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基板侧依次具备氧化物半导体层、金属配线膜、透明导电膜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具备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的显示装置(设备)。本专利技术的薄膜晶体管基板例如以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为代表使用。以下,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
技术介绍
近年来,开发有在有机EL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的半导体层(通道层)上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的显示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半导体装置中的透明半导体层,使用氧化锌(ZnO)、氧化镉(CdO)、以及在氧化锌(ZnO)中添加了 IIB元素、IIA元素或VIB元素的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的任一个,使用掺杂了 3d过渡性金属元素、或稀土类元素、或透明半导体的不失透明性而形成为高电阻的不纯物的层。氧化物半导体与以往作为半导体层的材料而使用的非晶形硅相比,具有高的载体移动度。此外,氧化物半导体可以通过溅射法进行成膜,因此与上述由非晶形硅构成的层的形成相比,能够实现基板温度的低温化。其结果是,能够使用耐热性低的树脂基板等,因此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器。作为氧化物半导体,除上述aio等之外,最近使用由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在基板上从基板侧依次具备薄膜晶体管的氧化物半导体层、与该氧化物半导体层直接连接的金属配线膜、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配线膜是通过干式蚀刻法进行图案化而形成的层叠膜,该层叠膜由Ti膜和含有0.05~1.0原子%的Ni、0.3~1.2原子%的Ge、0.1~0.6原子%的La及/或Nd的Al合金膜所构成,该Ti膜与该氧化物半导体层直接连接,且该Al合金膜与该透明导电膜直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29 JP 2010-1480851.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在基板上从基板侧依次具备薄膜晶体管的氧化物半导体层、 与该氧化物半导体层直接连接的金属配线膜、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配线膜是通过干式蚀刻法进行图案化而形成的层叠膜,该层叠膜由Ti膜和含有0. 05 1. 0原子%的Ni、0. 3 1. 2原子%的Ge、0. 1 0. 6原子%的La及/或Nd 的Al合金膜所构成,该Ti膜与该氧化物半导体层直接连接,且该Al合金膜与该透明导电膜直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成裕美,后藤裕史,前田刚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