底盘车架2上,罐体5布置在副车架7上方,副车架7前部设置减速机6,减速机6支撑罐体5前端,副车架7后端设置后托轮机构2,后托轮机构2支撑在罐体 5后部的后导轨3上,罐体5中部设置中间导轨4,在副车架7中部设置中间托轮机构8,中间托轮机构8支撑在中间导轨4上。参照图2,中间托轮机构8包括支撑板10、下销轴11、右上销轴12、右托轮13、上支架14、下支架15、左托轮16和左上销轴17,支撑板10上固定下支架15,下支架15上部中间位置通过下销轴11铰接上支架14,上支架14的左端通过左上销轴17铰接左托轮16,上支架14的右端通过右上销轴12铰接右托轮13,左托轮16和右托轮13支撑在罐体5的中间导轨4上;支撑板10固定在副车架支撑梁18上,副车架支撑梁18固定在两个副车架纵梁9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双轨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车架、副车架、罐体、减速机、后托轮机构、 后导轨,副车架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罐体布置在副车架上方,副车架前部设置减速机,减速机支撑罐体前端,副车架后端设置后托轮机构,后托轮机构支撑在罐体后部的后导轨上,其特征在于罐体(5)中部设置中间导轨(4),在副车架(7)中部设置中间托轮机构(8),中间托轮机构(8)支撑在中间导轨(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中间托轮机构(8)包括支撑板(10)、下销轴(11)、右上销轴(12)、右托轮(13)、上支架(14)、下支架(15)、左托轮(16)和左上销轴(17),支撑板(10)上固定下支架(15),下支架(15)上部中间位置通过下销轴(11)铰接上支架(14),上支架(14)的左端通过左上销轴(17)铰接左托轮(16),上支架(14)的右端通过右上销轴(12)铰接右托轮(13),左托轮(16)和右托轮(13)支撑在中间导轨(4)上;支撑板(10)固定在副车架支撑梁(18)上,副车架支撑梁(18)固定在副车架 (7)的两个副车架纵梁(9)之间。专利摘要一种双轨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车架、副车架、罐体、减速机、后托轮机构、后导轨,副车架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罐体布置在副车架上方,副车架前部设置减速机,减速机支撑罐体前端,副车架后端设置后托轮机构,后托轮机构支撑在罐体后部的后导轨上,罐体中部设置中间导轨,在副车架中部设置中间托轮机构,中间托轮机构支撑在中间导轨上。本技术制作成本低,提高了车辆重载情况下行驶及作业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地保护了减速机的正常工作,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文档编号B28C5/42GK202123570SQ201120180198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元磊, 刘旭, 吕振鹏, 张养训, 张广义 申请人:山东东岳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双轨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车架、副车架、罐体、减速机、后托轮机构、后导轨,副车架固定在底盘车架上,罐体布置在副车架上方,副车架前部设置减速机,减速机支撑罐体前端,副车架后端设置后托轮机构,后托轮机构支撑在罐体后部的后导轨上,其特征在于:罐体(5)中部设置中间导轨(4),在副车架(7)中部设置中间托轮机构(8),中间托轮机构(8)支撑在中间导轨(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养训刘元磊张广义吕振鹏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岳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