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2735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涉及建筑钢结构领域。所述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包括下节点和上节点,其中:所述下节点包括下钢梁和设置在所述下钢梁的上翼缘的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腹板,所述连接腹板的侧面设置有腹板加劲肋,所述连接腹板穿设在楼板中,并且所述下钢梁和第一型钢分别伸出所述楼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型钢支撑连接隔墙的下部;所述上节点包括上钢梁和设置在所述上钢梁的下翼缘的第二型钢,所述第二型钢螺栓连接隔墙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混凝土内框隔墙快速、准确的安装,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轻质隔墙的安装节点。
技术介绍
隔墙是用于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墙。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隔墙应具有如下特点:自身重量小,以减少其对楼板的荷载;墙体厚度薄,以增加房间使用面积。目前常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隔墙有轻质砌块隔墙、轻钢龙骨隔墙、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墙等。轻质砌块隔墙虽然具有自重轻、强度高的优点,但砌筑完成后需要额外制作墙体饰面;轻钢龙骨隔墙具有布置灵活、自重轻的优点,但造价高、墙体的面外刚度小。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墙是由加气混凝土条板拼接而成,条板宽600mm,因其板缝较多且易开裂,影响观感。鉴于上述隔墙的不足,装配式钢结构领域急需一种能满足建筑工业化要求的新型隔墙。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内框轻质隔墙是一种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的新型隔墙。它是两块轻质混凝土面板通过插筋连接成为整体,并在混凝土面板之间填充隔声、防潮的轻质材料,并根据受力、防火及预埋管线的要求设置混凝土内框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内框轻质隔墙自重轻,隔声、防潮效果好,无板缝,墙体实现工厂全预制。此外,由于该隔墙具有混凝土内框架,墙体整体性能好,面内和面外均具有较大刚度。所以该隔墙在吊装或受到面外偶然荷载作用时,墙体不易开裂,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目前,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安装内框轻质隔墙时,往往是在浇筑后的混凝土梁或楼板上重新开槽,再埋设隔墙连接件。这样的做法易破坏原有结构(如造成裂缝,弄断钢筋等),且施工不便。为了使混凝土内框轻质隔墙在施工现场准确、快速的安装,应合理地设计隔墙的安装节点,合理的安装节点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是预制装配式隔墙的技术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在施工现场准确、快速的安装,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包括下节点和上节点,其中:所述下节点包括下钢梁和设置在所述下钢梁的上翼缘的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腹板,所述连接腹板的侧面设置有腹板加劲肋,所述连接腹板穿设在楼板中,并且所述下钢梁和第一型钢分别伸出所述楼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型钢支撑连接隔墙的下部;所述上节点包括上钢梁和设置在所述上钢梁的下翼缘的第二型钢,所述第二型钢螺栓连接隔墙的上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钢为“U”型钢,隔墙的下部设置于所述“U”型钢的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U”型钢的凹槽与隔墙的墙面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有柔性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钢为“L”型钢,所述“L”型钢的水平部分与所述连接腹板和腹板加劲肋连接,所述“L”型钢的竖向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L”型钢螺栓连接隔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孔为水平方向长圆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腹板与下钢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连接腹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与腹板加劲肋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板与下钢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或者,所述连接腹板与下钢梁之间采用焊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型钢为倒“L”型钢,所述倒“L”型钢的水平部分与上钢梁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倒“L”型钢的竖向部分上设置有与隔墙连接用的第二螺栓孔。进一步的,所述上钢梁的下翼缘与隔墙的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柔性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栓孔为竖直方向长圆孔。进一步的,隔墙内设有水平暗梁和竖向暗柱,所述上节点和下节点设置于所述水平暗梁和竖向暗柱的交点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采用下节点支撑连接隔墙,上节点与隔墙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了隔墙快速、准确的安装,下节点、上节点和隔墙均能在工厂实现预制,符合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在安装隔墙时无现场施工焊缝,湿作业工作量小,而且安装成本低,安装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的第一型钢为“U”型钢、连接形式为螺栓连接的下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的第一型钢为“U”型钢、连接形式为焊接的下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的第一型钢为“L”型钢、连接形式为螺栓连接的下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的第一型钢为“L”型钢、连接形式为焊接的下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的上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的布置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的隔墙的Ⅰ-Ⅰ向和Ⅱ-Ⅱ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下节点中的第一型钢为“U”型钢,并且连接形式为螺栓连接,其中(a)为Ⅰ-Ⅰ剖视图,(b)为Ⅱ-Ⅱ剖视图;图8为图6所示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的隔墙的Ⅰ-Ⅰ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下节点中的第一型钢为“L”型钢,并且连接形式为螺栓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下节点20和上节点30,其中:下节点20包括下钢梁4和设置在下钢梁4的上翼缘的第一型钢1、5,第一型钢1、5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腹板2,连接腹板2的侧面设置有腹板加劲肋3(单侧或双侧均可),连接腹板2穿设在楼板17中,并且下钢梁4和第一型钢分别伸出楼板17的两侧,第一型钢1、5支撑连接隔墙11的下部;上节点30包括上钢梁8和设置在上钢梁8的下翼缘的第二型钢7,第二型钢7螺栓连接隔墙11的上部。本技术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采用下节点20支撑连接隔墙11,上节点30与隔墙1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了隔墙11快速、准确的安装,下节点20、上节点30和隔墙11均能在工厂实现预制,符合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在安装隔墙11时无现场施工焊缝,湿作业工作量小,而且安装成本低,安装精度高;加工时连接腹板2的高度不大于楼板17的厚度,楼板17可以采用全现浇楼板、预制楼板或叠合整体式楼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第一型钢优选为“U”型钢1,隔墙11的下部设置于“U”型钢1的凹槽内。这种将隔墙11直接放入“U”型钢1的凹槽内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无需使用螺栓连接,安装快速。优选的,“U”型钢1的凹槽与隔墙11的墙面之间可以留有缝隙10,缝隙10内填充有柔性材料。缝隙10的尺寸可以为5mm~10mm,柔性材料可以为聚乙烯棒,这种结构有效地限制了隔墙11在面外方向的位移,并允许隔墙11在面内方向发生小幅位移,从而提高隔墙11与下钢梁4连接的成功率,另外这种节点结构传力方式合理,相比于传统节点能承受更大的墙面偶然载荷。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第一型钢还可以为“L”型钢5,“L”型钢5的水平部分与连接腹板2和腹板加劲肋3连接,“L”型钢5的竖向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节点和上节点,其中:所述下节点包括下钢梁和设置在所述下钢梁的上翼缘的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腹板,所述连接腹板的侧面设置有腹板加劲肋,所述连接腹板穿设在楼板中,并且所述下钢梁和第一型钢分别伸出所述楼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型钢支撑连接隔墙的下部;所述上节点包括上钢梁和设置在所述上钢梁的下翼缘的第二型钢,所述第二型钢螺栓连接隔墙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节点和上节点,其中:所述下节点包括下钢梁和设置在所述下钢梁的上翼缘的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腹板,所述连接腹板的侧面设置有腹板加劲肋,所述连接腹板穿设在楼板中,并且所述下钢梁和第一型钢分别伸出所述楼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型钢支撑连接隔墙的下部;所述上节点包括上钢梁和设置在所述上钢梁的下翼缘的第二型钢,所述第二型钢螺栓连接隔墙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为“U”型钢,隔墙的下部设置于所述“U”型钢的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的凹槽与隔墙的墙面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有柔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内框隔墙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为“L”型钢,所述“L”型钢的水平部分与所述连接腹板和腹板加劲肋连接,所述“L”型钢的竖向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L”型钢螺栓连接隔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钢框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和涛刘翔仇锦刘晓芳冯明远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