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肠菌群的显色培养基及其快速检测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6437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肠菌群的显色培养基及其快速检测卡,培养基含有蛋白胨、酵母浸出物、乳糖、氯化钠、丙酮酸钠、SDS、磷酸二氢钠、特异性酶显色底物、IPTG。快速检测卡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底片、吸水保湿层、培养基层和盖膜,培养基层上吸附有上述的培养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肠菌群的显色培养基及检测卡,能对饮用水、地表水、或食品中的大肠菌群进行检测,检测时间短,且效率高;既能对大肠菌群进行定性检测,又同时可进行定量分析,阳性结果显色明显且观察方便,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的几率,检测结果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检验领域,涉及微生物显色培养基,还涉及用显色培养基制作的快速检测卡。
技术介绍
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方面能反映被检测物有无粪便污染,根据数量多少判断样品被污染程度,另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保存等过程的卫生状况,所以具有广泛的微生物意义。目前国内采用的进出口食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有好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大肠菌群计数4789. 3-2010中规定有两种方法MPN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其中MPN计数法基本等效于美国FDA的标准方法的两步法推测实验-证实实验,相比之前的三步法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实验步骤已经简化了许多。平板计数法相对比较简单,选择培养-证实实验。两种检测方法都采用的发酵管法检测,实验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实验室的要求也比较高,另外试验后也有大量的处理和清洗工作,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无力,而且检测效率不高,一个样品要2 4天才能出报告,影响了产品的流通。CN1093409A、CN1483835A.CN101013127A公开的大肠菌群检测卡或者纸片都是利用了大肠菌群产酸使PH指示剂变色的原理对样品中大肠菌群进行检验。目前市场上还有美国petrif ilm测试片法,该测试片含有改良的VRB培养基、冷水可溶胶和PH指示剂可增强菌落技术效果,大肠菌群菌落在测试片上生长产酸,PH指示剂使培养基颜色变深,在红色菌落周围有气泡者,为大肠菌群细菌。该测试片检测灵敏度较高,但是检测结果容易受样品酸碱度的影响,因此样品稀释处理后必须进行酸碱调节后才可以加样,另外该测试片成本相对较高,一般的基层单位和食品企业根本无法负担。CN1796568A公开的快速检测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是利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异性酶与显色底物反应而显色的原理检测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培养基中有两个特异性酶底物,一个是4-甲基伞形酮- β -D-半乳糖苷被大肠菌群特有的β -D-半乳糖苷酶所分解,游离出来的4-甲基伞形酮基团,在366mm紫外灯下产生荧光从而表面检样中存在大肠菌群,另外一个底物吲哚酚-β -D-葡萄糖苷被大肠杆菌特有的β -D-葡萄糖苷酶分解后产生不溶性的靛蓝色沉淀,从而表明检样中存在大肠杆菌,大肠菌群数和大肠杆菌数总和为检样中总大肠菌群数。该检验方法检测大肠杆菌造作简单且便于观察,但是大肠菌群数观察必须在紫外灯下观察产生荧光菌的落数,结果观察相对比较麻烦,而且工作人员长期在紫外灯下工作对身体特别是视力副作用特别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培养基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大肠菌群的显色培养基及其快速检测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大肠菌群的显色培养基,每IOOOmL培养基含有蛋白胨5 50g,酵母浸出物3 50g,乳糖1 25g,氯化钠2 15g,丙酮酸钠0. 1 5g,SDS 0. 01 0. 5g,磷酸二氢钠0. 1 4g,特异性酶显色底物0. 001 2g,异丙基- β -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 0. 001 2g。优选的,每IOOOmL培养基含有蛋白胨5 25g,酵母浸出物3 12. 5g,乳糖1 IOg,氯化钠2. 5 6. 5g,丙酮酸钠0. 1 lg, SDS 0. 05 0. 3g,磷酸二氢钠0. 2 2g,特异性酶显色底物0. 05 Ig,异丙基-β -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 0. 05 lg。优选的,特异性酶显色底物为5-溴-4-氯-3-吲哚-β -D-半乳糖苷。一种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卡,其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底片、吸水保湿层、培养基层、 盖膜,培养基层上吸附有上述的培养基。优选的,培养基层是由吸附有培养基的吸水滤纸构成。优选的,吸水滤纸由天然纤维素材料、半合成材料或全合成材料制成。优选的,吸水保湿层含有瓜尔胶、卡拉胶、琼脂粉、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辛烯酸琥珀酸树脂、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物。优选的,吸水保湿层由瓜尔胶、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其质量比为5:25:5:65。优选的,底片由合成纸或聚酯材料制成。优选的,盖膜由聚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膜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根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酶触显色原理研制而成,能对饮用水、地表水、或食品中的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特别添加了半乳糖苷酶诱导剂,使大肠菌群细菌在短时间内分泌出大量的半乳糖苷酶,与培养基中的显示底物发生特异性反应,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本专利技术既能对大肠菌群进行定性检测,又同时可进行定量分析,阳性结果显色明显且观察方便,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的几率,检测结果准确。本专利技术用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制作的快速检测卡,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成本低、实用快速、所产生的垃圾仅仅是纸片,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卡结构示意图; 图2是I号平板的大肠杆菌检测图3是I号检测卡的大肠杆菌检测图; 图4是II号平板的大肠杆菌检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一种大肠菌群的显色培养基,每IOOOmL培养基含有蛋白胨5 50g,酵母浸出物 3 50g,乳糖1 25g,氯化钠2 15g,丙酮酸钠0. 1 5g,SDS 0. 01 0. 5g,磷酸二氢钠 0. 1 4g,特异性酶显色底物0. 001 2g,异丙基-β -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0. 001 2g。优选的,一种大肠菌群的显色培养基,每IOOOmL培养基含有蛋白胨5 25g,酵母浸出物3 12. 5g,乳糖1 IOg,氯化钠2. 5 6. 5g,丙酮酸钠0. 1 lg, SDS 0. 05 0. 3g,磷酸二氢钠0. 2 2g,特异性酶显色底物0. 05 lg,异丙基-β -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 0. 05 lg。优选的,特异性酶显色底物为5-溴-4-氯-3-吲哚-β -D-半乳糖苷。本专利技术利用大肠菌群特异性酶——半乳糖苷酶与显色底物反应的原理,在检测卡上加入特异性酶显色底物,如5-溴-4-氯-3-吲哚-β -D-半乳糖苷,当培养物中有大肠菌群时,其特有的半乳糖苷酶与显色底物反应,产生蓝色不溶于水物质,蓝色菌落越多,大肠菌群越多。一种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卡,检测卡结构如图1所示,注1为标签、2为盖膜、3为培养基层、4为吸水保湿层、5为底片。底片5上方涂有一层不干胶,将吸水保湿层4粘附在底片5上,吸水保湿层4上方粘连一张培养基层3,培养基层3上方盖有一张盖膜2,盖膜2通过标签1与底片5连在一起。其中,培养基层上吸附有上述的培养基。优选的,培养基层由吸附有培养基的吸水滤纸构成。优选的,吸水滤纸由天然纤维素材料、半合成材料或全合成材料制成。优选的,吸水保湿层含有瓜尔胶、卡拉胶、琼脂粉、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辛烯酸琥珀酸树脂、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物。优选的,吸水保湿层由瓜尔胶、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其质量比为5 25 5 65,这种吸水保湿层的保湿性能好,且能长久提供检测大肠菌群生长所需水份。优选的,底片由合成纸或聚酯材料制成。优选的,盖膜由聚酯、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肠菌群的显色培养基,每1000mL培养基含有蛋白胨5~50g,酵母浸出物3~50g,乳糖1~25g,氯化钠2~15g,丙酮酸钠0.1~5g,SDS 0.01~0.5g,磷酸二氢钠0.1~4g,特异性酶显色底物0.001~2g,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0.001~2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丽卢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绿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