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永恺专利>正文

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6042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盒体和与墨盒面板密闭匹配的盖板,盒体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机构,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数个通孔,盖板的下表面对应数个通孔位置处分别设有空心针,空心针与通孔紧密连通,空心针与通孔的连接处形成一锥形结构,并且其外壁包裹硅胶密封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简便,适于个人用户方便的给墨盒真空注墨,并且保证打印质量优异,以此让墨盒可以多次加墨,反复使用,既节约成本,又保护环境。(*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真空加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墨盒面盖上有孔,人们就是利用这个孔,来给墨盒真空加。。市场上面供个人用户使用的加墨装置,都是不带真空功能的,直接给墨盒加墨,这样加墨的结果是加墨后的墨水团里边混有空气,造成打印质量不好,专业的机器加墨,可以做到真空加墨, 但是太复杂,不适合个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真空加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盒体和与墨盒面板密闭匹配的盖板,盒体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机构,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数个通孔,盖板的下表面对应数个通孔位置处分别设有空心针,空心针与通孔紧密连通,空心针与通孔的连接处形成一锥形结构,并且其外壁包裹硅胶密封套。作为优选,还包括紧固机构,紧固机构包括扣座、卡翼和卡扣,所述扣座分别对称固定于盒体外壁,卡翼与扣座铰接并形成一联动机构,卡扣位于盖板的上表面对应卡翼处并与其相配合。作为优选,通孔的形状为圆台形,其内孔呈锥形,并且数量为3个,空心针与通孔的数量相等。作为优选,固定机构为与盒体一体成型的凸块,并且其高度低于盒体的内壁高度。作为优选,盒体的底部设有硅胶垫。作为优选,密封套的厚度为0. 5mm。作为优选,卡扣为与盖板一体成型的矩形凸条,并位于盖板的上表面靠近边沿处。作为优选,空心针的长度为墨盒内部过滤网到面板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简便,适于个人用户方便的给墨盒真空注墨,并且保证打印质量优异,以此让墨盒可以多次加墨,反复使用,即节约成本,又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盖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盖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1、盖板;12、卡扣;13、通孔;14、空心针;15、密封套;21、盒体;22、固定机构;31、卡翼;32、扣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包括上端敞口的盒体21和与墨盒面板密闭匹配的盖板11,盒体21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机构22,盖板11的上表面设有数个通孔13,盖板11的下表面对应数个通孔13位置处分别设有空心针 14,空心针14与通孔13紧密连通,空心针14与通孔13的连接处形成一锥形结构,并且其外壁包裹硅胶密封套15。还包括紧固机构,紧固机构包括扣座32、卡翼31和卡扣12,所述扣座32分别对称固定于盒体21外壁,卡翼31与扣座32铰接并形成一联动机构,卡扣12 位于盖板11的上表面对应卡翼31处并与其相配合。通孔13的形状为圆台形,其内孔呈锥形,并且数量为3个,空心针14与通孔13的数量相等。固定机构22为与盒体21 —体成型的凸块,并且其高度低于盒体21的内壁高度。盒体21的底部设有硅胶垫。密封套15的厚度为0. 5mm。卡扣12为与盖板11 一体成型的矩形凸条,并位于盖板11的上表面靠近边沿处。空心针14的长度为墨盒内部过滤网到面板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当人们正常使用时,可以适于个人用户方便的给墨盒真空注墨,并且保证打印质量优异,以此让墨盒可以多次加墨,反复使用,即节约成本,又保护环境。进一步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墨盒的面板盖部分都有1-2个开孔,将本装置的盖板11上面的空心针14,插入面板盖的开孔,直到针底部的硅胶密封套15的锥形体,部分插入孔,这样硅胶密封套15就可以密封住空心针14和孔之间的部位。将墨盒和面板,一起放入盒体21,盒体21内壁的固定机构22,可以保证墨盒位于盒体21的中间位置,这样墨盒的喷嘴部分,正好位于盒体21的底部的硅胶垫上;将盒体21外侧两边的紧固机构将盒体21与盖板11紧固,卡翼31与扣座32铰接并形成一联动机构,卡扣12位于盖板11的上表面对应卡翼31处并与其相配合,这样墨盒和盒体21就被卡翼31扣在卡扣12上,盒体 21的底部的硅胶和空心针14底部的密封套15,都有弹性,保证整个墨盒的喷嘴和加墨孔部位,保持良好的密封。然后用普通的60毫升的塑料注射器,吸取18毫升的黑色墨水,将注射器的吸墨口,插入盖板11的通孔13中,然后用手竖直拉注射器的活塞,拉到50毫升的刻度处,保持5秒钟,然后松开活塞,墨水由于重力作用,停留在注射器的底部,因此在墨盒内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空心针14进入墨盒,完成真空注墨的过程。再取下注射器,松开盒体 21两侧的紧固机构,拿出墨盒和盖板11,墨盒就可以打印了,整个加墨过程结束。同时彩色的墨盒,盖板11部位的通孔13数量为3个,分别带3根空心针14,就可以给彩色墨盒真空加墨。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认作是一个最为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同等布置。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盒体和与墨盒面板密闭匹配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数个通孔,盖板的下表面对应数个通孔位置处分别设有空心针,所述空心针与通孔紧密连通,空心针与通孔的连接处形成一锥形结构,并且其外壁包裹硅胶密封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扣座、卡翼和卡扣,所述扣座分别对称固定于盒体外壁,所述卡翼与扣座铰接并形成一联动机构,所述卡扣位于盖板的上表面对应卡翼处并与其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台形, 其内孔呈锥形,并且数量为3个,所述空心针与通孔的数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与盒体一体成型的凸块,并且其高度低于盒体的内壁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硅胶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的厚度为 0. 5mmο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与盖板一体成型的矩形凸条,并位于盖板的上表面靠近边沿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针的长度为墨盒内部过滤网到面板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盒体和与墨盒面板密闭匹配的盖板,盒体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机构,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数个通孔,盖板的下表面对应数个通孔位置处分别设有空心针,空心针与通孔紧密连通,空心针与通孔的连接处形成一锥形结构,并且其外壁包裹硅胶密封套。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简便,适于个人用户方便的给墨盒真空注墨,并且保证打印质量优异,以此让墨盒可以多次加墨,反复使用,既节约成本,又保护环境。文档编号B41J2/175GK202115115SQ201120237238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邵永恺 申请人:邵永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真空加墨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盒体和与墨盒面板密闭匹配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数个通孔,盖板的下表面对应数个通孔位置处分别设有空心针,所述空心针与通孔紧密连通,空心针与通孔的连接处形成一锥形结构,并且其外壁包裹硅胶密封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永恺
申请(专利权)人:邵永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