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淀粉质原料的处理方法和柠檬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67536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淀粉质原料的处理方法和柠檬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淀粉质原料粉末与水混合得到淀粉浆液,将淀粉浆液与第一部分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第一蒸汽在80-100℃下进行一次喷射,得到一次液化液,再将一次液化液用第二蒸汽在120-150℃下进行二次喷射,得到二次液化液;闪蒸和降温;将闪蒸和降温后的产物与第二部分淀粉酶混合,进行酶解。该方法可以减少DE值,缩短柠檬酸发酵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柠檬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及医药等行业的有机酸。目前,柠檬酸主要通过发酵法制备,一般先将淀粉质原料粉碎,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水混合得到淀粉浆液,将淀粉浆液与酶混合进行酶解,得到酶解产物(酶解液化液),并将黑曲霉接种至含有所述酶解产物的发酵液中发酵产生柠檬酸。在上述工艺中,淀粉质原料的酶解(液化)对柠檬酸的发酵周期影响较大。目前的淀粉质原料酶解(液化)工艺,大多采用喷射液化工艺,即淀粉浆液加酶后喷射至一定温度液化,再闪蒸、降温后进行分离,分离出的糖液进入发酵系统。这种工艺存在以下缺陷(1)糊化不彻底,许多较大粒径的淀粉质原料颗粒吸水膨胀后,仅表面被淀粉水解,例如0.85mm(相当于20目筛孔)以上颗粒,只有淀粉的非结晶区和表面的晶体区溶胀, 内部的晶体区很难达到糊化作用。(2)液化不彻底,淀粉酶很难与没有溶胀的淀粉晶体区作用,虽然加入了比较多的淀粉酶,但是淀粉质原料仍然很难液化,为了使碘试合格,就必须多添加淀粉酶,造成淀粉酶的浪费。(3)液化液的DE值(还原糖(以葡萄糖计)占糖浆干物的百分比含量)较高,同样条件下,DE值随淀粉酶的增加而增高,这种方法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淀粉质原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淀粉质原料粉末与水混合得到淀粉浆液,将淀粉浆液与第一部分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用第一蒸汽在80-100℃下进行一次喷射,得到一次液化液,再将一次液化液用第二蒸汽在120-150℃下进行二次喷射,得到二次液化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二次液化液进行闪蒸和降温;(4)在淀粉酶解条件下,将步骤(3)得到的闪蒸和降温后的产物与第二部分淀粉酶混合,进行酶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熊结青张夕红朱继成陈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