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水泥无氯促凝早强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4579 阅读:5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井水泥无氯促凝早强剂;由1.0~2.0重量份硫酸盐、0.05~0.10重量份三乙醇胺、0.05~0.10重量份甲酰胺、1.0~2.5重量份甲酸钙、0.5~2.0重量份尿素、0.5~1.0萘磺酸盐组成;该促凝早强剂适用温度为20℃~45℃,可应用于各种密度的水泥浆体系,与多种外加剂体系配伍性强,不影响水泥浆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产品不含任何氯盐,能缩短水泥浆稠化时间,提高水泥浆稳定性,提高水泥石早期强度,缩短临界时间,从而有效地防止固井后发生水窜;并且能与相应的外加剂和外掺料配套使用,将在低温浅井、调整井固井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完井技术固井领域所用的水泥外加剂,属于促凝早强剂。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温浅井和海洋油气钻探固井越来越多。 在低温条件下,一方面水泥浆因水化速度慢、候凝时间长,候凝过程中易发生油气水窜,影响层间封隔;另一方面,因水泥石强度发展缓慢、早期强度低,导致建井周期增长,降低油气田勘探开发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使用低温促凝早强剂,以加快水泥在低温条件下的水化速度,促进水泥石早期强度发展,达到既能防止油气水窜,又能缩短建井周期的目的。目前,国内部分陆上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即使新开发的油藏也大多采用早期注水开发方式(即注采同步),以保持地层产能。由于开发老区新探明的地质储量有限,为了稳产、增产,各油田相继布置了第二套、第三套甚至第四套调整井网,使得调整井钻井数量增长。长期高压注水开采以及部分老井套管破损,造成地下原始压力系统发生了很大改变,纵向剖面上形成多压力层系,层间压力各异,层内压力不平衡,水泥浆很难满足各层压力需求,极易发生油气水窜,使得固井合格率较低,而优质率则更低。解决调整井的水窜问题成为油田克服的技术难题,这主要是通过防窜固井工艺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井水泥无氯促凝早强剂,其特征在于:由1.0~2.0重量份硫酸盐、0.05~0.10重量份三乙醇胺、0.05~0.10重量份甲酰胺、1.0~2.5重量份甲酸钙、0.5~2.0重量份尿素、0.5~1.0重量份萘磺酸盐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秀萍谢承斌滕兆健李立荣霍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油渤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