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410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包括:管道单元,其将制冷剂从设置在室外单元侧的制冷剂管道分配至设置在室内单元侧的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中的每一个包括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主体单元,其容纳由绝热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覆盖的管道单元;以及电气部件箱,其通过利用线缆连接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来控制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线缆引出凹陷部分,其形成在绝热壳体的形成有管道连接槽的其中一个侧面上;以及用于容纳线缆的底面凹陷部分,其形成在绝热壳体的底面上。上壳体包括线缆引出槽,其用于将线缆引导至形成在电气部件箱中的线缆引导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其用于将制冷剂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分配给空调机的多个室内单元。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安装操作效率的提升及安全性的提升。
技术介绍
作为将制冷剂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分配至空调机的多个室内单元的制冷剂分配单元,例如,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JP-A-2006-300381中所披露的那样,已知一种制冷剂分配单元,其能够根据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安装位置改变电气部件箱的安装面,同时保持制冷剂分配单元的主体单元与线缆的彼此连接。然而,在JP-A-2006-300381中,由于制冷剂分配单元的线缆从主体单元向外侧引出,绕着主体单元移动并连接至电气部件箱,因此操作员可能会触碰到线缆。鉴于此,对于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发展提出了这样的需求能够在改变电气部件箱的安装面的同时保持制冷剂分配单元的主体单元与线缆的彼此连接,由此能够提高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安装操作效率,并且在安装之后,线缆能够容纳在主体单元内,从而能够确保操作制冷剂分配单元的操作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其设置有管道单元,其将制冷剂从设置在室外单元侧的制冷剂管道分配至设置在室内单元侧的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中的每一个包括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主体单元,其以管道单元被绝热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覆盖的方式容纳管道单元;以及电气部件箱,其通过利用线缆将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连接起来以控制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绝热壳体包括形成有用于连接制冷剂管道的第一连接槽的侧面和形成有用于连接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的第二连接槽的侧面。在形成有第一连接槽的侧面和形成有第二连接槽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将线缆从管道单元引出的线缆引出凹陷部分,并且在绝热壳体的底面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线缆的底面凹陷部分。上壳体包括线缆引出槽,其用于将线缆从底面凹陷部分引导至形成在电气部件箱中的线缆引导孔。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冷剂分配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分解图。图4是示出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内部结构图。图6是示出包括在制冷剂分配单元中的下壳体和电气部件箱的分解图。图7是示出包括在制冷剂分配单元中的制冷剂管道接纳部分的细节视图。图8是示出沿图5中的线A-A截取的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沿图5中的线B-B截取的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剖视图。图10示出电气部件箱的如下状态当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侧观察时,电气部件箱安装在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右侧面上并且下壳体已从电气部件箱拆除。具体地说,图IOA是示出从下方看到的电气部件箱的视图,而图IOB是其仰视图。图11示出电气部件箱的如下状态当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侧观察时,电气部件箱安装在制冷剂分配单元的左侧面上并且下壳体已从电气部件箱拆除。具体地说,图IlA是示出从下方看到的电气部件箱的视图,而图IlB是其仰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采用实施例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进行具体说明。[示例性实施例1]〈空调机〉图1所示的空调机包括室外单元11和多个室内单元12、13、14。室外单元11包括以下组成部件(均未示出)即,制冷剂回路部分,分别用于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四通阀等;风扇,用于鼓风以便室外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与外界空气之间交换热量;风扇马达,用于驱动风扇;以及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上述组成部件。室内单元12、13和14分别包括以下组成部件(均未示出)即,制冷剂回路部分, 分别用于室内热交换器等;风扇,用于鼓风以便室内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与外界空气之间交换热量;风扇马达,用于驱动风扇;以及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上述组成部件。室外单元11的制冷剂回路通过室外单元侧管道110和室内单元侧管道120、130 和140分别与室内单元12、13和14的制冷剂回路相连接。在室外单元11与多个室内单元 12、13和14之间设置有制冷剂分配单元15,其用于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侧管道110均勻地分配至室内单元侧管道120、130和140。<制冷剂分配单元>图2所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15包括管道单元2,用于将室外单元侧管道110与各个室内单元侧管道120、130和140连接起来,以便将制冷剂从前者分配至后者;主体单元 150,用于将管道单元2容纳在其中;以及电气部件箱3,包括用于控制安装在管道单元2上的电气部件的控制部分。由多个天花板悬挂金属件62将制冷剂分配单元15沿水平方向固定并悬挂在室内屋顶(attic)等处。并且,特别地,为了适应易于变热和变湿的屋顶环境,主体单元150的内部具有能够避免受到温度变化影响的绝热性质并且该内部密封以避免受到潮湿的影响。图2至图4所示的管道单元2包括制冷剂管道21,其与室外单元侧管道110连接;分配部分25,其容纳在主体单元150内;以及分支制冷剂管道22、23和M,其分别与相关联的室内单元侧管道120、130和140连接。制冷剂管道21包括气体管道210和液体管道211。气体管道210包括位于制冷剂分配单元15附近的气体管道接头212,液体管道211包括位于制冷剂分配单元15附近的液体管道接头213。由于具有气体管道接头212和液体管道接头213,气体管道210和液体管道211可以与室外单元侧管道110连接或者从室外单元侧管道110拆除。气体管道210和液体管道211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彼此间隔40mm或更远,同时气体管道210和液体管道211可以通过制冷剂管道接纳部分151容纳在主体单元150内。分支制冷剂管道22、23和M分别包括分支气体管道220、230、240和分支液体管道221、231、对1。分支气体管道220、230、240分别包括位于制冷剂分配单元15附近的分支气体管道接头222、232、M2 ;并且分支液体管道221、231、241分别包括位于制冷剂分配单元15的附近的分支液体管道接头223、233、对3。由于设置了分支气体管道接头222、232、 242和分支液体管道接头223、233、对3,分支制冷剂管道22、23和M可以分别与室内单元侧管道120、130和140连接以及从室内单元侧管道120、130和140拆除。分支气体管道220、230、240分别形成为具有直线形状。分支液体管道221、231、 241分别设置在分支气体管道220、230、240的下方,并且分别与分支气体管道220、230、M0 间隔给定的距离,并且在主体单元150的近侧向上弯曲;然后,这些管道分别被与其相关联的橡胶衬套沈绑在一起,从而分支气体管道220与分支液体管道221形成为整体,分支气体管道230与分支液体管道231形成为整体,并且分支气体管道240与分支液体管道241 形成为整体。同样地,分支制冷剂管道22、23和M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彼此间隔40mm或更远,并且,分支制冷剂管道22、23和M可以通过分支制冷剂管道接纳部分152容纳在主体单元150内。<分配部分>图5是示出制冷剂分配单元15的内部的结构图,其示出主体单元150的下部分 (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从主体单元150拆除的状态。管道单元2的分配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包括:管道单元,其将制冷剂从设置在室外单元侧的制冷剂管道分配至分别设置在室内单元侧的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所述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中的每一个包括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主体单元,其以所述管道单元由绝热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覆盖的方式容纳所述管道单元;以及电气部件箱,其通过利用线缆将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起来以控制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绝热壳体包括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剂管道的第一连接槽的侧面,和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的第二连接槽的侧面,其中,在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侧面和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线缆从所述管道单元引出的线缆引出凹陷部分,并且在所述绝热壳体的底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线缆的底面凹陷部分,并且其中,所述上壳体包括线缆引出槽,其用于将所述线缆从所述底面凹陷部分引导至形成在所述电气部件箱中的线缆引导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30 JP 2010-1485231.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分配单元,包括管道单元,其将制冷剂从设置在室外单元侧的制冷剂管道分配至分别设置在室内单元侧的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所述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中的每一个包括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主体单元,其以所述管道单元由绝热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覆盖的方式容纳所述管道单元;以及电气部件箱,其通过利用线缆将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起来以控制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绝热壳体包括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剂管道的第一连接槽的侧面,和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分支制冷剂管道的第二连接槽的侧面,其中,在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侧面和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线缆从所述管道单元引出的线缆引出凹陷部分,并且在所述绝热壳体的底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线缆的底面凹陷部分,并且其中,所述上壳体包括线缆引出槽,其用于将所述线缆从所述底面凹陷部分引导至形成在所述电气部件箱中的线缆引导孔。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浦骏山下春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