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怀民专利>正文

一种主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3729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土木工程结构领域。主体结构采用了A节点预制整体箍筋笼架,B钢管混凝土结构箍筋节点,C预制套管,D“无机非金属纤维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或先进复合材料(ACM)”,E“金属与非金属纤维复合材料,F“大幅度提高节点箍筋的最小配筋率特征值λv或者体积配筋率ρv”,G钢结构中的相变吸热降温防火系统,H有密封层、密封体的防水软化的空心桩基础,J有薄刚筒的套固基础,K后补套箍节点,L后补填芯桩身等11种新结构形式。A、K和F解决混凝土的柱软节点,B解决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软、贵、防火、防腐,C、E解决钢筋混凝土柱柱身肥胖,G解决钢结构防火和贵,H、L解决管桩基渗水软化,J解决充利用岩土大大降低基础造价等等这些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体结构,属土木建筑工程的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土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包括有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其类型主要包括有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砖石混凝土结构、复合纤维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主体结构包括有桩、柱、杆、墙、梁、板、节点主要构件。主体结构现存在有以下6大难题。1、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柱节点存在“软节点”难题。柱节点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 关系到整个结构体系的安全。理论上讲节点刚性刚度要比柱、梁、板强,可在实际工程中,节点刚性是最小的、最软弱的和柔性的,即存在大量的“软节点”难题。从2008年汶川地震中发生的许多框架结构建筑物由于节点破坏而倒塌情况来看,其抗震性能比较低的原因就是 “软节点”难题。造成大量的“软节点”难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2点第一、是为了施工快, 少放甚至漏放、不放节点部位的加密箍筋(箍筋间距小于100毫米)。因为节点部位的梁柱纵筋多,柱节点加密箍筋绑扎、入位施工都比较困难。所以绝大多数柱节点加密箍筋少放,甚至漏放、不放加密箍筋;而且加密箍筋间距过大,间距不勻,高低不平;箍筋闭合处未错开布;箍筋的绑扎少扣、漏扣、松扣。这种情况必然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体结构,它包括有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上部结构包括至少有下述其中一种构件,柱、杆、墙、梁、板、节点;其中的柱身或梁身在长度方向包括有节点段、端头段、中间段,其端头段靠近节点部位,端头段的一端连接节点段,端头段的另一端连接中间段;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至少有下述其中一种材料结构类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砖石混凝土结构、复合纤维混凝土结构;在其中的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混凝土结构中,包括至少有下述其中一种部件,混凝土(1)、主筋(2)、箍筋(3)、构造筋(4)、后补抗拉材料(5),其中的箍筋(3)包括至少有下述其中一种箍筋,外圈箍筋(3.1)、复合箍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怀民吕屾
申请(专利权)人:吕怀民吕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