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银周专利>正文

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107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阀体,阀体的内腔中部设有中间减压腔,由均压弹簧控制的上游阀瓣装置和下游阀瓣装置实现与进、出水口的通断,阀体上还设有泄水阀,泄水阀具有第一、第二入水口和泄水口,第一入水口与中间减压腔连通,第二入水口与进水口连通,第一入水口与第二入水口通过弹性隔膜装置分隔。本发明专利技术,上游阀瓣装置和下游阀瓣装置由均压弹簧控制开启,压力水源仅需克服均压弹簧的起初弹力,无需损耗额外压力维持均压弹簧的进一步压缩,从而达到节约用水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采用减压原理,有效地杜绝有毒液体和污染液体的回流,达到安全用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具体涉及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技术介绍
非饮用流体管系与饮用水管系不合法的水力连接,被给水工作者称为“交叉连接”,这种不合法的“交叉连接”将由于潜在的反虹吸或背压事故而导致非饮用流体向饮用水管系倒流,从而危害用水安全。这种危害分为有毒污染——可能导致生命死亡或大面积传播扩散流行疾病,有害污染——可能损害人体或生物健康,轻度污染——导致恶心、厌烦或感官刺激。在日常生活中,交叉连接到处存在,并且难以完全避免,例如,在家庭给排水系统中,厨房的生活用水和卫生间冲水马桶的进水管都会连接到进水管路上,这样,如果卫生间冲水马桶中的水出现虹吸回流或背压回流到进水管中时,就会污染生活用水,因此,为了确保生活用水的安全,必须安装必要的防回流装置(倒流防止器)。以往的做法都是采用止回阀来代替倒流防止器,但是,由于止回阀存在关闭速度过慢的缺点,经常会产生虹吸回流和背压回流现象,另外,止回阀有存在关闭不严甚至关闭失灵的情况,一旦发生,则起不到防回流的作用。这些年,虽然一些阀门厂家开发了倒流防止器,但都存在要么水压损失过大,要么关闭过慢而造成回流的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倒流防止器水压损失过大或者关闭过慢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阀体的内腔中部设有中间减压腔,所述中间减压腔通过上游阀瓣装置实现与所述进水口的通断,所述中间减压腔通过下游阀瓣装置实现与所述出水口的通断,所述上游阀瓣装置和所述下游阀瓣装置由均压弹簧控制开启,所述阀体上还设有泄水阀,所述泄水阀具有第一、第二入水口、泄水口和吸气孔,所述第一入水口与所述中间减压腔连通,所述第二入水口通过导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一入水口与第二入水口通过弹性隔膜装置分隔,所述弹性隔膜装置在第一入水口压力大于第二入水口压力时打开,连通所述第一入水口与所述泄水口,所述吸气孔设置在所述泄水阀的阀体上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泄水阀包括泄水阀阀体和螺装在泄水阀阀体底面上的泄水阀阀底,所述第一入水口设置在所述泄水阀阀体的顶面中心处,所述第二入水口设置在所述泄水阀阀底的底面中心处,所述泄水口由设置在所述泄水阀阀底上的多个通孔组成,且多个所述通孔环绕所述第二入水口均布设置;所述弹性隔膜装置包括隔膜和泄水阀弹簧,所述泄水阀阀底的顶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隔膜呈开口向下的圆筒状且开口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泄水阀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入水口的内壁上,下端与所述隔膜的顶面相抵。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凹槽内固定设有隔膜固定座,所述隔膜固定座呈圆环形, 且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隔膜的开口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环形凹槽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游阀瓣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阀体内壁上的上游阀瓣安装座以及上游阀瓣和上游阀瓣弹簧,所述上游阀瓣安装座呈条形片状且中部设有凸向右方的凹坑,凹坑的右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轴向导向孔,所述上游阀瓣的右端面上设有与轴向导向孔相适配的导向柱,导向柱插装在轴向导向孔内;所述上游阀瓣弹簧为均压弹簧,弹性地设置在上游阀瓣安装座与上游阀瓣之间。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游阀瓣安装座的中部设有向右凸出的凹坑,所述上游阀瓣弹簧的右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凹坑内且左端与所述上游阀瓣相抵。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游阀瓣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阀体的内壁上的下游阀瓣座以及下游阀瓣和下游阀瓣弹簧,所述下游阀瓣座呈环形,所述阀体的出口端中心处设有下游阀瓣安装座,下游阀瓣安装座呈开口朝向进口端的圆桶状,其外圆周面通过至少两个连接筋与阀体的内壁连接,连接筋的侧面与下游阀瓣安装座外圆周面之间的环形间隙形成出水口,下游阀瓣安装座的管壁部设有两个轴向导向孔,所述下游阀瓣的右端面上设有与所述轴向导向孔相适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插装在所述轴向导向孔内,所述下游阀瓣弹簧为均压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凹坑内,另一端抵靠在所述下游阀瓣的右端面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游阀瓣以及所述下游阀瓣的左端面中心处分别设有向左凸出的凸台,环绕凸台分别设有上游阀瓣密封垫和下游阀瓣密封垫。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均压弹簧包括固定片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上的弧形弹片,所述固定片的右端面上设有两个用于插装固定的卡爪。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游阀瓣以及所述下游阀瓣的右端面上分别设有阀瓣轴承, 所述弧形弹片的自由端抵靠在所述阀瓣轴承的外圆周面上。本专利技术,阀体的内腔由上游阀瓣装置和下游阀瓣装置分隔中间减压腔,并且中间减压腔与泄水阀连通,上游阀瓣装置和下游阀瓣装置由均压弹簧控制开启,实现了低阻力, 并采用减压原理,有效地杜绝有毒液体和污染液体的回流,达到安全用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泄水阀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游阀瓣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的左视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游阀瓣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游阀瓣弹簧的结构示意图7为图6的左视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9为图8中的A-A剖视图10为上游阀瓣弹簧的受力变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一种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包括阀体1和扣装在阀体1顶面上的阀盖2,阀体 1的左、右端分别设有进水口 76、出水口 77,进水口 76通过管道连接法兰或螺纹丝扣与市政管网连接,出水口 77通过管道连接法兰或螺纹丝扣与用户管线连接。阀体1的内腔中设有中间减压腔19,中间减压腔19通过上游阀瓣装置实现与进水口 76的通断,通过下游阀瓣装置实现与出水口 77的通断。阀体1上还设有泄水阀79,泄水阀79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泄水阀阀体13和泄水阀阀底15。泄水阀阀体13呈下端敞口的圆桶状,上端螺装在阀体1的底面上,泄水阀阀体13的顶面中心处设有第一入水口 131 ;泄水阀阀底15呈圆盘状,螺装在泄水阀阀体13 的下端开口处,泄水阀阀底15的底面中心处设有第二入水口 132,且泄水阀阀底15上环绕第二入水口 132设有由多个通孔组成的泄水口 64。第一入水口 131与中间减压腔19连通, 第二入水口 132通过导管12与进水口 76连通,第一入水口 131与第二入水口 132通过弹性隔膜装置分隔,弹性隔膜装置在第一入水口 131的压力大于第二入水口 132的压力时打开,使中间减压腔19与泄水口 64连通,将中间减压腔19内的水排出,泄水阀阀体13的侧壁上部设有吸入口 57,当中间减压腔19内的水排出时,吸入空气。再参见图1和图2,弹性隔膜装置包括隔膜16和泄水阀弹簧14,泄水阀阀底15的顶面上环绕第二入水口 132设有第一环形凹槽,隔膜16呈开口向下的圆桶状且开口端滑动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内,泄水阀弹簧14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入水口 131的内壁上,下端与隔膜16的顶面相抵。泄水阀弹簧14上端的固定方式如下第一入水口 131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且台阶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泄水阀弹簧14的上端插装固定在第二环形凹槽内。为了方便隔膜16的加工以及更换,在第一环形凹槽内通过螺钉172固定设置有隔膜固定座17,隔膜固定座17呈圆环形,且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171,隔膜16的开口端滑动设置在延伸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阀体的内腔中部设有中间减压腔,所述中间减压腔通过上游阀瓣装置实现与所述进水口的通断,所述中间减压腔通过下游阀瓣装置实现与所述出水口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阀瓣装置和所述下游阀瓣装置由均压弹簧控制开启,所述阀体上还设有泄水阀,所述泄水阀具有第一、第二入水口、泄水口和吸气孔,所述第一入水口与所述中间减压腔连通,所述第二入水口通过导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入水口与第二入水口通过弹性隔膜装置分隔,所述弹性隔膜装置在第一入水口压力大于第二入水口压力时打开,连通所述第一入水口与所述泄水口,所述吸气孔设置在所述泄水阀的阀体上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银周
申请(专利权)人:陈银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