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明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3956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包括依次连接的塑料膜A、遮光层和塑料膜B,且该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上设置有透光通孔,所述透光通孔贯穿塑料膜A、遮光层和塑料膜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由塑料膜A、遮光层和塑料膜B组成的透视膜结构,当客户需要喷绘画面时,可以在塑料膜A上和塑料膜B上喷绘相同的画面,也可以喷绘不同的画面,而且画面的制作方便,技术要求低,成本低,使该透视膜能够方便地普及使用,并且透视膜可以内贴,也可以外贴,使用灵活方便,同时通过遮光层的作用,喷绘在塑料膜A上和塑料膜B上的画面不会互相干扰,画面均显示很清晰,同时在该透视膜上设置有透光通孔,在保证所喷绘的画面显示清晰的情况下,又能满足透光和透视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视膜,特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装饰等领域的可双面喷绘的透视 膜。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单向透视贴,其包括一层喷绘用膜(一般为PVC膜),在喷绘用膜的可喷绘面的反面涂布不干胶层(不干胶也叫“压敏胶”,为便于理解,以下均称“压敏胶” 为“不干胶”),在不干胶层上粘贴底纸(淋膜纸),并且在喷绘用膜和不干胶层上均勻分布若干个小孔,每个小孔均贯穿喷绘用膜和不干胶层。使用时,在喷绘用膜的上表面喷绘图画, 然后揭下底纸,将画面贴在玻璃等透明板的外面。这样就能从外面看到喷绘出的画面,而从里面又能看到外面的景物,视线不会被遮挡。然而,这种单向透视贴只有一个喷绘面,另一面则没有画面,当客户需要在两面都喷绘不同的画面时,就无法实现这一要求。为了满足这种两面喷绘画面的需求,人们开发了一种UV喷绘机,在透明膜上先喷绘一层带有通孔的画面,然后在喷绘好的画面上再喷绘一层带有同样通孔的白色层(起到显色的作用),然后再喷绘另一层带有同样通孔的画面,通过三次喷绘(由专门的软件和不同的喷头来一道完成),这样就得到了两面都有画面的透视贴,但这样制作的成本十分高昂,且效率低下,不能方便地普及使用。同时,这样制作的画面通常只有一面是正向的画面,另一面往往是反向的画面。如果要得到两面都是正向的画面,则必须要再增加一层遮光层和一层白色的显色层, 不但技术难度会大幅提高,而且成本又会大幅增加,且效率更加低下,更加不能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双面都可以喷绘画面,且画面显示效果好,透光性好的透视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其特点是该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包括依次连接的塑料膜A、遮光层和塑料膜B,且该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上设置有透光通孔,所述透光通孔贯穿塑料膜A、遮光层和塑料膜B。为了达到本技术可双面喷绘的目的,上述塑料膜A和塑料膜B与遮光层相连接的面的反面为喷绘面。为了达到较好的显色效果,上述塑料膜A和塑料膜B为白色或其它颜色的塑料膜。为了使本技术粘贴方便,且具有较好的透光及透视效果,上述塑料膜B与遮光层相连接的面的反面上设置有粘贴层,上述透光通孔贯穿该粘贴层。并且为了达到本技术可双面喷绘的目的,上述粘贴层与塑料膜B相连接的面的反面和上述塑料膜A与遮光层相连接的面的反面为喷绘面。为了达到较好的喷绘效果,上述粘贴层为可吸墨的粘贴层。为了使本技术结构多种多样,以方便地满足客户不同的使用需要,上述粘贴层为压敏胶层或硅胶层或静电胶层或自吸附性发泡胶层。 为了防止本技术收卷后粘贴层反粘到塑料膜A上或脱落,上述粘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为了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上述遮光层为黑色或深灰色的遮光层。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由塑料膜A、遮光层和塑料膜B组成的透视膜结构,当客户需要喷绘画面时,既可以在塑料膜A上和塑料膜B上喷绘相同的画面,也可以喷绘不同的画面,这样不但方便地满足了客户不同的使用需要,而且画面的制作方便,技术要求低,成本低,从而使该透视膜能够方便地普及使用,并且该透视膜既可以内贴,也可以外贴,使用灵活方便,从而更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同时通过遮光层的作用,喷绘在塑料膜A上和塑料膜B上的画面不会互相干扰,而且所喷绘的画面均显示很清晰,同时在该透视膜上设置有透光通孔,在保证了所喷绘的画面显示清晰的情况下,又能满足透光和透视效果。当在塑料膜B上设置有粘贴层时,画面则喷绘在粘贴层上及塑料膜A上,这样既达到双面喷绘的目的,又能使该透视膜粘贴方便,同时透光通孔是贯穿该粘贴层的,因此能够满足透光和透视效果。由于粘贴层既可以是压敏胶层,也可以是硅胶层,也可以是静电胶层,还可以是自吸附性发泡胶层,从而使该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结构多种多样,能够方便地满足客户不同的使用需要,而且当粘贴层为自吸附性发泡胶层时,不但粘贴及取下方便,而且粘贴处不会留有任何粘贴过的痕迹,透视膜也可以重复使用。又由于可以在粘贴层上设置有保护层,通过该保护层能防止透视膜收卷后粘贴层反粘到塑料膜A的上表面或脱落,从而确保了粘贴层的使用安全及粘贴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时在1:1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2时在1:1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3时在1:1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4时在1:1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5时在1:1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包括依次连接的塑料膜Al、遮光层2和塑料膜B3,其中塑料膜Al和塑料膜B3与遮光层2相连接的面的反面为喷绘面,当客户需要喷绘画面时,既可以在塑料膜Al上喷绘所需的画面,也可以在塑料膜 B3上喷绘所需的画面,还可以在塑料膜Al和塑料膜B3上同时喷绘所需的画面,而且画面的制作方便,技术要求低,成本低,从而使该透视膜能够方便地普及使用。当在塑料膜Al和塑料膜B3上同时喷绘画面时,喷绘的画面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而且客户可以先喷绘好一面的画面,然后再喷绘另一面的画面,当然也可以两面的画面同时喷绘(使用双面喷绘的机器即可),而且通过遮光层2的作用,该遮光层2通常为黑色或深灰色的遮光层,喷绘在塑料膜Al和塑料膜B3上的画面不会互相干扰,而且所喷绘的画面均显示很清晰,这样不但方便地满足了客户不同的使用需要,而且该透视膜既可以内贴,也可以外贴,使用灵活方便,从而更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同时,在该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上设置有透光通孔5, 该透光通孔5贯穿塑料膜Al、遮光层2和塑料膜B3,这样在保证了所喷绘的画面显示清晰的情况下,又能满足透光和透视效果,而且为了使本技术的外观及结构多种多样,可方便地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要,透光通孔5为若干圆形透光通孔或方形透光通孔或其它形状的透光通孔,这些透光通孔5通常是有规律地设置在透视膜上,而且一般透光通孔5所占的面积在40%到50%左右,孔径在1. 2mm到2. Omm之间,孔的中心距在1. 8mm到3. Omm之间。为了达到较好的显色效果,塑料膜Al和塑料膜B3为白色或其它颜色的塑料膜。为了使本技术粘贴方便,且具有较好的透光及透视效果,如图3至图6所示,在塑料膜B3与遮光层2相连接的面的反面上设置有粘贴层4,而且透光通孔5贯穿该粘贴层4。此时,粘贴层4与塑料膜B3相连接的面的反面和塑料膜Al与遮光层2相连接的面的反面为喷绘面, 这样既达到双面喷绘的目的,又能使该透视膜粘贴方便。而且为了达到较好的喷绘效果,粘贴层4为可吸墨的粘贴层。为了防止本技术收卷后粘贴层4反粘到塑料膜Al上或脱落,如图5及图6所示,在粘贴层4与塑料膜B3相连接的面的反面上设置有保护层6,而且保护层6为塑料膜或纸质层。此外,塑料膜Al和塑料膜B3为PET或PVC塑料薄膜或其它塑料薄膜。而遮光层2可以是印刷的遮光层,也可以是塑料薄膜。 为了使本技术结构多种多样,以方便地满足客户不同的使用需要,上述粘贴层4为压敏胶层或硅胶层或静电胶层或自吸附性发泡胶层,而且可通过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其特征在于该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包括依次连接的塑料膜A(1)、遮光层(2)和塑料膜B(3),且该可双面喷绘的透视膜上设置有透光通孔(5),所述透光通孔(5)贯穿塑料膜A(1)、遮光层(2)和塑料膜B(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文明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