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凡玉专利>正文

隔桥保温砌块及保温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753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桥保温砌块及保温墙,隔桥保温砌块包括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通过横筋连接,横筋的上表面低于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的上表面,使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之间的冷桥变窄,起到相对隔断冷桥的作用,提高保温效果。保温墙的上、下两层隔桥保温砌块的横筋之间可以填充有保温材料,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砌块,尤其涉及一种隔桥保温砌块及保温墙
技术介绍
保温砌块是目前保温墙常用的砌筑材料。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保温砌块一般包括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通过横筋连接。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之间的横筋形成冷桥,使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之间的热传递增强,降低了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的隔桥保温砌块及保温墙。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隔桥保温砌块,包括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所述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通过至少一条横筋连接,所述横筋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的上表面。本技术的保温墙,该保温墙设有上述的隔桥保温砌块。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所述的隔桥保温砌块及保温墙,由于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之间的横筋的上表面低于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的上表面,使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之间的冷桥变窄,起到相对隔断冷桥的作用,提高保温效果。具体应用中,还可以在保温墙的上、下两层隔桥保温砌块的横筋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隔桥保温砌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隔桥保温砌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保温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图10为本技术隔桥保温砌块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隔桥保温砌块,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前空心部分1和后空心部分2,前空心部分1和后空心部分2通过至少一条横筋3连接,一般是通过2条横筋3连接。横筋3的上表面低于前空心部分1和后空心部分2的上表面。具体实施例中,横筋3的上表面可以低于前空心部分1和后空心部分2的上表面8-12cm,比如横筋3的上表面低于前空心部分1和后空心部分2的上表面10cm。如图5-图10所示,为本技术隔桥保温砌块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保温墙,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该保温墙设有上述的隔桥保温砌块。由于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之间的横筋的上表面低于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的上表面,使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之间的冷桥变窄,起到相对隔断冷桥的作用, 提高保温效果。具体应用中,还可以在保温墙的上、下两层隔桥保温砌块的横筋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4,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隔桥保温砌块,包括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所述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通过至少一条横筋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桥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通过2条横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桥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的上表面8-12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桥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的上表面10cm。5.一种保温墙,其特征在于,该保温墙设有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隔桥保温砌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墙,其特征在于,该保温墙的上、下两层隔桥保温砌块的横筋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隔桥保温砌块及保温墙,隔桥保温砌块包括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通过横筋连接,横筋的上表面低于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的上表面,使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之间的冷桥变窄,起到相对隔断冷桥的作用,提高保温效果。保温墙的上、下两层隔桥保温砌块的横筋之间可以填充有保温材料,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文档编号E04B2/42GK202124997SQ201120149129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曾凡玉, 杨晨 申请人:曾凡玉, 杨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桥保温砌块,包括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所述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通过至少一条横筋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前空心部分和后空心部分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玉杨晨
申请(专利权)人:曾凡玉杨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