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家勇专利>正文

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602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及连杆;第一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套、螺母、夹板及用于钩住寰椎后弓且与第一连接套万向连接的椎板钩,椎板钩的前端部弯折形成钩状,中部具有螺纹部,后端部具有与第一连接套万向连接的第一球头部,夹板设于椎板钩的中部并相对第一球头部能来回移动,第二连接头包括第二连接套及与第二连接套万向连接的椎弓根螺钉,该椎弓根螺钉的后端部具有与第二连接套万向连接的第二球头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安装完毕后,可以使寰椎和枢椎还能相对转动,保持原有的正常生理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寰枢椎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寰枢椎复合体是人体重要结构之一,但其在生物力学强度上较弱。由于C1/2活动度大,解剖复杂,C1/2固定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脊柱外科的一大挑战。后路钢丝固定加植骨融合是治疗C1/2不稳的传统方法,具体有feillie技术、Brooks技术、Dickman-Sonntag 技术,以及基于这些技术的一些改良方法。feillie技术、Brooks技术、Dickman-Sonntag技术以及其它一系列钢丝固定技能够维持C1/2的稳定性,但对后弓的完整性要求高,且手术风险较大,容易出现钢丝脱出或断裂、脊髓损伤、融合失败、固定强度不足等并发症,多数患者术后需佩戴Halo支架,不利于术后康复锻炼,并有可能导致其它严重并发症。Halifax固定夹有利于增加骨与内固定装置的接触面,受力更加均勻,但仍存在内固定松动可能,且要求植骨块钢丝固定以避免其突入椎管。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的不断发展,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椎板螺钉技术、椎弓根螺钉技术以及侧块螺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C1/2固定。寰枢侧块钉板(或棒)固定的方法将寰、枢椎侧块分别固定,对手术体位要求不高,头颈处于中立位即可操作,可用于任何状况导致的寰枢关节不稳。由于用螺钉固定枢椎椎弓根,不穿过寰枢侧块关节,螺钉的通道容易避开椎动脉,降低了螺钉损伤椎动脉的危险。寰枢侧块钉板固定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可靠,生产成本不高等优点,虽然上述手段所实现的融合率几乎达到100 %,但诸多并发症却不容忽视,情况严重时甚至导致生命危险。螺钉固定技术,如Cl侧块螺钉技术结合C2椎弓根螺钉技术,其生物力学强度优于钢丝及椎板夹,因此无须椎板下穿钢丝及术后Halo架外固定。至于C1/2经关节螺钉技术,则存在较高的椎动脉损伤风险,有关报道显示其发生率为0% -8.2%,更有高达 5. 9% -23%的患者解剖结构异常而增加发生椎动脉损伤的可能。由此可见,Cl侧块螺钉技术和C2椎弓根螺钉技术更具优势,其不仅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且具有其它技术所不具备的复位作用。此外,一般来讲,Cl侧块螺钉技术和C2椎弓根螺钉技术的螺钉误置率是比较低的。螺钉固定技术方面公开文献很多,参考ZL200720075766. 1的中国技术专利 《一种寰枢椎后路内固定器》(授权公告号CN201108490Y),该专利由寰椎后弓挂钩和寰枢椎万向螺钉组成,使用过程中寰椎后弓挂钩和寰枢椎万向螺钉通过连接棒和钉帽的衔接而连为一体,实现了三点式固定的目的,固定比较牢靠,安装前为便于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和位置,寰枢椎万向螺钉可以万向调节,但安装完毕后,寰椎和枢椎固定为一体,寰椎后弓挂钩和寰枢椎万向螺钉就在某一角度固定了,这样,寰椎和枢椎之间不能实现相对的正常转动,从而不能满足病人的生理活动需要,降低了病人的生活品质,类似的还可以参考 CN201108491Y和CN201139627Y。这些专利文献都是脊柱融合技术,在固定牢靠性方面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没有考虑到寰椎和枢椎之间正常的生理活动,安装完毕后,寰椎和枢椎只能限于某一安装角度和位置固定,万向螺钉也只能在安装时能实现万向调节,在安装完毕后, 受定位螺母的限位就不能随意调节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佳的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装置,采用该固定装置后,寰椎和枢椎能相对转动,保持原有的转动性,符合人体椎骨正常的生理活动状态,属于非融合技术范畴。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及连接与前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的连杆;前述的第一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套、螺母、夹板及用于钩住寰椎后弓且与第一连接套万向连接的椎板钩,前述椎板钩的前端部弯折形成钩状,中部具有螺纹部,后端部具有与第一连接套万向连接的第一球头部,前述的夹板设于前述椎板钩的中部并相对第一球头部能来回移动,前述的螺母装配于前述的螺纹部上,用于定位夹板;前述的第二连接头包括第二连接套及与第二连接套万向连接的椎弓根螺钉,该椎弓根螺钉的后端部具有与前述第二连接套万向连接的第二球头部。所述的第一球头部和螺纹部之间还具有一延长部。延长部的设置便于安装完毕后第一连接头在一定范围内万向转动,增加了灵活性。所述的延长部与螺纹部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成型后装配为一体。所述的连杆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连接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弯折部。弯折部的存在可以满足实际安装时,寰椎和枢椎之间的弯曲度。连杆的具体装配优选如下设置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后端部成型有供连杆第一端嵌装的呈U形的第一嵌入口,一第一螺帽螺接于第一连接套后端部而将连杆的第一端紧固于第一连接套内,并且,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球头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一第一止位块,该第一止位块具有与所述第一球头部相适配的内凹球面;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后端部成型有供连杆第二端嵌装的呈U形的第二嵌入口,一第二螺帽螺接于第二连接套后端部而将连杆的第二端紧固于第二连接套内,并且,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球头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一第二止位块,该第二止位块具有与所述第二球头部相适配的内凹球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安装完毕后,椎板钩与第一连接套及椎弓根螺钉与第二连接套均为万向连接,不局限于某一固定角度或固定位置,可以使寰椎和枢椎还能相对转动,保持原有的正常生理功能。更符合病人的心理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病人后期的生活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分解装配图。图3为实施例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头1,第二连接头2及连接与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之间的连杆3。第一连接头1包括第一连接套11、螺母15、夹板16及用于钩住寰椎后弓且与第一连接套11万向连接的椎板钩13,椎板钩13的前端部弯折形成钩状,中部具有螺纹部14,后端部具有与第一连接套11万向连接的第一球头部141,夹板16设于椎板钩13的中部并相对第一球头部141能来回移动,第一球头部141和螺纹部14之间还具有一延长部17,延长部17的设置便于安装完毕后第一连接头1在一定范围内万向转动。螺母15装配于螺纹部 14上,用于定位夹板16 ;本实施例中延长部17与螺纹部14 一体成型,第一球头部141与第一连接套11可以通过冲压铆接并在第一连接套11内形成挡圈112,挡圈112限制第一球头部141脱离第一连接套11,当然为了装配方便延长部17与螺纹部14也可以分体成型后装配为一体,而延长部17与第一球头部141 一体成型,这时装配时,将第一球头部141和延长部17从第一连接套11自后向前穿设,然后再与螺母部14装配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这里不再展开叙述。第二连接头2包括第二连接套21及与第二连接套21万向连接的椎弓根螺钉23, 该椎弓根螺钉23的后端部具有与第二连接套21万向连接的第二球头部231。连杆3包括上端部31、下端部32及连接于上端部31和下端部32之间的弯折部 33。弯折部33的存在可以满足实际安装时,寰椎和枢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及连接与前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的连杆;前述的第一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套、螺母、夹板及用于钩住寰椎后弓且与第一连接套万向连接的椎板钩,前述椎板钩的前端部弯折形成钩状,中部具有螺纹部,后端部具有与第一连接套万向连接的第一球头部,前述的夹板设于前述椎板钩的中部并相对第一球头部能来回移动,前述的螺母装配于前述的螺纹部上,用于定位夹板;前述的第二连接头包括第二连接套及与第二连接套万向连接的椎弓根螺钉,该椎弓根螺钉的后端部具有与前述第二连接套万向连接的第二球头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勇马维虎蒋伟宇赵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家勇马维虎蒋伟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