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299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以及用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座。所述遮蔽壳体设有遮盖于绝缘本体顶端的基板及自基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侧板。所述定位座设有若干上下贯穿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孔。至少一侧板上设有扣持部,所述定位座设有扣持于扣持部以与遮蔽壳体相固持定位的限位部。如此设置,定位座与遮蔽壳体相互配合形成固持结构,增加了定位座组装结构的稳定,同时简化了绝缘本体的结构,有利于电连接器整体结构的小型化发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用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座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5年8月1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273098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后塞,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壳体。所述后塞即为用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座。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座体及由所述座体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座体设有一前壁、与前壁相对的后壁及位于前壁与后壁之间的两侧壁。所述后壁向所述前壁方向凹设有一容纳空间,所述两侧壁内侧分别设有一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凹槽。所述后塞两侧对应所述侧壁上的凹槽分别向外突设有一卡块,由此将所述后塞装设固定于所述座体上。由此可见,所述侧壁上因需要设置凹槽以固定后塞,从而使得侧壁厚度不能减小, 如此使得绝缘本体沿横向方向的宽度较大,进而使得该电连接器的体积较大,不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 安装于绝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以及用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座,所述遮蔽壳体设有遮盖于绝缘本体顶端的基板及自基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侧板,所述定位座设有若干上下贯穿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孔,至少一侧板上设有扣持部,所述定位座设有扣持于扣持部以与遮蔽壳体相固持定位的限位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电连接器中的定位座直接通过限位部与遮蔽壳体的扣持部相配合而限位,可减小电连接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的宽度,进而减小电连接器的体积;另外因遮蔽壳体具有较佳的刚性,故能使该定位座的结构稳固性增加,即可增加所述导电端子的定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前视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后视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3中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绝缘本体 1的遮蔽壳体2、组装在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以及定位导电端子3的定位座4。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基座11及自基座11前端向前延伸并围设形成一矩形对接框口 12的四壁。所述基座11设有上下对应的顶面111、底面112、 连接顶面111与底面112的两侧面113、垂直连接顶面111与底面112的前端面114,以及连接顶面111与底面112的后端面115。所述后端面115自上而下,自后向前呈台阶形设置,且自上而下依次分别为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第四台阶。所述基座11还设有自顶面111凹陷的两导引槽116、自后端面115向前凹陷并且延伸贯穿前端面114的若干通槽117,以及自底面112向下突出延伸的若干突柱118。所述导引槽116自后向前延伸贯穿所述前端面114。所述突柱118沿左右方向排列为一排以与电路板(未图示)相固持。所述四壁设有沿上下方向位于基座11的顶面111上方的顶壁121、与基座11底面 112共面的底壁122、位于对接框口 12两侧并上下连接顶壁121与底壁122的两侧壁123, 以及过渡连接侧面113与侧壁123的两后壁124。所述侧壁123位于侧面113的外侧。所述顶壁121前端设有与基座11的导引槽116前后对应的两个开口 125。所述两侧壁123分别设有一个向内凹陷的卡槽126。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2设有遮盖于基座11顶面111的基板20、 自基板20左右两侧向下垂直延伸以遮盖于侧面113上的两侧板21、自侧板21前端向外延伸以抵持后壁1 的过渡板22,以及自过渡板22外边缘向前继续延伸并扣持于卡槽126内的扣板23。所述基板20前端缘设有向前延伸的卡持片201,所述卡持片201的自由末端向上翻翘形成弹片202。在将遮蔽壳体2组装至绝缘本体1上时,所述卡持片201沿导引槽 116向前滑行并穿行至对接框口 12内,所述弹片202向上突伸入开口 125内。所述两侧板 21与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115之间形成一收容腔沈。所述侧板21上设有向内凹陷以抵持于基座11侧面113上的凸条211、自侧板21下边缘向下延伸的若干焊接脚212,以及靠近侧板21下边缘并内外贯穿侧板21的扣持部213。所述扣持部213为贯穿所述侧板21的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于侧板21下缘自前向后排列。所述遮蔽壳体2还设有自扣板23前端缘向外翻折延伸以与外界机壳相固定的一对耳扣24,所述耳扣M上设有通孔25。所述定位座4设有一矩形基体40、所述基体40设有上表面45及下表面46。所述定位座4还设有自上表面45后端向上竖直延伸的隔墙41、及自上表面45前端向上竖直延伸且与隔墙41平行设置的挡墙42。所述基体40上设有横向排列并上下贯穿的若干排定位孔43,其中两排位于隔墙41与挡墙42之间,一排位于隔墙41后方,一排位于挡墙42前方。所述基体40还设有自两侧向外突伸的限位部44。所述限位部44为与遮蔽壳体2的扣持部213相对应扣持的两个凸块。所述导电端子3设有固定于通槽117内的固定部32、自固定部32向前延伸入对接框口 12内的对接部31、自固定部32后端竖直延伸并向下穿过所述定位孔43的焊接部33。 所述对接部31自上而下排列有四层,所述焊接部33自前向后排列为四列。组装时,首先将四排导电端子3的对接部31自绝缘本体1的基座11后端面115分别向前压入通槽117内,所述对接部31向前穿过通槽117并延伸入对接框口 12内,所述固定部32固定于通槽117内。接着将遮蔽壳体2自后向前安装至绝缘本体1上,所述卡持片 201沿导引槽116向前滑行并穿行至对接框口 12内,所述弹片202向上突伸入开口 125内,所述扣板23扣持于卡槽126内,所述凸条211抵压于基座11的侧面113上。最后,将定位座4自下而上安装于遮蔽壳体2上,所述导电端子3的焊接部33向下延伸穿过所述定位孔 43,所述定位座4的隔墙41间隔于第三列焊接部33与第四列焊接部33之间,挡墙42间隔于第一列焊接部33与第二列焊接部33之间。所述限位部44扣持于扣持部213内。在将导电端子3压入定位座4时,所述隔墙41的顶端与所述挡墙42的顶端,可分别向上抵压第四台阶及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以将第三列及第四列导电端子3的固定部32后端夹持,从而防止由于安装中的施力而导致导电端子3扭曲变形。综上所述,本技术电连接器100中的定位座4直接通过限位部44与遮蔽壳体 2的扣持部213相配合而限位,可减小电连接器100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宽度,进而减小电连接器100的体积;另外,因遮蔽壳体2具有较佳的刚性,故能使该定位座4的结构稳固性增加,即可增加所述导电端子3的定位效果。在本技术电连接器100中至少一侧板21上设有扣持部213,所述定位座4设有扣持于扣持部213以与遮蔽壳体2相固持定位的限位部44;所述扣持部213为贯穿所述侧板21的开口,所述定位座4设有矩形基体40,所述限位部44为自基体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以及用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座,所述遮蔽壳体设有遮盖于绝缘本体顶端的基板及自基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侧板,所述定位座设有若干上下贯穿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板上设有扣持部,所述定位座设有扣持于扣持部以与遮蔽壳体相固持定位的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勋三韩洪强朱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