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263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层,其上表面设有多个凸部、下表面设有多个凹部;胶料层,其位于防水层的下方,胶料层上设有多个缺口;多个加强结构,其一一设置在多个缺口处,加强结构包括加强块、一对加强板,加强块活动设置在缺口处,一对加强板的下端连接有一拉簧,加强板背离加强块的侧面固接有一聚拢板,加强板与聚拢板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拉簧设置为:其自然状态时牵引一对加强板使一对聚拢板呈竖直状态,加强块的顶部收纳于凹部、底部抵触于一对加强板的腰部;隔离层,其位于胶料层的下方,且与所述聚拢板的底端粘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粘贴牢固、不易剥离的优点,提高防水层的可靠性。

A new type of waterproof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水卷材
本技术涉及城市综合管廊。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造于覆土之下,其防水工程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点。高分子防水卷材具备较强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但是各管节的防水设计在防水技术上有别于传统房建的防水措施,如果仅仅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粘接层的胶黏材料软化后伸入混凝土缝隙较浅,不同地方软化程度不一致,导致防水卷材铺贴不平整,长期使用会导致管廊管节渗水、漏水。因此,应针对管廊施工中各节点的结构特征与使用功能,选择最优化、最适的防水卷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其具有粘贴牢固、不易剥离的优点,提高防水层的可靠性。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层,其上表面设有多个凸部、下表面设有多个凹部,所述凸部的竖向厚度大于所述凹部;胶料层,其位于所述防水层的下方,所述胶料层上与多个凹部相对处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尺寸略小于所述凹部;多个加强结构,其一一设置在多个缺口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块、一对加强板,所述加强块的外周自上至下外周尺寸减小形成倾斜面,所述加强块的顶部外周尺寸略大于所述缺口、小于所述凹部,所述加强块活动设置在所述缺口处,所述加强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缺口,一对加强板的下端连接有一拉簧,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加强块的侧面固接有一聚拢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聚拢板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所述拉簧设置为:其自然状态时牵引一对加强板使一对聚拢板呈竖直状态,所述加强块的顶部收纳于所述凹部、底部抵触于一对加强板的腰部;隔离层,其位于所述胶料层的下方,且与所述聚拢板的底端粘贴连接。优选的是,所述防水层未设有所述凸部、凹部的部分为均匀部分,其厚度为1-3mm。优选的是,所述凸部、所述均匀部分、所述凹部的厚度比为0.5-0.8:1:0.3-0.4。优选的是,所述防水层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厚度自内向外逐渐降低,且最低处高于所述凹部。优选的是,所述胶料层的厚度为1-3mm。优选的是,所述凸部、凹部为长方体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加强块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区别于传统的防水卷材多层防水结构的叠设,而是在胶料层与隔离层之间增设加强结构,其与水泥浆的流动、固化产生协同作用,使胶料层的胶黏材料渗入混凝土缝隙,产生物理粘接作用,增大了胶料层与水泥浆的接触面,二者相互渗透,结合加强块的加强筋租用,形成稳固、不易剥离的防水结构;第二、防水层的凸部形成与碾压辊接触的触压面,凸部略厚于凹部,将外力传递至收纳于凹部的加强块,加强块的顶部尺寸与凹部、缺口的大小关系,使加强块活动设置在缺口中,加强块的倾斜面使其在受到外力时向下运动并卡停于缺口,加强板受到拉簧的拉力使一对加强板形成相向的状态,加强板受到加强块挤压后向外旋转使拉簧拉伸、聚拢板脱离地面,形成水泥浆流动通道,加强板与缺口铰接实现转动,加强板与聚拢板形成锐角便于聚拢板封堵、解封水泥浆进入胶料层;第三、本技术在使用时,在管节基面涂抹水泥浆,将隔离层撕掉,将防水卷材铺设在基面上,碾压辊辊动于防水层上表面,触压凸部时,凸部发生形变并将外力传递至凹部,由于凹部较浅,加强块受到向下的按压力向下运动,加强板受到挤压向外侧旋转,聚拢板由竖直状态旋转并形成水泥浆流动的通道,加强板将水泥浆收纳其中,水泥浆固化放出热量并软化胶料层,胶料层的胶黏材料渗入混凝土缝隙,二者产生物理粘接,碾压辊脱离凸部,拉簧因其自身弹性恢复力拉伸一对加强板复位,加强块、聚拢板、加强板形成固化混凝土中的加强筋;第四、防水层的均匀部分的厚度为本领域人员的常规设置,厚度为1-3mm时防水层的可靠性好;凸部、凹部、均匀部分的厚度确保设置其他机械结构时仍能保证防水层厚度和可靠性;防水层的两外侧的厚度变化呈光滑曲线,避免边缘分离脱开,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胶料层的厚度为本领域人员的常规设置,厚度为1-3mm时胶料层软化后与水泥浆渗透性好;凸部、凹部为长方体结构便于工业压制成型;加强块为圆台结构便于收纳于凹部的同时,形成一定缝隙供水泥浆渗入胶料层。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层1,其上表面设有多个凸部2、下表面设有多个凹部3,所述凸部2的竖向厚度大于所述凹部3;胶料层4,其位于所述防水层1的下方,所述胶料层4上与多个凹部3相对处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尺寸略小于所述凹部3;多个加强结构,其一一设置在多个缺口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块5、一对加强板6,所述加强块5的外周自上至下外周尺寸减小形成倾斜面,所述加强块5的顶部外周尺寸略大于所述缺口、小于所述凹部3,所述加强块5活动设置在所述缺口处,所述加强板6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缺口,一对加强板6的下端连接有一拉簧7,所述加强板6背离所述加强块5的侧面固接有一聚拢板8,所述加强板6与所述聚拢板8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所述拉簧7设置为:其自然状态时牵引一对加强板6使一对聚拢板8呈竖直状态,所述加强块5的顶部收纳于所述凹部3、底部抵触于一对加强板6的腰部;隔离层9,其位于所述胶料层4的下方,且与所述聚拢板8的底端粘贴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隔层所用的具体原料均可以从市场上采购,例如防水层1可以为聚烯烃类薄膜,胶料层4可以为自粘橡胶沥青胶料,隔离层9为隔离纸或隔离膜,此处均不做限制,区别于传统的防水卷材多层防水结构的叠设,而是在胶料层4与隔离层9之间增设加强结构,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水层,其上表面设有多个凸部、下表面设有多个凹部,所述凸部的竖向厚度大于所述凹部;/n胶料层,其位于所述防水层的下方,所述胶料层上与多个凹部相对处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尺寸略小于所述凹部;/n多个加强结构,其一一设置在多个缺口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块、一对加强板,所述加强块的外周自上至下外周尺寸减小形成倾斜面,所述加强块的顶部外周尺寸略大于所述缺口、小于所述凹部,所述加强块活动设置在所述缺口处,所述加强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缺口,一对加强板的下端连接有一拉簧,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加强块的侧面固接有一聚拢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聚拢板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所述拉簧设置为:其自然状态时牵引一对加强板使一对聚拢板呈竖直状态,所述加强块的顶部收纳于所述凹部、底部抵触于一对加强板的腰部;/n隔离层,其位于所述胶料层的下方,且与所述聚拢板的底端粘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水层,其上表面设有多个凸部、下表面设有多个凹部,所述凸部的竖向厚度大于所述凹部;
胶料层,其位于所述防水层的下方,所述胶料层上与多个凹部相对处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尺寸略小于所述凹部;
多个加强结构,其一一设置在多个缺口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块、一对加强板,所述加强块的外周自上至下外周尺寸减小形成倾斜面,所述加强块的顶部外周尺寸略大于所述缺口、小于所述凹部,所述加强块活动设置在所述缺口处,所述加强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缺口,一对加强板的下端连接有一拉簧,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加强块的侧面固接有一聚拢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聚拢板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所述拉簧设置为:其自然状态时牵引一对加强板使一对聚拢板呈竖直状态,所述加强块的顶部收纳于所述凹部、底部抵触于一对加强板的腰部;
隔离层,其位于所述胶料层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孙贵新冷艺郝唯唐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