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驱动汽车辅助功率单元的匹配和选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67400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驱动汽车辅助功率单元的匹配和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基于原动机、永磁同步发电机、三相不可控整流器构造的辅助功率单元,首先按照汽车设计要求确定原动机和发电机的额定功率;确定原动机额定功率后通过实验测得原动机高效工作区的转速和转矩范围;在原动机高效工作区通过实验测得总线电压范围,确定发电机的额定转速和输出转矩;在总线电压波动范围基础上,得到发电机输出额定线电压的大小;在系统要求输出功率大小及总线电压大小的基础上,计算得到辅助功率单元输出电流的范围;建立发电机转速-电压、转矩-电流的关系,从而确定发电机的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原动机为控制对象实现辅助功率单元的匹配和选型,控制变量简单、系统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驱动汽车功率单元匹配技术,尤其是。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具有效率高,排放少,噪声低,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但是却存在续驶里程短、电池充电耗时长的缺点。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一种配有辅助供电单元的电驱动汽车,即以动力电池为主,原动机、发电机和整流器构成辅助功率单元提供辅助动力的汽车。其工作模式可根据需要,工作于纯电驱动模式或车载供电模式。目前在辅助功率单元的配置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技术方案方案一为原动机、电励磁发电机和不可控整流器构成辅助功率单元,采用控制原动机转速和发电机励磁来实现辅助功率单元的工作,但该种方案中采用的电励磁发电机往往效率较低,由此影响了整个辅助功率单元系统的效率。方案二为原动机、永磁同步发电机和PWM整流器构成辅助功率单元,采用控制原动机转速和发电机转矩实现辅助功率单元的工作,但该种方案中 PWM整流器的应用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整流时控制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电动汽车辅助功率单元的优配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动机、永磁同步发电机、三相不可控整流器构型的电驱动汽车辅助功率单元匹配和选型方法,能够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汽车辅助功率单元的匹配和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原动机、永磁同步发电机、三相不可控整流器构造的辅助功率单元基础上,1)首先按照汽车系统设计所要求的辅助功率单元输出功率范围决定原动机和发电机的额定功率;2)在确定原动机额定功率后,选择合适的原动机,通过实验测得原动机高效工作区的转速范围;3)在确定原动机高效工作区转速范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容量及电池类型选取不同SOC波动范围作为电压波动范围的主要参考依据,通过实验测得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时的总线电压波动范围;4)在确定原动机高效工作区范围和电池电压波动范围后,根据原动机高效工作区转速范围,确定永磁同步发电机的额定转速;5)在总线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明高卢兰光杨福源吴晓刚徐梁飞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