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羽松专利>正文

三合一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510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若干端子组及壳体,第一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上设置有卡片,第二绝缘本体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上,第二绝缘本体与第一绝缘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可前后滑动,第二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第三收容槽,端子组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第二收容槽及第三容槽内,壳体遮覆于第二绝缘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性连接稳定且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闪存记忆体自问世以来便因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可扩充性高、高存储密度等特性,由于闪存记忆体有以上诸多功能与特性,便有相关业者利用闪存而发展出各类型电子卡,如MMC卡、SD卡、SIM卡、MS卡、CF卡、》)卡等规格的电子卡。现许多数字消费型产品, 台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及PDA等,已对此类电子卡具有越来越强的依赖性;此外,由于目前半导体技术日益精进,闪存记忆体的存储密度与传输速度更是有突飞猛进的成长,由于电子卡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对其所使用的卡连接器也随需求增加。一般卡连接器包括收容若干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及安设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改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共同建成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通过电子卡插入收容空间内达成电子卡与卡连接器电性接触的目的。因各种电子卡的规格不同,其外观尺寸及形状衣有差异,而使不同规格的电子卡必须插接在与外型相匹配的特定形式卡连接器内,以实现电子卡与卡连接器的电性导通。因此,必须于电路板上设置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卡连接器,以达到与不同电子卡相配合的目的,然而,此方式使得卡连接器占用主板空间增加,进而导致电子设备体积增大,不利于电子设备小型化。因此,便有业者设计出可插接多种不同规格电子卡的多合一卡连接器,其占用空间小且使用方便。此类多合一卡连接器一般是在多个收容槽内设置不同的端子组以与不同的卡形成电性连接。但此类卡连接器在使用时,电子卡容易上浮,电性连接不稳定;且拔出电子卡时不方便,容易影响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性连接稳定且使用寿命长卡连接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若干端子组及壳体,第一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上设置有卡片,第二绝缘本体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上,第二绝缘本体与第一绝缘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可前后滑动,第二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第三收容槽,端子组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第二收容槽及第三容槽内,壳体遮覆于第二绝缘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卡片包括若干固定脚,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固定脚卡入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包括盘体,盘体的两侧端弯折延伸成一对侧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对侧壁,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侧体可移动的收容于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卡片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前端设置有挡件。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收容槽上设置卡片,可有效防止插设于第一收容槽内的电子卡上浮,形成稳定的电性连接;在第二收容槽内设置托盘,可方便的插拔插设于第二收容槽内的电子卡,增加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绝缘本体与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绝缘本体与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三合一卡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第二绝缘本体20、若干端子组、壳体30、卡片40及托盘50。第二绝缘本体20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 上,壳体30遮覆于第二绝缘本体20上。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组61、第二端子组62及第三端子组63。第一绝缘本体10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11,第一端子组61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1 内;第二绝缘本体20与第一绝缘本体10之间行成第二收容槽12,第二端子组62收容于第二收容槽12内;第二绝缘本体20上开设有第三收容槽21,第三端子组63收容于第三收容槽21内。请参阅图2及图3,第一收容槽11上设置有卡片40,卡片40为金属材质。卡片40 包括若干固定脚41,第一绝缘本体10上开设有若干卡槽13,所述固定脚41卡入卡槽13内, 从而将卡片40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10上。请参阅图2及图4,第二收容槽12内设置有托盘50,托盘50包括盘体51,盘体51 的两侧端弯折延伸成一对侧体52 ;第一绝缘本体10包括一对侧壁14,侧壁14上开设有滑槽141,所述侧体52可移动的收容于滑槽141内,因而托盘50可沿侧壁14前后滑动。托盘 50的前端设置有挡件53,用以定位电子卡,同时为推拉托盘50提供着力点。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收容槽11上设置卡片40,可有效防止插设于第一收容槽11内的电子卡上浮,形成稳定的电性连接;在第二收容槽12内设置托盘50,可方便的插拔插设于第二收容槽12内的电子卡,增加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用于收容不同的电子卡,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第二绝缘本体(20)、若干端子组及壳体(30),第一绝缘本体(10)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11),第二绝缘本体(20)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上,第二绝缘本体(20)与第一绝缘本体(10)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12),第二绝缘本体(20)上开设有第三收容槽(21),端子组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1)、第二收容槽(12)及第三容槽(21)内,壳体(30)遮覆于第二绝缘本体(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上设置有卡片(40);所述第二收容槽(12)内设置有托盘 (50),所述托盘(50)可前后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40)包括若干固定脚(41),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上开设有若干卡槽(13),所述固定脚(41)卡入卡槽(13) 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50)包括盘体 (51 ),盘体(51)的两侧端弯折延伸成一对侧体(52);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包括一对侧壁 (14),侧壁(14)上开设有滑槽(141 ),所述侧体(52)可移动的收容于滑槽(14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40)为金属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50)的前端设置有挡件(5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若干端子组及壳体,第一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上设置有卡片,第二绝缘本体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上,第二绝缘本体与第一绝缘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可前后滑动,第二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第三收容槽,端子组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第二收容槽及第三容槽内,壳体遮覆于第二绝缘本体上。本技术电性连接稳定且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2103244SQ20112021967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羽松 申请人:张羽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用于收容不同的电子卡,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第二绝缘本体(20)、若干端子组及壳体(30),第一绝缘本体(10)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11),第二绝缘本体(20)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上,第二绝缘本体(20)与1)上设置有卡片(40);所述第二收容槽(12)内设置有托盘(50),所述托盘(50)可前后滑动。第一绝缘本体(10)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12),第二绝缘本体(20)上开设有第三收容槽(21),端子组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1)、第二收容槽(12)及第三容槽(21)内,壳体(30)遮覆于第二绝缘本体(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羽松
申请(专利权)人:张羽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