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噪声抑制电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6570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POP噪声抑制电路,包括一隔直电容、一与隔直电容相连的输出元件、一电流产生单元、一与电流产生单元相连的充电单元、一与电流产生单元相连的放电单元、一与充电单元及放电单元相连的开关单元及一连接于开关单元与隔直电容之间的功率放大单元,所述电流产生单元分别提供一缓慢上升的电流至充电单元及放电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切换充电单元与放电单元之间的工作,所述充电单元形成一先缓慢平滑增大再缓慢平滑减小的充电电流,所述放电单元形成一先缓慢平滑增大再缓慢平滑减小的放电电流,所述隔直电容中的电压在音频系统开机时平滑的上升,在音频系统关机时平滑的下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POP噪声抑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抑制POP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音频处理电路及方法,尤指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抑制POP噪声的 POP噪声抑制电路及方法
技术介绍
POP噪声是指音频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在开机与关机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在音频系统中,功率放大器驱动喇叭或耳机时常常要利用一个大电容作为隔直电容,在开机的时候需要将电容的电压冲至共模电平,而在关机的时候又需要将电容中的电压放至0,这样就容易在开机与关机的时候对喇叭或耳机造成冲击而形成POP噪声,而让敏感的耳朵很不舒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POP噪声的POP噪声抑制电路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抑制POP噪声的POP噪声抑制电路及方法。一种POP噪声抑制电路,用于一音频系统中,所述POP噪声抑制电路包括一隔直电容及一与所述隔直电容相连的输出元件,所述POP噪声抑制电路还包括一电流产生单元、 一与所述电流产生单元相连的充电单元、一与所述电流产生单元相连的放电单元、一与所述充电单元及所述放电单元相连的开关单元及一连接于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隔直电容之间的功率放大单元,所述电流产生单元分别提供一缓慢上升的电流至所述充电单元及所述放电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切换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放电单元之间的工作,所述充电单元形成一先缓慢平滑增大后缓慢平滑减小的充电电流,所述放电单元形成一先缓慢平滑增大后缓慢平滑减小的放电电流,所述隔直电容中的电压在所述音频系统开机时平滑的上升,在所述音频系统关机时平滑的下降。一种POP噪声抑制方法,用于一音频系统中,所述POP噪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开机的时候,一开关单元将一放电单元断开,一充电单元开始工作; 将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所述开关单元连接至一具有单位增益结构的功率放大单元; 一电流产生单元提供一缓慢平滑上升的第一电流至所述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形成一先缓慢平滑增大而后缓慢平滑减小的充电电流,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入电压随着所述充电电流的变化缓慢平滑的上升,所述功率放大单元输出一缓慢平滑上升的电压至一隔直电容中;及所述隔直电容中的电压缓慢平滑的上升,一与所述隔直电容相连的输出元件输出正常的音频信号。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电路及方法在开机时可以使得隔直电容中的电压缓慢平滑的上升,在关机时使得隔直电容中的电压缓慢平滑的下降,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抑制音频系统在开关机的时候形成的POP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系统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中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中充电电流及放电电流的波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中隔直电容的电压波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方法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电流产生单元、一与该电流产生单元相连的充电单元、一与该电流产生单元相连的放电单元、一与该充电单元及该放电单元相连的开关单元、一与该开关单元相连的功率放大单元、一与该功率放大单元相连的隔直电容CAC及一与该隔直电容相连的输出元件。请同时参阅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开关单元包括一第一场效应管Ml及一第二场效应管M2,该输出元件为一喇叭SPEAKER。该电流产生单元包括一第三场效应管M3、一第四场效应管M4、一第五场效应管M5、一第六场效应管M6、一第七场效应管M7、一第八场效应管M8、一第九场效应管M9、一参考电流源I ^f、一第一电阻Rl及一第一电容Cl。该充电单元包括一运算放大器BUFFER及一滤波电容CVCM。该放电单元包括一第十场效应管MlO 及一第十一场效应管Ml 1,该放电单元也包括该第二场效应管M2及该滤波电容CVCM。该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一功率放大器HP、一第二电阻R2、一第三电阻R3及一第十二场效应管M12。该电流产生单元用于给该充电单元提供一个缓慢平滑上升的第一电流II,并给该放电单元提供一个缓慢平滑上升的第二电流12 ;该充电单元用于给该滤波电容CVCM进行充电,并形成一先缓慢平滑增大后缓慢平滑减小的充电电流ICH ;该放电单元用于给该滤波电容CVCM进行放电,并形成一先缓慢平滑增大后缓慢平滑减小的放电电流IDIS ;该开关单元用于切换该充电单元与该放电单元之间的工作;该功率放大单元用于驱动该喇叭 SPEAKER,以使得该喇叭SPEAKER能够正常工作;该隔直电容CAC用于隔离直流信号,仅允许音频信号通过。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具体电路连接关系如下该电流产生单元中的第三场效应管M3的栅极、源极与该第四场效应管M4的栅极共同连接该参考电流源I 的一端,该参考电流源I V2sf 的另一端接地。该第四场效应管M4的源极连接该第九场效应管M9的漏极、该第八场效应管M8的栅极及该第一电容Cl的正端,该第八场效应管 M8的漏极、该第五场效应管M5的栅极、源极、该第六场效应管M6的栅极及该第七场效应管 M7的栅极共同相连。该第八场效应管M8的源极与该第一电阻Rl的一端相连,该第九场效应管M9的栅极连接一第一电压端C_DIS_F,该第九场效应管M9的源极、该第一电容Cl的负端及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共同接地。该第三场效应管M3的漏极、该第四场效应管M4的漏极、该第五场效应管M5的漏极、该第六场效应管M6的漏极及该第七场效应管M7的漏极共同连接一电源端AVD。该第七场效应管M7的源极与该充电单元中运算放大器BUFFER的一电源控制端IB相连,并输出第一电流Il至该充电单元,该第六场效应管M6的源极与该放电单元中第十场效应管MlO的栅极、漏极相连,并输出第二电流12至该放电单元。该运算放大器BUFFER的一正相输入端IP与一参考电压端V _相连,该运算放大器BUFFER的一反相输入端IN与该运算放大器BUFFER的一输出端OUT相连。该运算放大器BUFFER的输出端OUT与该第一场效应管Ml的源极相连,该第一场效应管Ml的栅极连接一第二电压端UP,该第一场效应管Ml的漏极与该第二场效应管M2的漏极、该功率放大器HP的一正相输入端及该滤波电容CVCM的正端共同相连。该第十场效应管MlO的源极、该第十一场效应管Mll的源极及该滤波电容CVCM的负端共同接地。该第二场效应管M2的栅极连接一第三电压端DOWN,该第二场效应管M2的源极与该第十一场效应管Mll的漏极相连。该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一音频输入端LINEIN,该第十二场效应管M12的栅极连接一静音控制端 MUTE,该 第十二场效应管M12的源极、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该功率放大器HP的一反相输入端,该第十二场效应管M12的漏极、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及该功率放大器HP的一输出端共同连接该隔直电容CAC的一端,该隔直电容CAC的另一端与该喇叭SPEAKER相连。请参阅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POP噪声抑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充电单元中运算放大器BUFFER内部的电路结构图,其包括一第十三场效应管M13、一第十四场效应管M14、一第十五场效应管M15、一第十六场效应管M16、一第十七场效应管M17、一第十八场效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OP噪声抑制电路,用于一音频系统中,所述POP噪声抑制电路包括一隔直电容及一与所述隔直电容相连的输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OP噪声抑制电路还包括一电流产生单元、一与所述电流产生单元相连的充电单元、一与所述电流产生单元相连的放电单元、一与所述充电单元及所述放电单元相连的开关单元及一连接于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隔直电容之间的功率放大单元,所述电流产生单元分别提供一缓慢上升的电流至所述充电单元及所述放电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切换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放电单元之间的工作,所述充电单元形成一先缓慢平滑增大后缓慢平滑减小的充电电流,所述放电单元形成一先缓慢平滑增大后缓慢平滑减小的放电电流,所述隔直电容中的电压在所述音频系统开机时平滑的上升,在所述音频系统关机时平滑的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