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后路固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6926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脊柱后路固位装置,包括用以置放于脊柱相邻两椎体棘突之间的定位柱、固定于定位柱一端的板状体;板状体上设有至少两个与固定螺钉螺钉头配合的螺纹孔。该脊柱后路固位装置的定位柱可以撑开两棘突,满足脊柱正常弯曲和直立的需要;而且,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椎弓根钉实现椎体连接的方式不同,与该脊柱后路固位装置连接的固定螺钉插入椎体椎板即可实现相邻椎体的连接,手术操作过程更为安全可靠;与固定螺钉植入体内时,定位柱稳定卡于两棘突之间,从而提高整个脊柱后路固位装置和固定螺钉的稳定性;此外,该脊柱后路固位装置体积较小,结构稳定,无需大量手术器械辅助固定螺钉和内固定装置的连接,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脊柱后路固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力学研究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内固定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创伤以至于脊柱感染等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内固定技术应用脊柱复位装置进行治疗,脊柱复位装置主要包括复位棒以及椎弓根钉。手术操作步骤如下(1)进行术前准备主要根据手术具体需要,选取直径、长度均合适的椎弓根钉, 同时确定合适的入钉角度;(2)入钉角度确定后,按照该角度进行椎弓根的定位和钉道准的备,确定椎弓根钉的进钉点;(3)植入椎弓根钉至椎弓根处;(4)进行弯棒、装棒和压棒操作相邻两椎体中植入的椎弓根钉需要连接于一体方能实现两椎体的复位,现有技术中采用复位棒连接椎弓根钉,根据脊柱弯曲角度的不同, 需要将复位棒弯折至合适的角度(也可以与锥弓根钉连接后再进行体内弯折);再将复位棒连接两椎弓根钉,椎弓根钉为U形钉时,将复位棒置于椎弓根钉的U形槽中,即装棒操作, 然后,使用锁紧螺钉初步压紧复位棒;(5)对手术处脊柱进行矫形复位,并锁紧螺钉完全锁紧复位棒和椎弓根钉。上述脊柱复位采用了脊柱后路复位的方式,主要于椎弓根处植入椎弓根钉,由于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后路固位装置,与固定螺钉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置放于脊柱相邻两椎体棘突之间的定位柱(21)、固定于所述定位柱(21)一端的板状体(22);所述板状体(22)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固定螺钉(3)螺钉头配合的螺纹孔(2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张文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