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管桩余浆回收利用
,特指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余浆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因其具有质量可靠、施工便捷、检测方便、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被大量应用在各种工程当中。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高速离心成型的同时,管壁内腔产生大量呈悬浊液、强碱性(PH值大于12)、含有水泥、细砂、水和极少量外加剂的余浆。目前管桩生产企业处理余浆的通常方法是将之倒入特制的容器中,待余浆凝结硬化后人工将其破碎,再用卡车运至垃圾填埋场。此处理方法不仅造成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余浆中的有效组分(水泥、磨细砂和水)的浪费和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人工费和运输费用,而且将这些大量呈强碱性的余浆随意排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为了解决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余浆现行处理方式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企业做了很多研究和尝试,其中最能让管桩生产企业接受的处理方式就是将余浆作为生产混凝土的原材料,用于生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但是随着生产试用中余浆掺量的增大和余浆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强度和管桩外观质量出现较大波动,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余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均化桶内设置有用电动机带动的搅拌机构,均化桶的一侧设置有余料桶,余料桶通过输料泵及进料管向均化桶内进料,均化桶的下侧设置有储料桶并通过排料管向储料桶内排料,均化桶的上部设置有向均化桶内添加外加剂和配料的外加剂桶和配料桶,外加剂桶和配料桶内设置有测量出料量的传感器,均化桶内设置有测量桶内配料比重的比重计,所述的传感器及比重计的测量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分析并控制向均化桶内添加外加剂、配料的多少及控制输料泵、电动机按顺序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勇,周信吉,沈一军,王小岗,肖磊,邱战洪,
申请(专利权)人:曾志勇,台州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