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锁,它包括锁芯、锁壳和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由主锁杆和副锁杆组成,主锁杆的一端与锁壳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副锁杆的一端与连接套活动定位连接,另一端与锁盖的外侧固定连接;锁芯中部设有横切凹槽,纵向设有透过横切的凹槽和一侧锁壳的锁销孔;锁盖为直角形,内侧设有能活动嵌入所述锁芯横切凹槽的凸块,该凸块上设有与所述锁芯锁销孔对应的锁盖孔;锁盖与所述的锁壳结合构成对锁芯的全封闭;在所述的锁芯和锁壳的锁销孔与锁盖孔中,贯穿有受锁芯控制的锁销。该锁锁体体积较小,既防撬、又防手锤击,是一种较理想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锁。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防盗的防盗锁种类繁多,分别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大类。它们的特点是固定式的锁容易被撬和被液压剪剪断;传统活动式的电动单车锁杆为“U”型结构,其锁体内的锁销为舌尖式,上锁和开锁是又“U”型两端其中一端有一个园孔通过转动轴转动完成开锁合锁。另一端有一凹槽,合锁时转动轴心较小,装锁芯的锁体体积较大,既然浪费资源又容易被小偷撬开和手锤击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锁体体积较小,既防撬、又防手锤击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防盗方面与传统的电动单车“U”型锁有所不同,在传统的“U”型锁体内锁销为舌尖式,上锁后容易被撬开和手锤击开。本技术的锁销为扦销穿心式,并在锁芯体的周围用钢板密封包围起来而形成一个盒式结构,能有效地防撬和防手锤击开锁。在上锁和开锁方面主要采用二种方案,二种方案共同点是本技术是把整个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主锁体,另一部分为副锁体。第一种方案是主锁体与副锁体的连接采用活动连接套连接,主锁体在活动连接套内圆的纵向方向开有两个对称的半圆槽, 副锁体连接头处则用两个圆销对着主锁体上的两个半圆孔插进去,然后副锁体可绕活动连接套旋转90°,此时,副锁体上连接凸台插进主锁体上的“匚”槽内,把锁销插进与主锁体和副锁体凸台上同一中心线的锁孔,实现了上锁的操作过程;开锁时,把锁匙插进锁芯体, 对正开锁位置后,拔出锁销,副锁体则从主锁体上分开,并旋转90°后副锁体可以与主锁体分开,减少了整个锁的体积,便于存放和保管;第二种方案是在主锁体活动连接套内圆上有个凸销,副锁体连接头上有一 “L”字型的凹槽,上锁时,把副锁体连接头上“L”型的凹槽对着主锁体有圆销的位置插进去,然后把副锁体绕活动连接套旋转90°,副锁体上连接凸台插进主锁体上的“匚”槽内,此时,把锁销插进与主锁体和副锁体凸台上同一中心线的锁孔内,也完成了上锁的过程。开锁的过程也如第一方案一祥,把锁匙插进锁芯体,对正开锁位置后,拔出锁销,把副锁体旋转90°后则从主锁体上分开,完成开锁过程,副锁体也可以在开锁后从主锁体沿着“L”字型凹槽中的纵向取出另放。上述方案可以解决摩托车的有效防盗和使用方便。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锁,它包括锁芯、锁壳和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由主锁杆和副锁杆组成,主锁杆的一端与锁壳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副锁杆的一端与连接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锁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的锁芯中部设有横切凹槽,纵向设有透过横切的凹槽和一侧锁壳的锁销孔;所述的锁盖为直角形,内侧设有能活动嵌入所述锁芯横切凹槽的凸块,该凸块上设有与所述锁芯锁销孔对应的锁盖孔;锁盖与所述的锁壳结合构成对锁芯的全封闭;在所述的锁芯和锁壳的锁销孔与锁盖孔中,贯穿有受锁芯控制的锁销。所述连接套内空圆中设有一环型凹槽和两条对称的纵向半圆型凹槽;与连接套对接的副锁杆连接头上设有二个对称的销钉与所述的环型凹槽和两条对称的纵向半圆型凹槽对应,二个对称的销钉与两条对称的纵向半圆型凹槽对应后插入,副锁杆连接头旋转90 度,使二个对称的销钉与所述的环型凹槽互卡构成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内圆中设有一凸销;与连接套对接的副锁杆连接头上对应设有一条直角“L”型的凹槽,副锁杆连接头上的直角“L”型的凹槽和连接套内圆中的凸销对应后插入,副锁杆连接头旋转90度,使直角“L”型的凹槽和连接套内圆中的凸销互卡构成动活动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开锁状态下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套与副锁杆连接头第一连接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套与副锁杆连接头第二连接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从图1可中看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与英文字母“Q”很相象。结合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和开锁状态下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 —起来看,本技术主要由两个弧型的主锁杆1和副锁杆3通过连接套2 与锁壳6环形相接构成。其中,锁芯9置于锁壳6之中,在锁壳6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锁芯 9的锁匙孔8 ;主锁杆1 一端与锁壳6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套2的一端固定连接; 副锁杆3的一端与连接套2的一端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直角形锁盖4 ;锁盖4的内侧设有能活动嵌入锁芯9中横切凹槽10的凸块12,该凸块12上设有与锁芯9锁销孔11对应相通的锁盖孔13 ;锁盖4与锁壳6结合构成对锁芯9的全封闭结构。在锁芯9的锁销孔 11和锁盖孔13及锁壳6 —侧的锁销孔中,贯穿有受锁芯9控制的锁销5。在锁壳6 —侧的锁销孔与锁匙孔8同一侧面。在锁销5上设有一台阶或卡位7,锁芯9和锁匙通过控制该台阶或卡位7控制锁销5是否能抽出。当锁销5插入锁销孔中不能抽出时为关锁,反之,为开锁。从图3的开锁状态下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中可看出,当锁盖4与锁壳6构成封闭结构时,凸块12活动嵌入锁芯9的横切凹槽10中,其中的锁盖孔13与锁芯9的锁销孔11对应相通,可从锁销孔中插入锁销5 ;锁销5插入后,锁芯9和锁匙通过台阶或卡位 7控制锁销5不能抽出,而锁销5又通过凸块12及其锁盖孔13栓住了锁盖4,使之和锁壳 6相互连接,并与主锁杆1、副锁杆3和连接套2构成环形封闭的相接,实现锁的功能。图4所示,是本技术连接套与副锁杆连接头第一连接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连接套2的内空圆15中设有一环型凹槽14和两条对称的纵向半圆型凹槽16 ;与连接套2对接的副锁杆3的连接头17上设有二个对称的销钉18与之对应。二个对称的销钉 18与两条对称的纵向半圆型凹槽16对应后插入,副锁杆3和连接头17旋转90度,使二个对称的销钉18与的环型凹槽14互卡构成活动连接,实现关锁的连接。反之,可将副锁杆3 活动取出。图5所示,是本技术连接套与副锁杆连接头第二连接方案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连接套2的内圆15中设有一凸销19 ;与连接套2对接的副锁杆3的连接头17上对应设有一条直角“L”型的凹槽20。副锁杆连接头17上的直角“L”型的凹槽20和连接套内圆15中的凸销19对应后插入,副锁杆连接头17旋转90度,使直角“L”型的凹槽20和连接套内圆中的凸销19互卡构成动活动连接,实现关锁的连接。反之,可将副锁杆3活动取出。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锁,它包括锁芯、锁壳和锁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锁杆由主锁杆⑴和副锁杆⑶组成,主锁杆⑴的一端与锁壳(6) —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套O)的一端固定连接;副锁杆(3)的一端与连接套( 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锁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的锁芯(9)中部设有横切凹槽(10),纵向设有透过横切的凹槽(10)和一侧锁壳 (6)的锁销孔(11);所述的锁盖(4)为直角形,内侧设有能活动嵌入所述锁芯横切凹槽(10)的凸块(12), 该凸块(12)上设有与所述锁芯锁销孔(11)对应的锁盖孔(13);锁盖(4)与所述的锁壳(6) 结合构成对锁芯的全封闭结构;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锁,它包括锁芯、锁壳和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由主锁杆(1)和副锁杆(3)组成,主锁杆(1)的一端与锁壳(6)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套(2)的一端固定连接;副锁杆(3)的一端与连接套(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锁盖(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的锁芯(9)中部设有横切凹槽(10),纵向设有透过横切的凹槽(10)和一侧锁壳(6)的锁销孔(11);所述的锁盖(4)为直角形,内侧设有能活动嵌入所述锁芯横切凹槽(10)的凸块(12),该凸块(12)上设有与所述锁芯锁销孔(11)对应的锁盖孔(13);锁盖(4)与所述的锁壳(6)结合构成对锁芯的全封闭结构;在所述的锁芯(9)和锁壳(6)的锁销孔(10)与锁盖孔(13)中,贯穿有受锁芯(9)控制的锁销(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大进,
申请(专利权)人:丁大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