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静脉瘘流场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血管外的外形矫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静脉瘘流场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立动静脉内瘘,再进行透析手术成为绝大多数建立血液通路的选择方式,高达90%。四肢成为主要成瘘区域,连接动静脉建立有效长期透析通道。
[0003]然而动静脉瘘建立过程中,需要将动脉血引入静脉血管,正常生理条件下,静脉循环压力是3
‑
5mmHg,在创造瘘后,其静脉中的平均压力可到100mmHg。动静脉较高的压力差,造成了静脉压力过大,流速过快,超越静脉生理特性。早期静脉狭窄和新生内膜增生成为动静脉瘘高发症状,也是造成动静脉成瘘的失败因素之一。
[0004] 在旋动流理论基础中,主动脉弓呈圆弧雨伞柄状,弯曲是呈空间三维螺旋状,正是这一空间三维螺旋构形,使得升主动脉处的血流呈旋动流态。主动脉弓处血流的旋动是大自然“形态与功能统一(Form Follows Function)”的高度体现,是升主动脉血管管壁光滑冲刷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保证。血流的旋动现象不仅仅存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脉瘘流场保护装置,包括流场矫正器(10)和限流保护网(2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矫正器(10)与所述限流保护网(20)由镍钛丝在焊接区域(33)焊接连接;所述流场矫正器(10)位于动脉端,与动脉血管(101)进行接合;所述限流保护网(20)位于静脉端,与静脉血管(201)套合;流场矫正器(10)与限流保护网(20)在瘘口(30)处进行连接,整体结构呈空间三维螺旋状,对瘘口(30)进行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瘘流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流场矫正器(10)的静脉连接口(11)端口与瘘口(30)的距离为2
‑
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瘘流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矫正器(10)包括静脉连接口(11)、第一入流段(12)、第二旋液段(13)和第三出流段(14)四部分区域,所述第一入流段(12)、第二旋液段(13)和第三出流段(14)三部分区域在流场矫正器俯视视角上呈S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静脉瘘流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矫正器(10)正视平面上呈类拱形平面形状,流场矫正器(10)在正视视角上呈类拱形平面形状的水平段总长应小于拱形段总长的10倍,大于拱形段总长的0.1倍,流场矫正器(10)呈类拱形的圆弧状拱形曲率半径大于3倍的流出口直径;所呈圆弧结构圆心角为5
°‑
30
°
;所述流场矫正器(10)的静脉连接口(11)呈圆形或椭圆形,其圆心在法相轴线和第二旋液段(13)区域横截面的法相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静脉瘘流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矫正器(10)的第一入流段(12)的横截面法相轴线与第二旋液段(13)的横截面法相轴线空间夹角小于30
°
;所述流场矫正器(10)的第三出流段(14)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建,袁兴红,姜黎,涂玉平,岳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欧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