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690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及其制造方法,其特点是将聚醚砜10~30重量份,亲水性高分子0.1-20重量份,成孔剂0.5-30重量份,溶剂40~80重量份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容器内,在搅拌下于温度75~95℃溶解2~24小时;在另一容器内将生物活性大分子0.01~0.5重量份溶解于0.1~10重量份水中,在室温下混合均匀,然后将生物活性大分子的水溶液分批缓慢加入到聚醚砜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再将溶液经过滤、脱泡和“熟化”制得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以2~10ml/min速度进行干-湿法纺丝,在温度20~42℃水浴中成型,经牵伸卷绕和后处理,获得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简称PES)特种工程塑料,由于其玻璃化温度高,物化稳定性好,是一种优异的工程用特种高分子材料。作为血液净化用膜材料,本专利技术者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申请了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97107831.9“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以及ZL98111939.5“小面积中空纤维膜血浆分离滤器”。国外,日本Nikkiso公司G.Setin等,ArtifiOrgans,17(5)339-345,1993,于1993年报道了用聚酯合金(含聚醚砜)制作成血液透析器的临床研究。上海东华大学陈雪英等人采用聚乙烯基类的聚合物或共混物,纤维素及其酯类,共混改性聚醚砜,其致孔剂为PVP和PEG或无机物氧化铝、硝酸纳,申请了制备血液透析膜的专利(申请号01139267.3,01112899.2);常州郎生医疗器械公司也申请了聚芳砜空心纤维膜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组份由聚砜,聚醚砜组成(申请号00112038.7)。上述材料改性制备的中空纤维膜的血液相容性差,与血液接触时容易造成凝血。东丽株式会社申请了血液处理用透析器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00135582.1),其内容涉及一种内部装有含疏水性高分子、亲水性高分子作为构成成分的半透膜的血液处理用透析器,疏水性高分子为聚砜,亲水性高分子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是通过干态膜水合而制造。尼普洛株式会社申请了透析器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200310119358.8),其提供的透析器主要是在壳体内壁和中空丝束的间隙中插入筒状弹性管,组装时不会破损中空丝膜,进而通过减少透析液流路的断面积,增加内部过滤量及内部逆过滤量。其专利技术专利仅仅是提供了制备透析器的方法,而通过膜材料的改性以提高膜的血液相容性没有涉及。材料的抗凝血性能仍没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的方法,其特点是将生物活性大分子DNA和蛋白质,和聚醚砜共混制备纺丝原液,通过干-湿法纺制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其中所述原料份数除特殊说明外,均为重量份数。生物活性分子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的配方组分为聚醚砜10-30份生物活性大分子0.01-0.5份亲水性高分子分子量为10000-100000 0.1-20份成孔剂0.5-30份溶剂 40~80份水0.1-10份其中生物活性大分子为DNA或者蛋白质。亲水性高分子为分子量在10000-100000的聚乙二醇(PEG)或者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成孔剂为分子量在1000~1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者分子量在1000~10000的聚乙二醇、丙二醇、乙二醇、氯化钠和氯化钾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的制造方法(1)溶液的制备将聚醚砜10~30份,亲水性高分子0.1-20份,成孔剂0.5-30份,溶剂40~80份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容器内,在搅拌下于温度75~95℃溶解2~24小时;在另一容器内将生物活性大分子0.01~0.5份溶解于0.1~10份水中,在室温下混合均匀。然后将生物活性大分子的水溶液分批缓慢加入到聚醚砜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均匀的高分子混合溶液。溶液经过滤、脱泡和“熟化”制得高分子纺丝原液。(2)干-湿法纺丝采用两个同心圆的中空纤维喷丝头,将纺丝原液压滤经计量泵或通过一定压力经喷丝头挤出,纺丝液挤出速度为2~10ml/min;初生纤维在空气中经5~50cm距离(干态距离),后于温度为20~42℃水浴中凝固成型;再经塑化浴牵伸卷绕,速度为5~50m/min,则得改性的聚醚砜中空纤维膜。(3)纤维后处理纺制的中空纤维在温度30~42℃水中处理4~24小时,并需不断更换水,以除去残留的溶剂和成孔添加剂。纤维经离心脱水,在保孔剂中进行保孔处理。(4)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血液净化器的组装血液净化器的组装 将纤维等长截切,并按一定数量排列捆扎成束,放入封装模具内。临时配制聚氨酯灌封胶,采用双端离心灌封成型,切除多余胶料,拧上端盖,装好封塞,经环氧乙烷蒸汽或γ-射线消毒,包装成品。血液净化器的膜面积0.4~2.5m2,纤维内径200~800μm,纯水超滤系数5~3000ml/m2.h.mmHg,膜孔径0.006~0.6μm,白蛋白截留率0.5~100%,最大耐受压力760mmHg,适合于血浆分离、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用生物活性大分子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得到的膜生物相容性优异,超滤率大、选择分离性高的优点。(2)膜的通透性好,膜结构为非对称型,类似于肾小球的结构。(3)该方法设备简单、工艺较简便,适宜于规模型生产。(4)本专利技术利用生物活性大分子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可以制作各种血液净化器,包括血液透析器、血液滤过器和血浆分离器。(5)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己的技术路线,制作生物活性分子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血液净化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具有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1、将聚醚砜18克,聚乙烯吡咯烷酮8克,丙二醇2克,N-甲基吡咯烷酮66.9克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容器内,在75~95℃温度下搅拌溶解15小时;在另一容器内将生物活性大分子DNA 0.1份溶解于5份水中,在室温下混合均匀。然后将DNA水溶液分批缓慢加入聚醚砜的高分子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均匀的高分子混合溶液。溶液经过滤、脱泡和“熟化”制得高分子纺丝原液。采用两个同心圆的中空纤维喷丝头,将纺丝原液压滤,用计量泵经喷丝头挤出,纯水为芯液;纺丝液挤出速度为4ml/min;初生纤维在空气中经15cm距离,于温度为20~42℃水浴中凝固成型;牵伸卷绕速度为35m/min,得到DNA改性的聚醚砜中空纤维膜。纤维膜经温度35℃的水萃取10小时去除溶剂和成孔剂和保孔等处理。纤维内径200μm,纯水透过率16ml/m2.h.mmHg,白蛋白截留率<2%。适合于制备血液透析膜。2、将聚醚砜20克,聚乙二醇6克,丙二醇1克,N-甲基吡咯烷酮67.9克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容器内,在75~95℃温度下搅拌溶解15小时;在另一容器内将经过处理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白蛋白0.1克溶解于5克水中,在室温下混合均匀。然后将白蛋白水溶液分批缓慢加入聚醚砜的高分子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均匀的高分子混合溶液。溶液经过滤、脱泡和“熟化”制得高分子纺丝原液。采用两个同心圆的中空纤维喷丝头,将纺丝原液压滤,用计量泵经喷丝头挤出,纯水为芯液;纺丝液挤出速度为4ml/min;初生纤维在空气中经15cm距离,于温度为20~42℃水浴中凝固成型;牵伸卷绕速度为35m/min,得到DNA改性的聚醚砜中空纤维膜。纤维膜经温度38℃水萃取8小时去除溶剂和成孔剂和保孔等处理。纤维内径200μm,纯水透过率16ml/m2.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纤维膜纺丝原液的配方按重量计为:聚醚砜10-30份生物活性大分子0.01-0.5份亲水性高分子分子量为10000-1000000.1-20份成孔剂0.5- 30份溶剂40~80份水0.1-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生刘承杰廖世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欧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