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散热器狭长流道表面防腐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4172 阅读:4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散热器狭长流道表面防腐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防腐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处理液承装槽及连接管路,通过水洗、脱脂、水洗、氧化、水洗、烘干实现对铝合金内的狭长流道进行防腐处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对铝合金内的狭长流道进行防腐处理,不会由于流道内残存空气,而在空气弥漫的部分无法成膜形成点蚀,处理后的流道内表面保护等级可达到9级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防腐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金属腐蚀相当普遍,每年由于腐蚀造成的损失都非常巨大。做好材料的表面处理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材料的表面处理是解决材料腐蚀与防护最经济有效地手段和方法之一,目前采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化学镀、阳极转化膜和化学转化膜、渗镀、浸镀、宏观喷涂、微观喷涂、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对于铝合金的表面防腐处理通常采用电镀、化学镀、阳极转化膜的方法,因为工艺相对简单,操作也较为容易。目前针对铝合金表面处理一般采用成膜或氧化处理来提高表面耐蚀性能,成膜需将待处理表面完全浸泡在溶液中方可实现,而对于铝合金水冷型散热器中的环绕型窄截面长流道由于流道狭长,在浸泡过程中流道内空气不能充分排出,一旦流道内残存空气,则被空气弥漫的部分无法成膜,从而形成点蚀,导致基体腐蚀速度加快,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挂电氧化由于工艺局限性,一般只能氧化距流道口 IOOmm的深度,电流无法达到长流道底部表面,因此也难以实现窄流道有效防腐处理。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20086318,名称为铝\镁合金管材及异型件微弧氧化处理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755106Y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铝/镁合金管材及异型件内表面微弧氧化MAO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源,氧化液槽,在氧化液槽中设置有铝、镁合金件,在铝、镁合金件的内部设置有不锈钢管,铝、镁合金件连接电源的正极作为阳极,不锈钢管连接电源的负极作为阴极。本技术可在盛有氧化液槽中放置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和不锈钢管连接在一起,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为阴极。电源采用直流脉冲电源,该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管件的内外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实现了对铝、镁合金的防腐处理。虽然该装置对型号较大,内孔比较大的铝、镁合金件防腐处理效果良好,但是它对于铝合金水冷型散热器内的狭长流道就难以采用该装置实现防腐,因为水冷型散热器的流道小而狭长,如果直接将其放入氧化液中的时候,氧化液难以充满流道,会存有空气,影响防腐性能。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55407,名称为镁合金型材特别是镁合金管的防腐处理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1307448B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型材的防腐处理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a、除油将镁合金型材放入除油槽的除油液中除去镁金属型材表面的油污;b、水洗将镁合金型材表面残留的除油液清洗干净;C、镁表面铬化学转化在常温用铬酸盐转化处理,在镁合金型材表面产生致密的铬酸盐膜;d、水洗将镁合金型材外表面残留的铬酸液彻底清洗干净;e、干燥并清理浮尘将镁合金型材干燥至表面无残留的水分;f、外表面静电喷塑将聚酯粉末涂料喷涂在镁合金型材的表面。对于镁合金管,将合金管内灌入涂料浸涂处理合金管内表面,灌涂2 4次。虽然该防腐处理方法可以使腐蚀速度小,但是该方法不适合于铝合金散热器中狭长流道表面的防腐处理,而且步骤繁琐不利于连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传统方式无法解决的铝合金水冷散热器狭长流道内表面防腐处理难题,从而使其达到设计寿命,提高性能,满足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如下铝合金散热器狭长流道表面防腐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处理液承装槽及连接管路。工作台侧面设置有脱脂槽和氧化槽,脱脂槽和氧化槽通过出口总管连接到右主管;工作台侧面设置有左主管和右主管,左主管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右主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左主管通过进口总管连接到脱脂槽和氧化槽;左主管上连接有左分支管路,左分支管路连接到产品的流道入口,产品的流道出口通过右分支管路连接到右主管上;左主管和右主管一端分别设置有下水管和上水管。所述进口总管一端连接到左主管,另一端通过脱脂槽进口管和氧化槽进口管和分别连接到脱脂槽和氧化槽,氧化槽进口管和脱脂槽进口管上分别设有阀门。将脱脂槽和氧化槽安装在工作平台侧上方,高于工作平台时,所述的出口总管一端连接到右主管,另一端通过脱脂槽出口管和氧化槽出口管分别连接到脱脂槽和氧化槽, 脱脂槽出口管和氧化槽出口管上分别设有阀门。将脱脂槽和氧化槽安装在工作平台侧下方,低于工作平台时,所述出口总管一端连接到右主管,另一端连接到脱脂槽出口管和氧化槽出口管,脱脂槽出口管和氧化槽出口管分别通过潜水泵而连接到脱脂槽和氧化槽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产品定位块,数量若干,优选定位块的数量为2 16个。本专利技术的利用铝合金散热器狭长流道表面防腐处理装置进行的防腐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水洗用自来水洗涤产品的狭长流道l-2min,进行除杂除尘处理。具体操作步骤为接通自来水,开启左主管的下球阀和右主管的上球阀,关闭左主管的上球阀和右主管的下球阀,自来水经过左主管流进左分支管路,然后经过产品的流道入口进入产品的狭长流道中进行水洗,洗涤后的水经过产品的流道出口进入右分支管路,最后通过右主管流入污水处理槽。(2)脱脂水洗完成后,用中性脱脂液洗涤产品狭长流道2 ;3min,进行脱脂处理; 其中脱脂液为5% -8%中性清洗剂水溶液,脱脂液中包含钠盐、表面活性剂、消泡剂,钠盐、 表面活性剂、消泡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 10 20 30 1 5。具体操作步骤为关闭左主管的下球阀和右主管的上球阀,开启左主管的上球阀和右主管的下球阀,开启脱脂槽出口管上的阀门和脱脂槽进口管上的阀门,则脱脂槽中的脱脂液经过脱脂槽出口总管进入到右主管中,再通过右分支管路进入到产品的狭长流道中进行脱脂,脱脂完成后脱脂液流经左分支管路进入左主管中,最后经过脱脂槽进口总管循环回到脱脂槽中。(3)水洗脱脂完成后,用自来水洗涤脱脂后的产品狭长流道1 2min,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狭长流道1 2min,除去残留在流道中的脱脂液;具体操作步骤为关闭左主管的上球阀和右主管的下球阀,关闭脱脂槽出口管上的阀门和脱脂槽出口管上的阀门,开启左主管的下球阀和右主管的上球阀,接通水源,水经过左主管流进左分支管路,然后经过产品的流道入口进入产品的狭长流道中进行水洗,洗涤后的水经过产品的流道出口进入右分支管路,最后通过右主管流入污水处理槽。(4)氧化脱脂水洗完成后,用8% 12%氧化剂水溶液对产品狭长流道进行氧化成膜处理2-aiiin,形成1 3 μ m的氧化膜;具体操作步骤为关闭左主管的下球阀和右主管的上球阀,开启左主管的上球阀和右主管的下球阀,开启氧化槽出口管上的阀门和氧化槽进口管上的阀门,氧化剂水溶液经过经过出口总管进入到右主管中,再通过右分支管路进入到产品的狭长流道中对流道表面进行氧化处理,氧化完成后氧化液流经左分支管路进入左主管中,最后经过进口总管循环回到氧化槽中。(5)水洗氧化完成后,用自来水洗涤脱脂后的产品狭长流道1 2min,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狭长流道1 anin ;具体操作步骤为关闭左主管的上球阀和右主管的下球阀,关闭脱脂槽出口管上的阀门和氧化槽进口管上的阀门,开启左主管的下球阀和右主管的上球阀,接通水源,水经过左主管流进左分支管路,然后经过产品的流道入口进入产品的狭长流道中进行水洗,洗涤后的水经过产品的流道出口进入右分支管路,最后通过右主管流入污水处理槽。(6)烘干氧化水洗完成后,关闭所有开启的阀门,将产品从防腐处理装置上拆卸下来,放在烘箱里进行烘干,温度为60 70°C,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铝合金散热器狭长流道表面防腐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处理液承装槽及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侧面设置有脱脂槽(12)和氧化槽(13),脱脂槽(12)和氧化槽(13)通过出口总管(10)连接到右主管(3);工作台(1)侧面设置有左主管(2)和右主管(3),左主管(2)两端设置有阀门(6)和阀门(7),右主管(3)两端设置有阀门(8)、阀门(9),左主管(2)通过进口总管(11)连接到脱脂槽(12)和氧化槽(13);左主管(2)上连接有左分支管路,左分支管路连接到产品的流道入口,产品的流道出口通过右分支管路连接到右主管(3)上;左主管(2)和右主管(3)一端分别设置有下水管(4)和上水管(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涛陈平张宇李阳明黄峥阳倩
申请(专利权)人: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