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包括喷印材料本体,该喷印材料本体包括透明基材层、透明压敏胶层及与透明压敏胶层可离型连接的其上密布有通孔的多孔隔离层,透明压敏胶层位于透明基材层与多孔隔离层之间,通孔内设置有遮光层,喷印材料本体具有多孔隔离层的这一面为喷绘面。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材料上喷绘好画面后,将多孔隔离层撕开,露出遮光层之外的透明压敏胶层以形成透光区域,这样画面只在遮光层上呈现,而其余部分都是充分透光的透视区域,并从里面向外将画面粘贴到透明板上,从而在外面可看到画面,在里面可透过透光区域看到外面的景物,视线不会被遮挡或干扰,有效实现了内贴单向透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张贴可靠,更换安全方便。
A kind of one-way perspective print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广告画面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特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装饰等领域,尤其适合在透明板上从里面向外张贴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布满透光孔的薄膜上涂布有能吸墨的压敏胶层,使用时将画面喷绘在能吸墨的胶水层上,然后在室内将画面朝外张贴在透明板上,在外面可以看到画面,里面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外面的景物,达到单向透视的目的。但是,这种产品的画面制作非常不便,效率低,而且张贴时因为粘贴面有画面的油墨而不可靠,同时画面的油墨很容易转移到玻璃上,很难清理,不环保。另一种是在布满孔的喷绘膜上喷绘画面,然后通过双面胶将画面裱到透明膜上,然后将裱好的画面朝外张在透明板上,在外面看到画面,而里面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外面的景物,实现单向透视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使用双面胶,需要裱画操作,成本高,使用极其不便,效率低,操作难度大,很难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高效,环保,使用方便,安全,喷绘的画面不易被环境和人为破坏,张贴可靠,更换方便,利于推广使用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包括喷印材料本体,其特点是: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包括透明基材层、透明压敏胶层及与透明压敏胶层可离型连接的其上密布有通孔的多孔隔离层,所述透明压敏胶层位于透明基材层与多孔隔离层之间,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遮光层,所述喷印材料本体位于遮光层外的部分可在多孔隔离层被撕开后而形成为透视区域,且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具有多孔隔离层的这一面为喷绘面。为了使生产工艺多样化,既可以是所述透明压敏胶层与透明基材层直接连接;也可以是所述透明压敏胶层与透明基材层之间设置有透明膜层,而且所述透明膜层与透明基材层通过热压连接或透明胶粘层连接。为了使技术的结构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的使用效果,既可以是所述通孔贯穿至透明基材层朝向透明压敏胶层的面上,位于通孔内的遮光层连接在透明基材层上;也可以是所述通孔贯穿至透明胶粘层与透明膜层相连接的面上,位于通孔内的遮光层连接在透明胶粘层上;还可以是所述遮光层连接在透明压敏胶层上。为了使吸墨效果得到保障,所述遮光层朝向多孔隔离层的面上设置有吸墨层。为了使画面的色彩更加饱和,鲜艳,所述吸墨层与遮光层之间设置有白色或银色或金色或其它颜色的显色层。为了能适应不同的生产工艺,所述遮光层为金属镀膜层或油墨层或其它材质的涂层。而且,金属镀膜层可以是真空镀铝膜,也可以是其它金属镀膜。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所述多孔隔离层为纸质隔离层;或者,由PET、PE、PP等材质制成的薄膜、薄片或板材隔离层。为了使产品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所述透明基材层可以是PVC,PP,PE,PET等等材质制成的透明膜、透明片或透明板。为了得到不同的表现效果,所述多孔隔离层上分布的通孔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花瓣形,水珠形,星形,云朵形,锥形或四边形等等形状的通孔。所有通孔可以是规则排列分布,也可以是不规则分布排列,还可以是渐变式,螺旋式,放射式,爆炸式,花瓣式,闪光式,碎裂式或其它几何形状的任意方式排列。本技术由于采用了透明基材层、多孔隔离层、透明基材层与多孔隔离层之间的透明压敏胶层(俗称不干胶)以及设置在多孔隔离层的通孔内的遮光层来组成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的结构,当用户使用该材料时,将画面油墨满版喷印在多孔隔离层的外表面上以及遮光层所在位置,然后将多孔隔离层撕开,露出遮光层之外的透明压敏胶层以形成透光区域,且多孔隔离层上面的画面随着隔离层一起拿掉,只留下遮光层上面的画面。这样,画面只在遮光层上呈现,而其余部分都是充分透光的透视区域,此透光区域同时又是粘贴区域,然后从里面向外将画面通过透明压敏胶层粘贴到玻璃橱窗等透明板上,从而在外面可以看到画面,在里面可以透过透光区域看到外面的景物,视线不会被遮挡或干扰,有效实现了内贴单向透视的效果。由于画面油墨是喷绘在遮光层上,而不是胶水层上,油墨容易风干并与遮光层牢固结合,而且遮光层的外表面通常是低于透明压敏胶层与多孔隔离层相连接的面,这样画面张贴后不会与透明板接触,因此不会发生画面的油墨转移到透明板上的问题,使用更加环保。当然,遮光层的外表面也可以与透明压敏胶层朝向多孔隔离层的面平齐,但是由于画面油墨与不干胶被遮光层有效隔离,油墨不会被胶水破坏,油墨表面为干燥画面,因此即使画面与透明板接触,画面油墨也不会粘接转移到透明板上,况且画面张贴后,由于透明压敏胶层为柔性层,事实上会使遮光层处的画面稍微向内侧凹陷,从而实现可靠张贴。并且,还可以在遮光层上设置有吸墨层,通过对遮光层的外表面进行吸墨涂层处理,使得遮光层的外表面具有良好的吸墨性能,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画面油墨的喷绘着色,如果不进行吸墨涂层处理,在遮光层上只能适用于UV类油墨的喷绘着色。此外,在吸墨层与遮光层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白色或其它颜色的显色层,通过白色或其它颜色的显色层能够使喷绘的画面色彩更加饱和、鲜艳,画面显示更清晰。本技术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使用时是将喷绘的画面从内向外张贴到玻璃橱窗等透明板上,张贴可靠,更换安全方便,从而有利于推广使用,而且张贴后的画面是位于透明基材层与透明板之间,画面不易被环境和人为破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2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3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4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5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6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7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8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9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0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1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2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3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4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5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所述通孔设置成圆形通孔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18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包括喷印材料本体,该喷印材料本体包括透明基材层1、透明压敏胶层2及与透明压敏胶层2可离型连接的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多孔隔离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包括喷印材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包括透明基材层(1)、透明压敏胶层(2)及与透明压敏胶层(2)可离型连接的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多孔隔离层(3),所述透明压敏胶层(2)位于透明基材层(1)与多孔隔离层(3)之间,所述通孔(31)内设置有遮光层(4),所述喷印材料本体位于遮光层(4)外的部分可在多孔隔离层(3)被撕开后而形成为透视区域(32),且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具有多孔隔离层(3)的这一面为喷绘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包括喷印材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包括透明基材层(1)、透明压敏胶层(2)及与透明压敏胶层(2)可离型连接的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多孔隔离层(3),所述透明压敏胶层(2)位于透明基材层(1)与多孔隔离层(3)之间,所述通孔(31)内设置有遮光层(4),所述喷印材料本体位于遮光层(4)外的部分可在多孔隔离层(3)被撕开后而形成为透视区域(32),且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具有多孔隔离层(3)的这一面为喷绘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直接连接;或者,所述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之间设置有透明膜层(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层(7)与透明基材层(1)通过热压连接或透明胶粘层(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贯穿至透明基材层(1)朝向透明压敏胶层(2)的面上,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明华,文明进,文明祥,
申请(专利权)人:文明华,文明进,文明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