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明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薄膜剥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3932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5:01
一种新型薄膜剥离装置,包括剥离装置本体,所述剥离装置本体包括剥离轴、剥离轴两端各设置的一块导向板及各导向板上分别设置的一组与剥离轴连接的重力平衡机构,所述剥离轴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导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剥离轴连接有重力平衡机构的结构,使得剥离轴不使用时在重力平衡机构的作用下能够停留在工作区间的任意高度上,而在使用时,剥离轴自身的重量会被重力平衡机构的重力平衡件所抵消,从而使得剥离轴不会重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上,同时在被剥离的不干胶薄膜的拉扯作用下,剥离轴是自动靠近且轻轻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的外表面上,这样既消除了剥离轴自身重量的影响,又能确保剥离轴最大限度地靠近不干胶薄膜卷材,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不干胶薄膜。

A new type of film stri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薄膜剥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薄膜剥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薄膜剥离装置,是将剥离轴放置在两端的U型导向板上,剥离轴的两端装有滑轮,滑轮放置于U型导向槽中,在剥离轴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使得剥离轴始终压在不干胶膜卷的表面上。然而,由于剥离辊的重量一般都比较重,很容易将不干胶膜卷压坏,造成起皱、气泡、贴合质量不好以及容易翘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新型薄膜剥离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新型薄膜剥离装置,包括用于与薄膜放卷轴配合工作的剥离装置本体,其特点是:所述剥离装置本体包括剥离轴、剥离轴两端各设置的一块导向板及各导向板上分别设置的一组与剥离轴连接的重力平衡机构,所述剥离轴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导向板上。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不干胶薄膜,当剥离轴将薄膜放卷轴上安装的不干胶薄膜卷材的薄膜剥离展开时,所述剥离轴在不干胶薄膜卷材的薄膜被剥离展开部分和重力平衡机构的作用下而始终自动靠近及轻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的外表面上。为了使剥离轴在不使用时的停放方便,在重力平衡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剥离轴能够停留在供其上下移动区域的任意高度上。为了使重力平衡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及使用效果好,所述重力平衡机构包括承重轮、柔性连接条和重力平衡件,所述承重轮安装在导向板上,所述柔性连接条可移动地置于承重轮上且一端与剥离轴连接,另一端与重力平衡件连接。为了剥离轴与重力平衡件能够配合好自由地上下移动,所述承重轮为普通的U型滑轮或V型滑轮,所述柔性连接条为线绳,所述线绳搭接在U型滑轮或V型滑轮的轮槽内。为了使剥离轴两端能够同步上下移动,所述承重轮为齿轮,所述柔性连接条为链条,所述链条咬合连接在齿轮上,且位于两导向板上的齿轮通过设置在两导向板之间的刚性连接杆连接在一起而使剥离轴在链条及重力平衡件的作用下其两端能够同步上下移动。为了使剥离轴能够精确地上下移动,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剥离轴上对应设置有剥离轴滑轮,所述剥离轴通过剥离轴滑轮与导向槽的滑动连接而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导向板上。为了更加简单地实现剥离轴的两端能够同步上下移动,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齿条,所述剥离轴上对应设置有齿轮,所述剥离轴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连接而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导向板上。为了使结构更加简单,调整和控制更加方便,可以自由地调节重力平衡的状态,所述重力平衡机构包括摩擦力装置,所述摩擦力装置通过柔性连接条或齿轮齿条与剥离轴连接或直接安装在剥离轴的两端。而且,所述摩擦力装置由连接轴及设置在连接轴上的转动轮、摩擦片、弹性体和摩擦力调节旋钮组成。当摩擦力装置是直接装在剥离轴两端时,摩擦力装置上安装有齿轮,并在导向板上设置有与摩擦力装置上的齿轮相对应的齿条,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咬合而可控制地实现剥离轴的上下移动。为了实现采用摩擦力装置时也能够使剥离轴的两端同步运行,可以将剥离轴两端的两导向板上的齿轮通过两导向板之间设置的刚性连接杆连接在一起而使剥离轴在链条及摩擦力装置的作用下其两端能够同步上下移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剥离轴连接有重力平衡机构的结构,使得剥离轴不使用时在重力平衡机构的作用下能够停留在工作区间的任意高度上,而在使用时,剥离轴自身的重量会被重力平衡机构的重力平衡件所抵消,从而使得剥离轴不会重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上,同时在被剥离的不干胶薄膜的拉扯作用下,剥离轴是自动靠近且轻轻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的外表面上,这样既消除了剥离轴自身重量的影响,又能确保剥离轴最大限度地靠近不干胶薄膜卷材,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不干胶薄膜。而且,可以采用齿轮与齿条配合的方式,使得剥离轴的两端在上下移动时能够完全同步,更好地保护了不干胶薄膜的质量。如果采用摩擦力装置来作为重力平衡机构,只要调节弹性体的压力,就可以控制摩擦力,当摩擦力与剥离轴的重量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剥离轴可以停留在任意高度。也可以通过调节摩擦力的大小,使得剥离轴自动下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上,或者自动离开不干胶薄膜卷材,当需要时再用人工将剥离轴人为拉下来靠近不干胶薄膜卷材开始工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而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制造及安装容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方案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方案1的其中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方案1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方案2的其中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方案2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方案2所述摩擦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薄膜剥离装置,包括用于与薄膜放卷轴1配合工作的剥离装置本体2,所述剥离装置本体2包括用于将薄膜放卷轴1上安装的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薄膜剥离展开的剥离轴21、剥离轴21两端各设置的一块导向板22及各导向板22上分别设置的一组与剥离轴21连接的重力平衡机构,所述两组重力平衡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剥离轴21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导向板22上。当剥离轴21将薄膜放卷轴1上安装的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薄膜剥离展开时,所述剥离轴21在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薄膜被剥离展开部分和重力平衡机构的作用下而始终自动靠近及轻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外表面上。也就是说,所述剥离轴21使用时是通过被剥离的不干胶薄膜拉扯靠近在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外表面上,同时由于剥离轴21的自身重量被重力平衡件25所抵消,因此靠近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剥离轴21是轻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3上,这样既消除了剥离轴21自身重量的影响,又能确保剥离轴21最大限度地靠近不干胶薄膜卷材3,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不干胶薄膜。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通过人工将剥离轴21人为拉下来靠近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外表面,而且在重力平衡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剥离轴21不会重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3上。其中,所述重力平衡机构包括承重轮23、柔性连接条24和重力平衡件25,所述承重轮23安装在导向板22上,所述柔性连接条24可移动地置于承重轮23上且一端与剥离轴21连接,另一端与重力平衡件25连接。为了使本技术的结构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所述承重轮23为安装在导向板22上的普通的U型滑轮或V型滑轮,所述柔性连接条24为线绳,所述线绳搭接在U型滑轮或V型滑轮的轮槽内,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剥离轴21与重力平衡件25能够配合好自由地上下移动;也可以是所述承重轮23为安装在导向板22上的齿轮,所述柔性连接条24为链条,所述链条咬合连接在齿轮上,且位于两导向板22上的齿轮通过设置在两导向板22之间的刚性连接杆连接在一起而使剥离轴21在链条及重力平衡件25的作用下其两端能够同步上下移动,也就是说,两导向板22上的齿轮是位于同一轴线上,因此能够通过刚性连接杆方便地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各导向板22位于同一高度的位置处分别水平间隔地设置有两个承重轮23,所述柔性连接条24是跨接在两个承重轮23上。而且,位于其中一块导向板22上的两个承重轮23与位于另一块导向板22上的两个承重轮23是一一对应设置。当承重轮23为齿轮时,两导向板22上对应设置的两个齿轮分别通过刚性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薄膜剥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薄膜剥离装置,包括用于与薄膜放卷轴(1)配合工作的剥离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装置本体(2)包括剥离轴(21)、剥离轴(21)两端各设置的一块导向板(22)及各导向板(22)上分别设置的一组与剥离轴(21)连接的重力平衡机构,所述剥离轴(21)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导向板(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25 CN 20162093577481.一种新型薄膜剥离装置,包括用于与薄膜放卷轴(1)配合工作的剥离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装置本体(2)包括剥离轴(21)、剥离轴(21)两端各设置的一块导向板(22)及各导向板(22)上分别设置的一组与剥离轴(21)连接的重力平衡机构,所述剥离轴(21)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导向板(2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薄膜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剥离轴(21)将薄膜放卷轴(1)上安装的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薄膜剥离展开时,所述剥离轴(21)在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薄膜被剥离展开部分和重力平衡机构的作用下而始终自动靠近及轻压在不干胶薄膜卷材(3)的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薄膜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平衡机构包括承重轮(23)、柔性连接条(24)和重力平衡件(25),所述承重轮(23)安装在导向板(22)上,所述柔性连接条(24)可移动地置于承重轮(23)上且一端与剥离轴(21)连接,另一端与重力平衡件(2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薄膜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轮(23)为普通的U型滑轮或V型滑轮,所述柔性连接条(24)为线绳,所述线绳搭接在U型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文明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